探究性地理实验中学生发展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uu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学生关注、观察、设计、体验、修正、再探究各类地理实验中,养成地理素养,拓展、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同伴互助合作下取长补短,预判实验发展过程并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初步实践可持续发展观。
  关键词: 发展性思维 探究性地理实验 培养策略
  地理是跨“科学”学习领域的学科之一,实验教学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地理实验教学是以实验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实验手段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知和发现地理事象的规律或原理的过程。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类地理实验,引导学生通过每个实验程序探究,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发展性思维形成。即在学生关注、观察、设计、体验、修正、再探究地理实验中,养成地理素养,拓展、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同伴互助合作下取长补短,预判实验发展过程并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初步实践可持续发展观。笔者以“水土流失与地表状况的关系”地理实验为例说开。
  一、充分运用各类地理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发展性思维
  地理实验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计算机模拟实验和课外实践实验四类,教师若运用自如则成效显著。
  1.教师开展演示实验或计算机模拟实验,激发地理科学兴趣,认知地理科学知识。教师播放土豆视频“保持水土与水土流失演示器”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认知以下地理科学知识:由于毁林开荒、开矿等人类活动会破坏植被,黄土高原地表植被稀疏,植被覆盖率低,因此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而保护植被、植树种草会增加地表植被的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同时,通过观察地理教师的演示实验或计算机模拟实验获得对地理实验的感知认识,学会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事物、研究自然现象的习惯。但很多多媒体地理实验课只做部分实验,剩下的全部用文字解答,或只有解释,所以要避免教师完全用计算机动画模拟实验代替学生的操作实验而不留遗憾。
  2.开展学生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绘制图表能力和地理过程中的简单预测与合理想象能力。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部分实验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所需的实验器材,从旁指导。同时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创新发展”的环境,创设学生参与讨论、设计实验情境,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依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大胆设计一些过程简单的实验,教师则在一边关注指导学生,然后耐心地静听花开。笔者让学生动手设计以下实验:
  实验:证明水土流失与地表状况的关系即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
  原理:地表植被覆盖率与水土流失程度呈负相关。
  实验器材:长条铝合金板(2块宽20cm、长0.5m)、洒水壶1个、浅、深底塑料盆(各1个)(以上教师提供)、泥土适量、草皮、清水(以上学生提供)。
  实验步骤:(1)第一组:在一块长条铝合金板上均匀铺设上10厘米厚的泥土,把它斜放在浅底塑料盆上(形成一个相对较小的坡度)。
  (2)第二组:在另一块长条铝合金板上均匀铺设10厘米厚的泥土(同上)后,在泥土表面铺上一层草皮,把它斜放在浅底塑料盆上(形成一个与第一组实验相同的坡度)。
  (3)用1升的洒水壶均匀洒水在泥土表面,观察塑料盆中水的浑浊程度和沙的多少。
  (4)用1升的洒水壶均匀洒水在有草皮铺设的表面,观察塑料盆中水的浑浊程度和沙的多少。(以上步骤四由教师引导对比并启发学生设计问题)
  观察结果:第一组塑料盆中水更浑,沙多些,第二组塑料盆中水更清,沙少些,但不是很明显。
  经过动手实验,学生明确地理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操作简便安全、经济实用,适合探究。
  3.鼓励进行课外实践实验,有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初步实践可持续发展观。
  上述实验后不久,一位同学带着疑惑找到老师,描述以下一幕真实的“实验”:
  有次放学回家正巧碰上路边一处水管较大渗漏,旁边是一处路坡草地,水流急,直接顺坡流下,瞬间一个浅浅的小沟出现在路坡草地中,只有一些小草残存沟里;又过了一会儿,深达数厘米的宽沟形成了,草已被冲蚀殆尽。
  学生带着怀疑问道:“为什么我没有观察到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教师提醒:当水流过大过急,冲刷能力大于植被“固定”泥土的能力时,植被就会遭到破坏,更谈不上水土保持作用。学生由百思不得其解到明白其中道理,教师此时将这一难得的“实验”正确引导,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万事万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个天然演示的“野外地理实验”正提醒我们利用自然要注意度,若过度使用,违背自然规律,则必然会遭到自然惩罚。
  二、引导学生通过每个实验程序去探究,拓展学生的发展性思维
  地理实验教学程序包括确定地理实验主题、选择地理实验器材、设计地理实验方案、实施地理实验方案、完善地理实验方案,让学生深入实践的每一环节,将使他们受益匪浅。
  1.精心设计地理实验方案,合理选择地理实验器材,加强学生探究能力。
  在本文“水土流失与地表状况的关系”地理实验中,第二组结束实验后,可继续深入以下探究:
  第三组:安排学生把浅底塑料盆换成深底塑料盆,继续做第二组实验,观察塑料盆中水和沙的多少有什么变化?实验中铝合金板形成的坡度有什么变化?两个变化有联系吗?
  观察结果:第三组塑料盆中沙比第二组增多,铝合金板形成的坡度变大,两个变化呈正相关。
  实验结论:在相同植被覆盖率、同等降水、不同坡度情况下,坡度与水土流失成正相关。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准备黄土、沙土、黑质土壤若干克,并设计不同土质之间的对比实验,通过观察水土流失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砂土最轻,黑土稍重,黄土流失程度最为严重,所以不同土质,水土流失程度不同;还可引导学生思考地表草木的品种不同会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差异?并设计出新的对比实验;在准备地理实验器材时,学生学会参照视频因陋就简地选择“可替代性”材料,如实验中的洒水壶可用更普通的较大塑料饮料瓶替代,只要用铁钉在瓶上钻三排均匀的小孔,也可模拟出均匀洒水的效果。   2.认真实施地理实验方案,增强同伴互助合作意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求避免地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冰火两重”的现象。即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同时,注意“撮合”学困生与学优生的团结协作。例如,安排实验中的合理分工,要求较高、难点较大的环节由学优生完成,而实验过程中的简单环节和实验器材的准备由学困生完成,充分调动全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如在“水土流失与地表状况的关系”地理实验中,学困生负责放好木块,按要求放置木块上的覆盖物,更换土质材料,负责喷水,等等,学优生掌握喷水时间,做好实验记录,并写出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等等。实验过程中学困生可能对实验有一定的畏惧心理而不能熟练操作实验时,如果教师能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则必然会产生良好效应,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3.师生共同完善地理实验方案,改进设计地理实验中不合理的环节,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地理科学作风。
  在本文“水土流失与地表状况的关系”地理实验中,第二组做完实验,经观察后,请学生思考:你观察到什么情况会使结果不是很明显?
  学生议论得出:铝合金板侧面没有挡板,使水土从多面流下,第二组塑料盆中侧面流下的沙很多。
  (5)学生改进实验器材,将铝合金板侧面增贴挡板后重做第一、二组实验。
  观察结果:水土从一面流下,结果明显了,即第一组塑料盆中沙更多,第二组塑料盆中沙更少。
  通过对一些失败或效果不显著的地理实验进行反思改进,学生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成功完成实验。学生细致观察地理现象的能力得以提升,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增强探究能力。
  总之,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开展探究性地理实验,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学生终将获得发展性思维,我们满怀信心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孙月雁.地理实验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育,2006,04.
  [2]沈海燕.为地理实验课喝彩[J].地理教育,2006,04.
  [3]王苇.地理实验专题复习[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01.
  [4]吴寿虎.巧用失败的地理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04.
  [5]伏成云.对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去伪求真的思考_以地球的运动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10.
  [6]陈健.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与地理实验技能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05.
  [7]李建平.失败的地理实验课启示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2.
  [8]胡立强.利用地理实验教学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性[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04.
  [9]黄莉敏.地理模拟实验教学:从观念走向常规实践[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05.
  [10]王冬梅.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及主要功能[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05.
其他文献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学生对老师有好感,即老师已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他人,他们就会非常乐意听从老师的安排,乐意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反之,就会得到截然相反的效果。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所体验到的情感不一样造成的。前者,学生体验到了欢乐、被人信任等肯定的情绪,而后者,则是抑郁、被打击等否定性的情绪。由此可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对促进学生健
摘 要: 小班孩子初次接触水墨画艺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作者选择以作画工具和材料代替传统的毛笔绘画。在生活经验的驱使下,运用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进行一定的创作。在水墨画特色区角中有层次地投放不同材料,引导并促使孩子进行思维和想象的碰撞。孩子参与环境布置可丰富他们的原有经验,故在活动中作者渗透了一定的水墨朝气,以水墨渲染,动情于水墨。  关键词: 小班 水墨画 生活材料 作画工具  在小班水墨画教学
摘 要: 阅读对幼儿学习乃至一生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其益处已得到广泛认可。阅读对幼儿来说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指导和启发。因此幼儿园中,教师指导不能只局限于绘本阅读教学,还需着眼于区域活动阅读指导和对家长的阅读指导,通过多方面指导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幼儿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 阅读 幼儿 指导 亲子阅读  阅读是集感官、思维、语言等于一体的综合活动,是眼睛看
摘 要: 新疆高校餐饮发展对于高校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其与市场餐饮服务相互影响,但是缺乏与市场餐饮服务的竞争力。本文对新疆高校餐饮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建设发展,提出见解与建议。  关键词: 新疆高校 餐饮品牌 建设  古语云:“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衣食住行的变化成为现代文明社会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食,可谓当先,在当代社会中,饮食的种类和品质千差万别。  高校餐
摘 要: 为了了解中考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规律,本文主要对2009-2014年兰州市中考数学试题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得到在各地中考试题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而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试题难度不大,题量约3-5题,分值约占6%~10%,并对常考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  关键词: 一元二次方程 中考试题 备考
一、案例简介  芳芳是我校中职二年级学生,在同学的陪同下,主动来到咨询室寻求心理疏导。当低垂着头的她走进咨询室的那一刻,立即吸引了我的注意。蓬松的头发、忧郁的眼神、满脸的愁容。当我面对微笑轻声问她:“同学,最近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她便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娓娓道来。  “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北方做生意,我出生后不到一岁便一直由年迈的外公外婆照顾,父母只有春节放假才回来,长期得不到同龄孩
摘 要: 高中新课程的开展实施对体育与健康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从教师与学生的层面改革教學方式,强化选项教学效果是值得研究的话题。作者根据选项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尝试以学生为主体,以对比差距教学为形式设置问题,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做了实践尝试,试图寻找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选项教学 对比 差距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高中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特点,十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
摘 要: 诗歌的语言含义丰富,表达精炼。培养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关键是抓住阅读兴趣、阅读品味、语言培养和想象力发展。在学生英语学习中拓展诗歌内容,培养学生语言修养和文学素质,塑造完美人格,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鉴赏能力,使其成为具备较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关键词: 英文诗歌 文化交流 语言知识  英语诗歌是高雅的语言艺术之一,大多是对真、善、美的讴歌,对人类精神文明的礼赞,是光华灿烂的明珠、美妙
摘 要: 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二经济方面涉及的明清时期封建小农经济的衰落、传统官营手工业依旧发达、闭关锁国政策下对外贸易都体现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关键词: 小农经济 丝织业 制瓷业 闭关锁国政策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毛泽东说:“《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它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红楼梦》的开头,作
摘 要: 太阳能电池薄膜化是光伏行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开设《薄膜太阳能技术》课程对培养发展型高素质光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本课程特点及人才培养要求,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教学改革方法,强调教学过程应理论与实验并重,注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  关键词: 薄膜太阳能电池 教学探讨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光伏行业发展迅速,尤其长三角一带很多光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