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机械制图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图模块式课程开发方案、课堂教学实施步骤及评价措施,以深化机械制图课程开发与建设。
  关键词: 工作过程 项目模块 机械制图 教学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在职业院校中,机械类专业最基础的课程是《机械制图》,这个课程的作用是在建设中扮演承先启后及贯彻始终的角色。但是在现实中这节课程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由此造成课程教学质量低、学生的积极性随之下降,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实力。机械制图课程如果不改革创新,就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节奏,很难面对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为此,笔者实施了《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
  1.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其内容过于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接受起来比较费劲,而老师使出了所有能想的办法教授,其中包括采用模型和多媒体授课,但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照样听不懂,课下作业时就会错误百出,甚至很多学生抄袭他人作业。
  2.原有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较多的是对制图原理和表达方式的阐述,相对来说对识图能力的训练比较少,这样就导致该课程的实践性被忽略,再加上教学中很少能与实际的产品相结合,最终导致用人单位不满意学生的实践能力。
  3.在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缺乏有效的训练途径,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被忽略。
  4.课程的设置使学生仅具备单一岗位的工作能力,不能体现培养方向由窄到宽的变化趋势。
  (二)问题分析
  1.在我校近3年毕业生调查中得知,41%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零件加工工作,30%的学生选择了产品装配工作。有82%的学生认为《机械制图》课程对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往往理论课过多,实践少之又少。为此,课程改革应该以工作过程为向导,这也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2.调查显示36%的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没有兴趣,都认为该课程枯燥无味,对其兴趣索然,甚至厌恶。这都是因为原有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都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课本逐节讲授,由于知识的堆积,学生不能综观知识全貌,学习主动性不高。应该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淡化知识点的分界,强化项目模块的整体功能。
  3.调查显示59%的在校生、77%的毕业生认为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最大困难是缺乏空间想象力,65%的教师认为《机械制图》课程学不好的原因是学生问题。教师应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开发独特的教学方法。将工作过程贯穿于项目式教学中,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教学和上岗培训有机结合,这才是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最佳模式。
  二、《机械制图》课程开发方案
  “不通过资格课程的学习而是通过经验反思在经验中获得能力”;“课程不再是普遍理论的复制而是特定的个人的事情,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结果而更多的是一种过程”。这是课程开发的全新理念。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根据职校生以操作为主的就业方向,笔者认为职业学校《机械制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基本的绘图技能,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和国家标准有关知识,具有较强的识读机械图样能力。
  (二)以项目模块为载体序化教学内容、定制课程结构形式
  1.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内容上删除既不实用,难度又大的章节。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相贯线的画法。在生产实际中,相贯线是在加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没有必要准确画出,可用简化画法代替。
  (2)轴测图的画法。运用多媒体课件、AutoCAD三维造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
  (3)尺寸标注和形位公差。贯彻以识图为主的教学目标,就应该将教学重点从“标注”转移到“识读”。
  2.将整个《机械制图》课程化整为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让学生在模块技能的训练中掌握各学习单元。即针对专业相近的不同岗位群或工种群将机械制图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一、专业模块二、提高模块四大模块技能。
  在基础模块中,总共可以分成4个小单元,它们分别是制图的基本知识、正投影及三视图、机件的表达方法、计算机绘图,这些也是《机械制图》基础模块中的基本模块。在这个模块中我们要打破原有教学模式,不再从单一的点、线、面的投影开始讲起,而是通过先让学生了解形体三视图的形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本形体的空间平面转换关系。当这些东西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从基本的形体上讲点、线、面的投影特征,这样才能为解决好复杂形体的表面交线奠定基础。在本模块中,组合体是重点学习的内容,从形体分析到线面分析,反复训练,在建立丰富的空间形象力以后,再过渡到机械图样、装配图的识读,阐述识读图样的方法和步骤,充分体现实用为主的教学目的。
  三、以科学的评价体系巩固改革成果
  让学生掌握系统理论和指导读图和绘图,是制作课的教学目标,为的是让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制图能力。当下,很多职业院校存在相同的不良习惯,如,学生学习自由散漫,抄袭作业,以及考试作弊,等等,其次就是学生都习惯于死记硬背理论性的东西应付考试,得到的考试成绩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就谈不上教育和激励学生并促进其发展。总而言之,既然是科学评价系统,就应该做到全方位、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反映考试情况,还要反映平时综合制图技能的训练情况。
  四、结语
  职业教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是现在每一位教师的首要工作。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应用课程改革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目前根据现有机械制图课程的存在情况,更要进一步革新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加快改革速度,使得课程教学动静相结合,形成新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刘云生.项目学习——信息時代重要的学习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2(2).
  [2]D.P.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6-68.
  [3]唐开勇,赵近谊.高职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7.
其他文献
会议
2013届学生已经毕业,在看到高考数学卷子的那一刹那,作为老师,我感慨万千。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复习,一直到高考前,我们做了多少题,讲了多少题,最后以20道题来检测。学生真的要做那么多题吗?讲题做题考试贯穿整个高三复习,复习课怎么上,对于题目怎么讲解,才能让学生不停留于题目本身,让这些莘莘学子的思维得以拓展,面对高考中没见过的题不至于手足无措。  一次在准备《直线的方程》这一复习课时,选题时有这么一道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有两个部分:试题内容和写作要求。纵观语文高考试题,其他任何一道试题都只有内容而无要求(个别诸如“简答”姑且忽略不计)。作文试题为何被人另眼相看?只有一个原因:分值高,含金量大。命题人深知其中玄妙,总想给“高考的奴仆们”提个醒,便有了这些千叮咛万嘱咐的“写作要求”。这些高考作文写作要求理应对考生写作有高度的规范作用,可现实中这些“规范”的背后有太多无奈。  一、“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摘 要: 无论是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以专业人才为基础,而当前教育中,对一个人才衡量的硬性指标就是各种类型、各个级别的考试证书。随着我国与日本经济的往来频繁,各个高校都纷纷开设日语专业,日语学习人数大幅增长,基于此,各类、各级考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对日语各类考试进行分析,并在此技术上就其对日语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予以探讨,以期指导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 日语专业 考试
检验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检验设备的联网是实现检验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检验设备网络可以解决检验数据实时接收、
该文对目前校园网建设中几种主要网络结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校园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摘 要: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教育应来源于生活,教学不脱离生活。生活教育思想影响教学方法的变革,促进学生主动成长。“生活即教育”思想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生活化 教学方法  《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这受启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转变接受学习的传统教育,倡导教学生活化,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