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17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征文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angshiza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医学会定于2012年8月21至25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第17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本次是继2011年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暨第四届全球华人眼科学术大会之后在我国举办的又一次大型的眼科学盛会,预计参会的代表将达5000人,届时将有1000多名国际、国内的著名眼科学专家就眼科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的经验做专题报告。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角膜内皮移植手术(EK)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PKP)后植片失代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自2008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因不同原因接受PKP手术,术后因免疫排斥反应导致植片内皮失代偿的患者资料5例.所有病例采取不撕除后弹力层的EK术.供体植片采取手工剥板层或用飞秒激光制作,厚度200μm左右,直径8.00~8.75 mm.用植入镊或缝线牵引法,经巩
患者男性,85岁.因双眼视物模糊30年,于2011年5月4日来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既往无眼外伤史,否认葡萄膜炎等疾病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全身疾病史,否认高温环境工作史.全身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为0.25,角膜透明,房水清,晶状体混浊.诊断:双眼老年性白内障.行右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2d,左眼视力下降,眼部检查:左眼视力为0.15,眼压为26.7 m
期刊
视力检查是许多致盲性眼病基层筛查工作的第一步。目前我国儿童人群视力损伤的初步筛查主要由教育机构中的保健老师完成,一直沿用的是以裸眼远视力检查结果为基础的视力不良标准。但该标准并不符合儿童视力发育规律,且可能导致大量已接受正确屈光矫正的患儿重复筛查、诊断和治疗,不符合筛查试验的基本原理。在成年人群基层眼病筛查工作中仍存在只检查裸眼视力的状况。建议对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筛查界值参考我国新的弱视诊断标准而制
患儿男,4岁.因自幼上睑下垂,面无表情,仰头视物,进食时眼睑颤动.于2010年10月18日来我院就诊.既往史:第2胎第2产,母孕期体健,足月剖宫产,有羊水污染史,无窒息吸氧史,否认产伤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眼科检查:视力右0 4+2,左 0.6;阿托品散瞳验光:右- 1.00 DS() 1.00 DC×100°矫正视力0 6,左-0.50 DS()1.00DC×70°矫正视力0 6
期刊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组长、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谢立信教授著的《角膜病图谱》,于2011年3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以图像的形式系统地反映角膜病的临床特点,特征性地体现现代角膜影像学检查和现代科学治疗效果,使读者能够“看图识字”。
由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学分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协办的“第二届眼鼻整形美容外科临床技能专题研讨会暨第二届同仁中韩眼鼻整形美容外科专题研讨会”定于2011年7月8至1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举行。
高度近视眼合并固定性内斜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斜视,其斜视度数常进行性增加,晚期多合并下斜视.患眼外转、上转受限,常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应用硅胶带替代缝线改良Yokoyama术联合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术治疗高度近视眼合并固定性内下斜视1例,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 fungal keratitis)是致病性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致盲性角膜病,在我国居感染性角膜病致盲率的首位[1].该病主要与植物外伤有关,近年来其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角膜感染的主要真菌菌属在不同地区差别较大.发达国家及气候较寒冷地区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念珠菌属;我国主要以镰刀菌属(占70% ~ 80%)和曲霉菌属(占10%)为主[2].本病有明显的致病
期刊
患者女性,55岁.因双眼视物不清伴夜盲17年,出现视物变形半年,于2010年3月11日来西京医院眼科就诊.否认家族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1(矫正视力为0.5),左眼为0.05(矫正视力为0.1);双眼角膜透明,瞳孔圆,对光反应正常;晶状体轻度混浊;双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示视网膜中心凹厚度变薄,色素上皮层-脉络膜血管层厚度增加,可
期刊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将于2012年3月2至4日(周五至周13)在眼科中心林少明国际报告厅举办“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揭牌仪式暨眼科前沿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