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Schiff碱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荧光活性研究

来源 :化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lan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乙酰丙酮类大环Schiff碱化合物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荧光活性.采用模板合成法,用对苯二胺与乙酰丙酮反应合成得到的Schiff碱配体(H2L)与烷基二胺(即1,2-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反应合成了3种新型大环Schiff碱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1H NMR,IR,MS,UV,摩尔电导等手段对合成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同时在DMF溶液中对大环Schiff碱锌(Ⅱ)配合物的荧光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其他文献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合成了具有锐钛矿相结构的TeO2/TiO2纳米复合物,探讨了产、物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用透射电镜、X射线粉木衍射、紫外-可见光潜、荧光光谱以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对阻抗谱中的聚合物电解质本体电阻(Rb)与膜厚(L)的关系和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惰性电极间的界面阻抗随直流电压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阻抗谱中聚合物
合成了4种稀土(Ce(Ⅲ)、Nd(Ⅲ)、Dy(Ⅲ)、Er(Ⅲ)1,2-双(2-苯并咪唑基)-1,2-乙二醇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IR、UV光谱和摩尔电导率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固体荧光光谱和荧光衰减
电化学阻抗谱(EIS)是表征电化学体系特征及其过程机理的重要技术,但解谱模型不一致限制了其应用.为此,采用CR传输线模型中的8CRR等效电路拟合文献报道的杯[4,8,12]芳烃离子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