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家村:一段酒的秘史

来源 :党的生活·青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sl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历八月,慕家村的青稞成熟了。
  慕家村隐藏在大山深处。村子周围层层叠叠高高低低的土山,是祁连山的余脉,它们像是一条盘亘在河湟谷地的巨龙,将慕家村轻揽于怀。这是一个只有百余户村民,数百亩土地的村庄。山多地少,使得纵然是在这样一个丰收的年景,慕家村的青稞地也翻卷不起大片大片的“麦浪”,穗尖泛黄的青稞地,星星点点地散落在群山的皱褶中,仿佛是一枚枚金币,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这里是青稞的天堂。这是一种性情坚韧的作物,隐藏在青稞粗壮腰身、发达根系和硕大颗粒中的某种神秘物质,能让它轻而易举地在冬长夏短、无霜期只有短短3个月的慕家村深深地站住脚,扎下根,成就了一片风景,养育了一方百姓。
  又到了慕家村一年一度忙碌的季节。随便站在慕家村的任何一块青稞地旁,只要你轻快地翕动鼻翼,就会从清亮的空气中捕捉到这样的气息——来自地亩深处的泥土芳香,成熟庄稼带有丝丝甜味的乳香,农夫身上特有的汗腥以及浓郁的有点熏蒸意味的酒香。慕家村做酒的历史,已经有好几个世纪。
  酒的缠绵和刚烈在这座百年老宅中回荡。
  老宅厚重的黄土夯筑的院墙上遍布苔痕。大山之中细腻的,黏性十足的黄土,不仅在每年农历八月前后,为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山民们,奉献出珍贵的口粮,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最优良的建材,在那些砖块昂贵得难以普及的岁月里,黄土成为了山民们垒筑家园的最理想的材料。
  厚重的黄土高墙护卫这样一个静谧的小院。两棵枝柯苍劲的槐树,伫立在院门两侧。柴门单薄,活像是一位在岁月的风雨中变得佝偻羸弱的老人,谁能想到,竟是这样的一扇院门,百余年来,默默地守护着一段关于酒的秘密,守护着慕氏家族或许称不上是辉煌,但是绝对沧桑传奇的历史。
  酒使得慕家村这个似乎没有任何出众之处的普通村庄,有了闻名河湟的资本,酒也让慕家村人,在若干年后,回首祖先们跌跌撞撞一路走来的背影时,有了骄傲的资本。
  推开那扇单薄的门扇,短短几步,便跨进了小院的腹地。
  这是一个有着与河湟地区大部分民居相同布局的普通院落,五间主房面北朝南一字排开,空阔而敞亮。一排厢房屈居于主房一侧。厢房做工精致,冥冥中昭示着这个古老家族昔日的显赫和富足。对面厨房中三口大锅乌黑油亮,这里是慕家村酩馏酒最初的诞生地。与周围的庄廓不同的是老院中的那口古井。井水清冽甘甜,冬不涸夏不馊,一泓井水是酿造酩馏酒不可或缺的原料。科学的检测表明,井水中富含若干种微量元素,正是它们赋予了慕家村的酩馏酒与众不同的口感和品质。
  井沿旁一株杏树显得老态龙钟,年逾八旬的慕家村酩馏酒技艺第四代传人慕世基老人回忆,这是他父亲在世时种植的,想来也有百余年的历史。
  酩馏是“酒的初级阶段”,这种低度白酒的酿造方式,在中国北方广为流传,它们是何时流入河湟,又是怎样被慕氏后人所继承的?这一切的一切还要从慕氏家族的历史说开去。
  千百年前,一支古老的马队穿越河湟谷地,行进在柴达木盆地辽阔的山水间。它们来自遥远的东北,来自一个名叫鲜卑的部落。兄弟失和,负气的兄长远走他乡,他的子孙在青海高原上,以柴达木盆地为中心,建立起了一个名叫吐谷浑的国家,而弟弟则带领着部族,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纵横捭阖,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辉煌伟业。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民族迁徙,这次迁徙,将慕容这个伟大的姓氏,深深地铭刻在了青海的历史记忆之中。
  数百年风云巨变,时序到了大唐。吐蕃与大唐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让吐谷浑终日生活在战战兢兢之中。他们最终难以委曲求全。亡国后,吐谷浑的一支族人流散到了甘肃洮河流域。岁月轮回,又是几个世纪悄然而去。四百多年前,因为洮河流域的战乱,这支早已在那片土地上定居下来的吐谷浑的子孙们,被迫打点行装,沿着祖先东行的足迹,避乱河湟,只是这时,深藏在他们衣襟深处的,早已不再是祖先们警惕的箭镞和惊悚的匕首,而是一小块酿造酩馏酒的曲料,是一个他们不知何时获得的酿造酩馏酒的秘方。
  慕家村的大山接纳了他们。山壑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地块,足以生长出他们赖以养家活命的青稞,山坳里那眼清冽的井水,足以酿造出赏心悦目的酩馏佳酿,慕家村是这些流亡者最理想的家园。
  他们定居了下来,这一住便是四百多年。
  慕世基的手,绵软得几近无骨,时光的流逝早已褪尽了他手上厚厚的老茧。曾经,这老茧厚如岩石,曾经这老茧护卫的是一部关于酒的秘史。
  这是一次奇妙的化学反应。粗糙的青稞经过蒸煮后芳香四溢,烂熟的青稞拌上酒曲后便开始经历神秘的发酵。发酵的过程漫长而神秘,而曲料则是青稞发生质变的主要媒介。
  任何科学的数据在这一刻统统失效,一切都要凭借在岁月中不断积累的经验,凭借一颗对酒的敬畏之心。
  那些用于发酵的酒曲中,富含数十种中药,虽然现代的工艺能够准确地测定出酒曲中的中药成分,可是始终无法测定出每味中药的确切含量,这样的秘密只属于酩馏酒的传人。


  这绝对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物质转换。慕世基老人说,决定一碗上好酩馏酒质量高下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显得神秘莫测。
  年轻时,慕世基老人曾有过这样一次近乎神奇的经历。他将拌好曲料的熟青稞闷在一口大缸中,一闷就是一年,等他启开缸口时才发现,缸里原本结实饱满的青稞粒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状如芝麻的黑色小虫,这些小虫被酿造酩馏酒的艺人们奉为神品,相传,青稞在发酵的过程中只要出现了这些被酿酒人称为“酒虫”的生物,上品的酩馏酒便成了一半,可是这种神奇的生物神出鬼没,行踪诡异,让人难以把握。
  这次缸中的“酒虫”出现得委实太多了,用这一缸没有半粒青稞的“酒虫”还能否酿造出上好的酩馏酒?慕世基尝试着将这些“酒虫”倒在了那口用于蒸馏的大锅中。
  那是一次焦灼的等待。柴草升腾起的火焰轻柔地舔舐着锅底,蒸汽弥漫,酒香四溢,一股带着金色的纯净酒液,沿着那根细细的导管流入桶中,起先是滴滴答答,默默含羞,不一会功夫便汇集成股,潺潺流注。慕世基说那是他喝过的最好的酩馏酒,色泽白里泛金,酒液粘稠,用筷子都能轻轻挑起,在几十年的酿造过程,这样的绝品佳酿,慕世基也仅仅获得过这一次。
  拌好曲料的熟青稞就要上锅蒸馏了。酩馏酒也进入了“成型”阶段,一间小小的厨房,成为了酿酒人的圣地。
  酩馏酒酒艺传承人世代流传着这样一个规矩,酩馏酒蒸馏的过程,绝对不能让外人看见,如果有外人闯入,一锅酒就有可能“臭掉”。青稞是一种产量并不高的农作物,近十斤青稞才可能酿造出一斤上等的酩馏酒,所以青稞便成为了酩馏酒的艺人们奉为天赐的珍稀之物,哪敢有半点糟蹋,酿出一锅“臭酒”在那些酿酒的艺人看来,几乎就是造孽。
  蒸馏通常便选择在晚上,如豆的灯光下,一杯杯蒸熟了的青稞,被艺人们恭恭敬敬地放在了蒸餾锅中,它们将在这里进行最后一次“华丽转身”。锅底的火苗被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热度,而贴在门扉上的一张红纸,则略带含蓄地将来访者拒之门外。
  滴答滴答……这是慕家村那个夜晚最美妙的小夜曲。
  滴答滴答……醉人的酩馏酒终于在黎明时分诞生了。
  (作者单位:西海都市报)
其他文献
现如今,曾经曾经靠人背马驮的达哇村群众,在家门口喝上了清冽甘甜的饮用水;曾经出门无路的乡亲们,也被笔直平坦的马路,引向草原之外的广阔世界。  在同德县扶贫攻坚中,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基层党组织凭着攻坚克难的勇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扶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带领群众正一步步迈向富裕、和谐、文明的大道。  农村富不富,关键靠干部。从“输血”到“造血”,从粗放“漫灌”到精
期刊
“青海的山山水水他全走遍,农牧民的冷暖哈心里头牵……”  “老百姓心里头有一杆秤,善恶好坏分得清,清廉的表率尕布龙,老百姓个个就夸不停……人人都把尕布龙赞,他成了啊——感动青海的尕老汉!”  ——西宁贤孝《尕布龙》  国家的钱,能省一分是一分;自己的钱,毫不吝啬  采访南北山绿化指挥部朱洪杰时,他说,我到单位时是1997年,那时候尕省长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我一直和他工作在一起。尕省长负责一个苗
期刊
1990年至2002年青海电力发展的峥嵘岁月与艰辛历程;  21000余份、2300余万字的原始资料搜集;  历时13年的笔耕不辍;  《青海电力工业史》《青海省志电力工业志》2本镌刻青海电力发展轨迹的史志。  常人眼里,这是一份潜心修志、服务当代、重鉴后人的宏基伟业,但是1998年退休,参与主编的原青海省电力工业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韩刚却淡淡地说:“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同志,我只是发挥一枚螺丝钉
期刊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我省贫困人口规模大幅减少,从2010年底的138.6万人减少到2014年底的53.97万人,年均减贫21.2万。  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从2010年的3863元增加到2014年的6209元,年均增长15.7%。  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36.6 %下降到2014年的13.7%,年均降幅5.7个百分点。  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期刊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之际,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受到表彰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要求广大县委书记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我省同德县委书记才让太、玛多县委书记任正德、门源县委书记董金明获表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从政杂谈》中讲的:“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三千多个县就像这张网上的纽
期刊
近年来,祁连县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力“杠杆”,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提升基层干部基本能力、助力基础工作、筑牢基层组织为抓手,立足实际,创新举措,主动适应新常态,明责担责,着力构建“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工作机制,在职能、人员、经费、待遇等方面实行基层差异化倾斜政策,积极探索符合县域实际的“三基”建设“祁连新途径”,全面吹响“
期刊
“向尕布龙同志致敬!向尕布龙同志学习!”近一个月来,尕布龙同志的感人故事和精神在我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尕布龙同志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楷模,向尕布龙同志学习,践行“三严三实”,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  “尕布龙是广大党员干部时刻对照的一面镜子,他的身上闪耀着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芒,积聚着做人做事的无限正能量。”省委组织部组织处张永平说:“我们要学习尕布
期刊
民和县公安消防大队官兵九年如一日,全力帮扶民和县李二堡镇乐园村村民李强一家的事迹在县城传为佳话,备受群众赞扬。  李强原属武装部民和至海石湾火车站铁路护卫联防队队员,1995年10月在海石湾火车站执勤巡逻期间,与几名行窃歹徒英勇搏斗,造成头部伤残二级,记忆力严重减退。妻子卓玛右耳失聪,属一级残疾,只能在家务农;母亲患有关节炎、心脏病,长年在家服药;两个孩子正在读书。只有他一人在外打工维持一家生计,
期刊
为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青海省委组织部坚持一手抓各级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一手抓组织部长直接责任,在“抓书记、书记抓”,逐级开展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的基础上,注重“抓部长、部长抓”,探索建立了市州委组织部长向省委组织部部务会专题述职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明确述职目标任务。省委组织部专门下发《关于市州委组织部长向省委组织部部务会专题述职基层党建工作的通知
期刊
乐都区紧紧围绕创建服务型党组织这一目标,结合“三基”工作,着力提高承诺、践诺能力和水平,使“双承诺”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为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通过深入一线调研,组织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把群众的意愿和需求作为承诺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力求承诺事项惠及群众、得到群众认同。  对确定的承诺事项,由上一级党组织与下一级党组织、党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