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钻井、测井、地震及薄片等分析化验数据,文中开展了渤南低凸起西端B地区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研究。B地区砂体以浅水三角洲水上及水下分流河道为主,决口
【机 构】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6ZX05058-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钻井、测井、地震及薄片等分析化验数据,文中开展了渤南低凸起西端B地区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研究。B地区砂体以浅水三角洲水上及水下分流河道为主,决口扇及天然堤仅局部发育,未发育河口坝。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类型为浅水曲流河三角洲,发育具有一定弯度的分流河道,砂体厚度在4~9 m,宽度在100~1000 m,向湖盆方向连续性好,延伸可达数十千米,分流河道不同部位可见直条、微弯曲、弯曲形态,局部分流河道分叉形成分支,数量多小于3支。明下段主力油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受基准面下降旋回控制,较缓的古地形、
其他文献
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首次在红河断裂带内的花岗糜棱岩中发现类微生物状纳米颗粒.高分辨率平插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微生物状纳米颗粒成分中的C元素平均含量约为10%,指示无
基于DONET海底观测网的直达S波地震记录,采用波形旋转互相关方法和最小特征值最小化方法求得了日本南海海域俯冲带横波分裂快轴方向和分裂时间,获得了该俯冲带地震波的各向异性结果。结果显示:该俯冲带地震波的各向异性快轴方向基本平行于南海海槽走向,分裂时间为0.1—0.96 s。这表明:日本南海海域俯冲带各向异性来源于太平洋俯冲板块上覆地幔楔和菲律宾海俯冲板块;地幔楔各向异性产生于二维地幔楔拐角流所导致
当前,致密气藏产能预测方法多数只考虑单因素或双因素影响,且未考虑致密气藏双重渗流特征,存在产能评价结果不够准确等问题。文中以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雷诺数判断高
基于银额盆地查干凹陷巴音戈壁组一段、二段烃源岩岩性、古生物化石、热演化程度对比结果,首次提出C29重排谷甾烷不受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影响,主要与烃源岩原始母质中植物的贡
金家走滑-拉张断裂带的发现对于推动东营凹陷南坡孔店组的勘探具有较大意义。文中基于金家地区地震资料,开展了金家走滑-拉张断裂带构造特征研究,提出了走滑-拉张断裂活动性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二叠系砂体展布规律及构造-沉积格局对砂体展布的控制作用,文中对该区325个岩心样品的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阴极发光测试等资料进行了研
针对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微裂缝较发育,导致油基钻井液漏失频发的问题,研发了抗高温油基钻井液堵漏剂。该堵漏剂以丙烯酸异辛酯(EHA)和4-甲基苯乙烯(MPE)为单体,二乙
盐湖环境对油气生成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国内外有诸多含油气盆地发育咸湖相烃源岩。自新生代以来,在青藏高原的隆升作用下,柴达木盆地的海拔升高、湖盆逐渐封闭、持续的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