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无形资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alp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理论界出现了许多热门词语,如何区分智力资本、人力资本、无形资产这些相近的词语?文章从其起源、概念、构成三个方面阐述了三者的区别,并重点介绍了智力资本的特征,比较了智力资本与其它资本的不同和联系,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智力资本;人力资本;无形资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现实,引发了理论界对知识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重新认识。与过去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核心的资产对企业内部的投入产出系统的作用,己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知识经济思想被广为接受,并出现了一批新经济理论:组织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但这些新的理论还难以准确全面解释发生在微观经济层面上的许多现象。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新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竞争优势论等融合,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论:智力资本理论。智力资本理论弥补了人力资本理论中描述企业和新资源时的局限性,为经济增长理论和竞争优势论提供了更具说服力的理论模型,第一次将企业层面的各项无形资本有机的统一起来。与此同时,有关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无形资产等概念的区分也成了理论界迫切需要解决和明确的任务。
  
  一、 智力资本、人力资本、无形资产起源与发展
  
  最早“智力资本”是由西尼尔(Senior)1936年提出的,他认为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约翰·卡纳斯·加尔布雷斯(J. K. Calbrainth,1969)年发展了智力资本这一概念。他认为智力资本不仅是纯知识形态的知识,而且还包括相应的智力活动,即智力资本不仅仅是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还是有效利用知识的过程,有效实现目标的手段。1997年,美国学者斯图尔特(Thomas A. Stewart)提出智力资本是“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
  西奥多·舒尔茨在1960年发表的《人力资本投资》,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创建了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的理论体系,奠定其作为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的地位。他为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以至使他成为西方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之父,并为此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加里·贝克尔对人力资源理论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对人力资源的微观经济分析上。他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教育、培训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过程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也都具有开创意义。
  无形资产的概念始成于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工业革命促进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竞争加剧,企业专有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要素逐渐形成。为了对其加以保护,有关国家着手制定相关法规,于是出现了专利、版权、商誉等无形资产的概念。而无形资产作为生产要素,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迅速发展。当时,技术密集型企业不断涌现,现代工业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发展,无形资产的重要作用得到理论界的广泛认同,有关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的资料也越来越丰富。
  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起源于理论的发展,而无形资产起源于实践的发展,其不同的起源决定了以后不同的发展方向,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进一步理论深化,近年有所侧重实际。而无形资产一直与企业紧密相连,共同发展,与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一直难以准确测量相比,无形资产的评估稳步发展,得益于其实践的发展。
  
  二、 智力资本、人力资本、无形资产概念
  
  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是指能够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是企业所有能够带来利润的知识和技能、智力资本实质上是知识企业全部资本的总和。智力资本概念是对传统资本概念的有效扩充,这一概念可将企业的基本活动整合在智力资本的运动中。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人们花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的投入等方面所形成的资本。这种资本就其实体来说,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其它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强调在未来特定的经济活动中可以给相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价值或收益。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并不是一种看不见的资产,而是一种由特定主体控制,不具有独立实体,可在生产经营中持续发挥作用并可带来收益的经济资源。无形资产是在形成垄断优势的基础上,能为企业长期使用,具有不确定超额盈利的,主要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它的作用发挥较强的依附于企业其它资产或者企业整体的创新性结论。
  人力资本的载体在于人,也分有形无形。无形资产侧重于与实物资产的对应,而智力资本侧重整体,尽管在界线上并不是完全的包括与被包括,但大体上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与无形资产的综合。
  
  三、 智力资本、人力资本、无形资产构成
  
  1. 智力资本构成。埃德文森(L. Edivinsson)和马龙(M.Malone,1997)的Skandia导航器将智力资本分为财务、顾客、创新和发展、人力资源五大类,而明细指标则多达164个。
  斯维比(K.E.Sveiby)将智力资本分为雇员能力(Employee capability)、内部结构(Inter structure)和外部结构(Extra structure),即智力资本的“E—I—E”结构。
  斯图尔特(Thomas A. Stewart)提出了智力资本的“H—S—C”结构,指出智力资本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用户资本三者之中。
  英国学者安妮·布鲁金(Annie Brooking,1996)认为,智力资本包括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基础机构资产四大类。
  2. 人力资本构成。最早从事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是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两位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将人力资本构成分为五个方面:医疗和保健,在职人员培训,正式建立起来的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为了谋职的迁移。加里·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中也指出“人力资本包括正规教育投资、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以及收集价格和收入的信息等多种形式。”国外学者基本上把人力资本的投资归纳为五部分:正规教育投资、在职培训投资、成人教育投资、医疗保健投资、个人的谋职投资。
  3.无形资产构成。无形资产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部分:(1)智力型无形资产。如专利、专有技术、商标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技术秘诀等。(2)人力型无形资产。如企业家素质、员工教育水平、业务技能、创新精神等。(3)管理型无形资产。如企业管理水平、质量体系认证、企业文化等。(4)市场型无形资产。如企业品牌、营销网络、顾客忠诚度、客户名单、业务伙伴、售后服务能力、广告投入等。(5)权利型无形资产。如进出口许可证、计算机信息安全产品销售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等。
  与概念上的对比类似,三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定位,定位的不同造成了其构成的不同。一般说来,主流智力资本构成上不约而同的包含了人力资本部分,而与无形资产有所交叉,智力资本包含关系资本,无形资产包含智力型无形资产等。智力资本还包括结构资本,这部分在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中都没有体现。
  
  四、 智力资本特征
  
  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不同于传统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本,具有其特殊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稀缺性。土地和资金等物质资本都可以从市场上购得,而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靠智力劳动者长期积累。除了一些外购的知识产权外,大量的智力资本都不是轻而易举获得的。正因为如此,智力资本具有比物质资本更高的稀缺性。(2)活力。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与物质资本不可同日而语。智力资本不仅提高了物质资本的知识含量和利用能力,同时知识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生产要素具有价值增值的能力。知识可以被复制和无限制的重复使用,因此智力资本因为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而成为最具活力的资本。(3)不确定性。知识具有较高的增值性,可是这种价值的增值也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人力资本的客观存量会随着员工的学习和创造经常发生变化,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会极大地影响到知识的创造和交流。而企业组织结构、经营领域、市场渠道等都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发生改变。(4)长期收益性。智力资源则是无限的,智力资本的开发不仅不会减少和浪费自然资源,而且还会节约自然资源和扩展自然资源的用途。智力资本一旦形成就可以使拥有者受益终身。
  
  五、 三者区别联系
  
  与人力资本及无形资产相比,智力资本具有以下明显的区别:(1)不可剥夺性。一个人的实物资本(财产)具有可剥夺性,其智力资本、人力资本、无形资产却是无法被剥夺的。而无形资产与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明显区别在于其受到相关法律(如专利法,知识产权,商标法,著作权等)的高度保护。(2)载体范围较小。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对人员的一般投资而产生。而智力资本不仅趋向年轻化,更依赖创造性教育和培育创新能力。(3)应用范围更广。无形资产、人力资本给个人、家庭与企业带来利益,刺激许多家庭、个人与企业投资他们自己的人力资本。而基于知识经济的智力资本则更多地给社会与全球带来利益。(4)无形。从表象看,人力资本是有形的,而智力资本、无形资产则往往是无形的。(5)全面性。一般来说,智力资本综合了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兼具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的特点。
  
  六、 结语
  
  智力资本、人力资本、无形资产属较新的理论,其含义接近但有许多不同。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为理解企业的智力创新、智力传递、智力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运营与资本管理的新变化,将传统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本、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多对概念统一在智力资本概念中,有效地说明了人力资本与结构性资本之间的互动关系,改变了以往企业财务与会计无法科学评估知识、技能等无形资产的局面,从而为企业选择正确的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白小滢.人力资本思想溯源及理论发展.当代经理人,2006,(1).
  作者简介:冯华,复旦大学博士,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张虎、王志勇,山东财政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6-10-11。
其他文献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微信公众号rn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南方会)微信公众号rn关注以上官方微信公众号,随时查看您的文章和杂志最新动态,并可轻松关注南方会最新消息
期刊
距离完成上次要约收购仅仅半年之后,水井坊(600779.SH)的大股东帝亚吉欧又要开启要约收购了。  作为A股唯一由外资控股的上市白酒公司,水井坊的大股东帝亚吉欧已经合计持有公司60%的股份了,如果完成此次要约收购的上限,即公司股份的10%,那么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将达到70%。  从入股水井坊到如今计划增持至70%股份,帝亚吉欧历时十余年,这其中既经历了白酒的繁荣与低谷,也遭受了管理层的动荡与更迭,
期刊
立足于经管类专业《运筹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经管类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意见。
在社会经济进步发展的同时,人才培养工作成为了当前阶段人们关注的重点.高职院校要创新创业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革,以此来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近阶段,我能感受到一些商品的物价在悄悄地上涨,不过不大,这个涨了两毛,那个贵了三角,感觉看似无关痛痒,但聚沙成塔呀!rn那天,我跟几个朋友喝酒,我们喝酒的规矩是“手把一”,
编者按: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是广东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绩的一年.全省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
摘 要: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对教师进行绩效管理,但对教师进行绩效管理工作有困难。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的职业特性,论述了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绩效考核    1 搞好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工作有难度    (1)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是一种以创造价值为目标的复杂的智力密集型工作。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模式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具有资产负债率比较高,投融资金额均较大、生产周期长等特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笼风险.要
居住小区的会所作为一种独立的配套公建,给业主提供健身、休闲、娱乐、商务中心等便民服务.然而,由于对会所的产权归属法律法规缺乏明确的界定,导致因产权归属争议引发的利益
方大特钢(600507.SH)201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70元(含税)。以5分制进行评价,我给这一预案打满分5分。  方大特钢给人的印象是“豪气”,有报道称,“今年1月19日,方大特钢就因3.12亿元现金墙在网上火了一把,成为‘别人家的公司’。当天,方大特钢并没有直接将年终奖打入员工工资卡内,而是举办了一场发奖仪式。符合条件的员工每人6万元;符合条件的退休员工每人5000元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