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j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时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其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胎盘血液灌注量减少,而导致胎儿宫内慢性缺氧,如不给予积极有效的处理,将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笔者通过对186例妊高征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是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渐增多,低血糖已成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若能早期诊断明确,治疗方法简单,效果肯定.否则误诊误治,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为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9年至2006年收治的48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总结如下。
期刊
氯氮平为苯二氮卓类新型抗精神病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中楸和外周抗肾上腺素和抗胆碱作用,镇静作用强,常用量300~600 mg/d,大剂量服用会造成急性中毒,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我科于2009年1月成功抢救1例口服100片(2500 mg)氯氮平重度中毒患者,因该药物中毒临床较为少见,故将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治体会.方法 将8例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症状、临床检查、诊断、治疗等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十二指肠恶性肿瘤6例,良性肿瘤2例.经胰十二指肠切除6例、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2例.3年后随访3例肝转移死亡,存活5例.结论 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辅助检查非常重要,CT与纤维十二脂肠镜检查为首选.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恶性肿瘤可加化疗与放疗。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穿刺抽吸活检术在肺门纵隔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门纵隔病变患者30例,使用GE公司的4排Light speed CT机进行定位,穿刺针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18G活检抽吸针.结果 30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病理诊断良性9例,恶性21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损伤大血管、心脏及患者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仅有2例术中出现咯血.结论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是获得病理学诊断的新方法 ,
目的 比较内镜下带膜金属支架置入术、放射治疗、支架置入术后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间行内镜下带膜金属支架置入术18例、放射治疗32例、支架置入术后联合放疗16例,比较单纯支架治疗、放射治疗和支架联合放疗病人的生存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支架组与联合组在吞咽困难症状缓解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羊水胎粪污染在产程中常见,是胎儿宫内缺氧的象征,重者危及新生儿生命.据国外文献报道,所有的分娩中,羊水污染率占5%~15%,国内报道为19.12%[1].现将我院对羊水污染新生儿常规气管插管抢救21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总结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监护经验.方法 应用单泵和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HA型血液灌流器,对148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并充分做好灌流前后的监护,及时处理并发症,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146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 加强血液灌流过程中的监护,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并发症,是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成功的重要保证。
目的 探讨CyclinD1和PTEN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以及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Ⅰ-Ⅳ级人脑星形细胞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CyclinD1和PTEN的表达.结果 ①CyclinD1、PTEN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和45%,而在正常脑组织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和100%.从星形细胞瘤Ⅰ、Ⅱ级组,Ⅲ级组到Ⅳ级组,CyclinD1的阳
目的 探讨Cx26、Cx43在甲状腺乳头状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 检测5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及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nRNA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癌变过程中Cx26、Cx43在癌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mRNA的表达率低于正常黏膜组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x26、Cx43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联合检测Cx2
目的 探讨维生素K3治疗痉挛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64例痉挛性腹痛患者分为维生素K3组(治疗组)32例和山莨菪碱组(对照组)32例,对急性腹痛的患者分别立即给予维生素K38 mg肌肉注射,或山莨菪碱10 mg肌肉注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6%,对照组有效率75.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维生素K3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山莨菪碱组.结论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