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经常“坐没坐相”?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1wu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坐姿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但为什么绝大多数人还是更喜欢不良坐姿呢?
  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这样才够端正,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还是“坐没坐相”,喜欢歪靠、探身、翘腿等等不良坐姿呢?说白了,还是因为不良坐姿比端正坐姿更舒服。
  虽然我们都知道端正坐姿有好处,但说实话,真的不好保持,需要经常休息,拉伸、放松肌肉,调整姿势,站起来活动。
  而不良坐姿,更多的是靠舒适的大椅子(如沙发、椅子靠背),来充分支撑我们的骨架,节省肌肉力量。例如背部力量很差的人会喜欢含胸、驼背、弯腰、扣肩,而不愿意挺胸展肩;身体一侧力量弱的人,会喜欢向弱的一侧斜靠椅子,而不会向强的一侧斜靠;肚子太大的人,会喜欢靠卧半躺着的姿势,这是因为腹肌不能有效地帮助支撑身体重量时,腰部的压力就很大,而这个姿势可以帮助缓解腰椎的压力。
  正是由于这些不良坐姿可以缓解自身体重的压力,放松肌肉,减少肌肉热量的消耗,让人感觉更轻松,能够坚持较长时间的工作,所以,人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不良坐姿。
  还有很多腰椎脊椎病变的患者为了回避疼痛,也愿意采取不良姿势,只为了身体感觉舒服一些。如腰椎侧弯、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由于左右肌肉力量严重失衡,就会越歪感觉越舒服,可越歪脊柱侧弯变形就越严重,就成了恶性循环。
  端正坐姿够“正”才行
  端正坐姿有严格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正”字,必须够“正”才行。
  具体来说就是,头正不能歪,挺胸抬头下颚平,双目平视;双肩放平展开,不要耸肩、高低肩;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中线垂直;骨盆摆正,不能歪;髋关节呈直角90度,膝关节呈直角90度,双脚平放地面;双臂肘关节自然呈90度。
  简单地说就是:头正、肩正、脊柱正、骨盆正、腿正、脚正。
  端正坐姿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可难,需要专门的体态训练。需要颈部、胸部、肩部、背部、腰部、腹部等部位的肌群有效配合,有意识地控制脊柱,保持正位,稳定身体姿态。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哪些属于不良坐姿
  下面是比较常见的几种不良坐姿:
  1.歪坐:斜靠在坐位上,身体偏于一侧,肩歪,脊柱扭曲、侧弯。
  2.前探:身体向前,弯腰、驼背、含胸、扣肩、探头,易造成颈椎、腰椎变形。
  3.“出溜”:上背部靠坐在椅子或沙发上,身体向下“出溜”,双腿伸开,成靠卧姿势,感觉很舒服,但脊柱变形严重。
  4.叠腿:俗称“二郎腿”,即一腿搭到另一腿上,半个屁股在座位上,整个身体成S型歪曲。此姿势对膝关节、髋关节、脊柱都有不良影响。
  这些不良坐姿在生活中很常见。采取这些姿势时,人的身体骨架靠椅子支撑,身体在座椅两侧交替承受体重,双腿也交替承重,的确会让人感觉舒服些。但不良后果就是造成身体骨骼、肌肉力量失去平衡,影响骨骼发育,造成关节、脊柱变形,肌肉劳损,甚至骨科疾病,其中最多见的就是各种脊柱变形,如下图所示。
  从下图更可以清楚地看出,端正坐姿和不良坐姿时,人体骨架有巨大的差异和变化。
  一旦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想纠正回端正坐姿,会很不适应,甚至疼痛不适,难以坚持。
  
  为什么保持端正坐姿很困难
  骨骼肌的功能是保护、支撑骨架,控制骨关节的运动能力;而保持端正的体态、姿势和运动能力,有赖于肌肉的能力。
  端正坐姿需要肩背部和腰腹部肌群力量的平衡配合。要保持身体的端正坐姿,最少要有颈部肌群、胸肌、三角肌、肩袖肌群、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臀肌、腹肌等肌群的参与,所以,这些肌肉的能力至关重要,要获得这些肌肉的能力需要进行相应的锻炼,需要一些专业的指导。有些动作比较简单,在家就可以进行,有些则需要借助一些器械才能完成。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就被要求头正身直的坐姿,甚至被要求双手背后,这样还不算是端正坐姿的训练吗?
  问题是,有多少孩子能够坚持这样的坐姿呢?端正坐姿不算靠教育能教出来的,也不是靠毅力能坚持的,它需要身体肌肉能力的科学训练。很多孩子在小学时就缺少基础的运动和锻炼,运动能力在下降。目前,中小学生伏案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压力过大,每天不能保证足够的时间去运动。调查显示,以拉过下颚为标准的引体向上,体育学院的学生接近50%不能完成10个,对于其他学院的学生来说就更困难了,有的同学仅仅能做3个,这种状况怎么能够拥有强大的肌肉能力呢?
  其实仔细想一想,学生们课堂学习和身体锻炼的时间严重不成比列,其中真的有太多的无奈…….在长时间的坐姿学习中,任何人都无法保持端正的坐姿,只有使用不良坐姿,才可能坚持下来,这就造成不少人从学生时代就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未来便可能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或疾病。
  今年9月,教育部出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执行,这真是一个好的开始。
  从现在开始,别总坐着了,投入到锻炼中吧!
  北京市体育局运动康复专家 周琳
其他文献
研究发现,拥抱对于老年人不仅仅是礼仪行为,还有利于健康。  研究人员在经过对500多位老人的临床试验后发现,拥抱4次以上的老人其器官的健康指数明显比4次以下的要好,身体显得更加健康。  研究者称,拥抱时动用了多个感觉器官,视觉、触觉、手臂的运动都能激活大脑的兴奋细胞,最明显的是降低血压和促进血液循环。研究人员称,一天有4次这样的拥抱,像吃了4次天然补药,效果远超多数化学药物。(《搜狐网》)
一项科学研究表明,为了保持身材,最好避免长期在电脑前快速进食营养不均衡的食物。  研究称,长期快速进食会增加体重上升的风险。这种饮食习惯常常会导致饮食不均衡、缺乏营养、腰增加以及胆固醇升高。  研究进一步指出,在办公室吃午餐不仅不利于保持体型,同时也有害健康。在办公室快速进餐,就不能兼顾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经常吃三明治和其他快餐会导致VC和VE缺乏,以及缺少矿物质和纤维。(《中国新闻网》)
一项研究发现,甜味汽水饮料会加快机体老化过程。  研究者称,喝甜味汽水时,我们机体在承受着双重压力。其一是这种饮料本身就会造成新陈代谢的紊乱,引起肥胖。其二在于大多数这种饮料中特有的成分会对细胞的老化产生影响。  该结论由一项有5000名志愿者参与的研究证实,所有志愿者年龄均在20至65岁之间,且在新陈代谢、心脏和血管方面都很健康。经过定期的测试和研究,专家证实,经常喝甜味饮料会加速人的细胞老化。
种种不规范终于导致了“收个快递也夺命”。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居民因收快递而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同时还有多人出现中毒症状。据了解,此事缘于氟乙酸甲酯作为快件投递中发生泄漏,污染了其他快件。该事件发生的过程可谓层层违规:发件企业不告知发件物品是什么,收寄公司不严格验视,快递公司明知物品有问题还投递。  快递有毒  2013年11月29日,家住东营广饶县大王镇居民刘兴亮在收到网购的一双鞋子几小时后
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常吃汉堡的青少年,认知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常吃汉堡、薯条和精加工肉制品以及爱喝软饮料的青少年,反应时间、智力水平、学习以及记忆能力都比其他孩子稍差。食用较多水果和绿叶蔬菜的青少年们则有较好的认知功能表现。  研究人员说,这可能与绿色叶菜中所含有的微量营养素有关,它们有助于增强认知功能。而煎炸食品和红肉中的欧米伽-6脂肪酸可能会影响到孩子认知功能的发育。(《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基因组织控制大脑中的血清程度,从而决定了人类的情绪。  据悉,短基因组织容易抑制荷尔蒙,从而唤起人类沮丧情绪,而长基因组织的人更易情绪高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法、英、美人总是被指爱抱怨、脾气暴躁,因为他们的基因组织生来就相对较短。而丹麦人由于有着最长的基因组织,所以他们高居乐观榜首。  研究者称,基因并不是决定人类乐观程度的唯一原因。年龄、肥胖程度、婚姻、工作状况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2008年7月的第一周,300多名年轻人从世界各地相聚在巴黎,这群年轻人可能代表着世界上能够保护地球天然资源并避免潜在灾难性气候变化影响的最大希望。他们就是入围2008微软“创新杯”的决赛选手。  “创新杯”(Imagine Cup)是微软公司鼓励学生团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用科技手段解决世界上最棘手挑战的一项全球赛事。 “创新杯”在迈入第6年之际,吸引了来自全世界124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万名学
如果你认为牛顿只是个研究苹果和重力的家伙,那你就错了。  威斯敏斯特教堂墓碑上的拉丁文题词——“很庆幸,曾经有如此伟大的一个人存在”是否给了你些许暗示?  牛顿出生于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家庭,最终成为了一个博学的人,但他创造的奇迹,远不止是发现了万有引力。  他无穷的好奇心让他探索各种问题,也成就了他许多不为人知的发明、发现和一些传奇理念。  牛顿对知识的渴求使他有众多的科学发现,但是也使他至少走了
英国科学家指出,大多数肥胖症患者都有因摄取劣质和低营养食品而造成的营养不足状况。  专家表示,在美国仅有11%的公民体内膳食纤维量达标,且只有5%的人体内含有从食物中获取的人体所需的钾。这表明,医生们需要对营养不足现象高度重视,而不再是仅仅关注体重问题。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有些食物如披萨、炸土豆、饼干等含有大量卡路里,但是其中有益的营养物质并不够,就容易导致营养不足。(《腾讯网》)
20位大军区级将领履新,这是习近平执掌军委以来最大规模的将领调动。中新网援引香港《大公报》消息称:“此次调整力度最大的是空军。”并称:“与空军清一色调整军事主官不同,海军的调整则全是政治主官。”  从大军区级将官调动,可管窥解放军未来的治军思路,以及作战模式的发展方向。比如新任空军参谋长麻振军少将、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张义瑚少将,都是现时解放军为数不多的“60后”副大军区级将领,也都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