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抗击瘟神的日子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ma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那是上世纪的1958年,是共和国的青春岁月,也是我们这些军队卫生工作者的青春岁月。
  昆明军区血吸虫病防治大队是在第一时间以最迅速的方式组建的。全大队的封闭训练从一个夜晚开始。那时,我才真正开始接受血吸虫病的知识。其实全大队没有一个人实际接触过这种对人危害很大、对人畜传染都很快的疾病。血吸虫在人的肉眼很难辨出的极微小的钉螺里成活,形成幼虫,通过人生活和生产都无法离开的水,钻人皮肤后,进入血管,在各种器官中作乱,使之犯病,甚至死亡。
  那夜,大理的月亮亮极了。透过纱帐和窗玻璃望出去,更是朦朦胧胧的。而风是那么有气势,它欢吼奔腾着,仿佛鼓满了我的心胸。我知道,我已经置身在著名的“风花雪月”中……
  次日又是迎着明月早起。但是,不许外出,一直整装待命。直到大队长乘着他那辆美式小吉普返回,才知道政府分配给我们的疫区是疫情最重的弥渡县。我们必须原路返回,进驻弥渡那个以亮汪汪的月亮、流淌不尽的小河著称的诗意一般的地方。
  “我们既然走进这神魅的月光,我们决然要让月亮更明亮。”这是在弥渡的第一个夜晚我在手记上写下的诗的灵感。
  到处是小河的弥渡的月光,像水洗过似的美好。然而,从处处河岸的细密草丛阴湿处,大都能寻觅到钉螺。疫情显然是严重的。我们可以不下河,但农民怎能不接触水?
  粗粗地了解,我们便知晓:血吸虫病是弥渡的一大灾患,稍稍留意便发现一些因病患腹水而腹胀若鼓的人、不能生育的人,骨瘦如柴、面黄肌瘦者更多了。有村寨真像在我们光荣完成任务后,伟人毛泽东在浮想联翩、夜不能寝中写下的《送瘟神》描述的那样:“绿水青山枉白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薛荔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面对惨状,许多人流下了热泪……
  后来我才知道,大队长朱宝玉主动向政府要求到疫情最重、病员最多的地方来。他决心带领全大队把人民解救出苦海!
  他的决心,转化成全大队每个人的责任与热情,大家都请求到最艰苦、病人最多的地方去。在县城集中的几天时间,出现一个请战热潮。同时在实地进一步完成掌握了血吸虫病的知识。还完成了一个必须完成的技术准备:我们的化验员严重不足。当分解成几十个血防小分队散布到村村寨寨后,每队都必须有化验员,但是全大队仅仅有两名化验员。
  尽快掌握化验技术,每个人都必须学会操作显微镜,起码要能镜检血吸虫卵。我就是在那时正式掌握了显微镜检验技术的。后来,在医疗点上,我和一个女护士长还在煤油灯下成功检验了血吸虫卵。不漏过一个病人,漏过了便成为传染源,留下后患。因此,前来就诊的每个群众都要做大便检验。
  在医疗点上,我们每天清晨两人一组,顶着星星,踏着露水,披着晨雾,翻山越岭,跨涧过溪地去一家一户地收集每个人的粪便。既便下雨打雷也不能间断……
  记得在一夜大雨后的泥}宁山路上,我和一位女军医前往山腰的一处彝家寨子,两边的小树林雾很浓,显得阴森森的。突然一声响动,一条大蛇从高处落下迅然钻人旁边一个深坑里去了。
  素来胆小的年轻女军医在惊吓中滑倒了,眼看就要滑到坑里去了,我急忙伸手用力拉住她的手。惊魂失魄中她已经软绵绵的了,半身悬在坑里。我使尽全身气力把她拖抱上来,我们都成泥人了。看着对方一脸泥点,好一阵笑。
  从彝家山寨逐门逐户收取人的大便回返医疗点的路上,下雨了。好在我们带了雨衣。首先要遮挡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那些用菜叶、树叶、报纸、旧布包起来,又在小纸片上注写了各人姓名的粪便。它们是臭不可闻的排泄物,可是现时却是重要的检验标本。正是根据检验结果,来决定入院治疗人员的。我们用雨衣遮住装着一包包粪便的竹筐,自己淋在雨里。即使我们滑跌了,也不能让粪便有一点损失,也不该让雨淋着它们,那样会影响检验质量。
  远远近近,每个村寨都要跑许多次,总有人便秘,总有人忘了交留大便,还有人根本不愿交,说自己没病(有已感染而未发病状的人,真的与健康人一个样),或说实在不好意思把屎交给这些干净漂亮的姑娘。这时,我们要登门坐到火塘边去,一次次耐心地说那些说过一回回的道理……
  在那些突击检验大便的日日夜夜,我们整天与臭味作伴。
  当时不可能有很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条件好些的医疗分队占用了学校或祠堂之类地方,大多数仅能像我们这个点一样,借用宽绰农户家院。我们小分队在一户富农人家院内工作和生活。这自然是因为这家“阶级成份”高的人家住房比较宽敞。我们整整占用了他家四合院的近一半房子。条件所限,工作间便是宿舍。我住人大门左手楼上外间,里间是两位女护士。显微镜就置于我们这里。没有床,铺上稻草垫子便是我们的床铺了。由于要在这里施展显微镜检验,里外间桌上窗台上便摆满了大号量杯、各种玻片、试剂等等各种必需用品。
  每天收集来的大便,作好登记及标签,并仔细查对各村寨居民名单——遗漏未送检的次日要前往追索。然后一份份稀释、沉淀、涂片、镜检、准确登记结果……楼下天井屋檐下到处是竹筐竹箩,里面是待检的大便。几只大木桶里盛放着稀释或已检过的粪液,这些废物经仔细消毒处理后,要倾倒到大门外厕所内。有时显微镜检查要一直持续到晚上,那只有在油灯和烛光下进行。当时,全县仅有县城和驻防当地的14军炮团晚上有电,电力好像也只供到22点前,有时还没有。我们医疗点在的小山村,很多人家靠燃点松明柴照明。那时能点油灯的人家是富裕的了……
  在昆明时,虽然大都未婚住集体宿舍,但是都在都市的军队高级医务机关,生活条件很好,甚至比一些部队机关还好。像我在的总门诊部一直占用的是旧官僚的公馆。一下来面对这黑灯瞎火地方的24小时的“厕所味”,真难受极了。
  这种人人心灵深处都有的难受情绪,没有谁说出来过,连半点皱眉头的表情都没有人流露过。我们全都自觉地把它埋藏在心底,以高昂的情绪面对任务,互相提醒:这是一场战斗!
  那些难忘的日子,我们都生活于一种崇高的感情之中。一个人,当他的精神完全被一种远大理想照耀,为一个具体目标去自觉奉献的时候,他的心灵是充实的,在充实中生发起不竭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跨越一切障碍。   吃饭都有障碍。第一次在这种环境中吃饭,我呕吐了。当然不能在大家面前吐出来,我强忍着,稳稳起身,装作没事地离开,然后急步奔出大门。好在这段路很近。我在门口那条小溪边,把胃里的东西吐个干干净净……
  后来,我发现全都这样吐过。但是,大家都是躲过别人去吐。
  为吃饭,我们专门开会,结论当然是:为了干好,必须吃饱,决不能让身体垮掉!当吃饱为干好成为任务时,心里便踏实了,只要不是下雨天,我们干脆到大门外去吃饭。小溪流垂杨柳,小路两边是长满庄稼的梯田,高高蓝天白云柔柔。如若晚饭吃迟了,弥渡分外美好的月亮已经升起了,这自然是一次“月光宴”……
  二
  极为壮观宏大的治疗开始时,我离开了十分留念的小分队,奉命调到驻于红岩乡政府内的大队部了。当时的红岩,除了从昆明直通下关的公路边,仅有两排旅馆饭馆及几间日杂用品小店。有一条单行车道进入红岩街上。红岩街,真的仅是一条直直的小街,路面由青条石铺成,长年人马踏行踩得光光滑滑的。这宽不过丈余的小街两边是云南许多地方都可见到的民居,平屋或两层楼房,临街多建成铺面样式,有低矮的柜台买卖物品,侧边有小门出入,后面或有小院落,便是住家了。平时小街很安静,铺面也大多不开,唯有“赶街”天便热闹起来了,四乡八邑的汉、白、彝、回等各民族群众都涌来作买行卖,人挤得走不开。“赶街”是云南土话,傣族称“赶摆”,就是北方的“赶集”。
  “赶街”天,散布于四方的小分队的军医和护士们也是要派人来的。任务繁重,虽无命令却也完全取消了任何假期,许多时间连洗衣服的工夫都没有。派来赶街的军医护士要完成多重任务:都是自己做饭,得采购生活必需品,细小到肥皂、牙刷、卫生纸之类;到大队部取走邮来的父母家书、爱人情书和订阅的书报杂志,同时为需要往家里寄钱的战友到邮电所办理汇兑,我们的到来使这个安静的邮电所的业务量增加了几十倍。来人当然还要趁时送报表、反映情况,许多时未见的战友们聚集一起总要欢叙一番,交流经验,叙叙友情。
  每逢“赶街”天,朱宝玉大队长总要嘱咐大队部全体人员作好热情接待的准备:整理好各小分队需带回的书报文函信件等等,烧好茶水备好消毒过的杯盏,备好客餐,还着意多加一两个菜,许多小分队来人都要在大队部吃午餐。朱宝玉本人则要和每一个来的军医护士谈话,详细了解情况,仔细交待注意事项,并解决他们点上的一些困难,我们每个人了解到的各种情况也要汇报给他。
  所谓“大队部”其实没多少人,除朱大队长外,有一位政治军官,一位行政秘书,一位司药统管药品器材,两位财务人员,三位男军医为钉螺调查组普查全县钉螺分布情况,一位司机管一辆战争中接受的美式小吉普——这已经很不错了,当时有的将军也还乘坐美式小吉普。我是最后调入大队部的。一直完成着文字秘书工作。我们全为男性,挺精干的。
  我曾经和钉螺调查组一起,走遍了弥渡的山山水水普查钉螺,查这种血吸虫病的帮凶,是件辛苦又细致的工作。它比小米还小,躲藏在阴暗草丛的泥土里。我们清早吃过早餐后出发,戴顶草帽,挎包里装两个大馒头,背一壶水,便出门了。沿着确定的方位,以一定距离一字排开,仔细查过去,重点是溪沟边和田埂旁及阴湿处。查到钉螺,便用镊子捕获放入纸袋,作好记录,带回去检验,以确定灭螺地点及方法,与县政府的“血防指挥部”协调动员群众来完成。这是与农田改造配合进行的,很有成效。旧中国猖狂于世的血吸虫病为什么能在两三年内被基本消灭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切断了病源传染给人的唯一通道。
  当时,虽有职务之分,但是全都打乱了职责界限,谁都是医生谁都是护士、化验员,甚至后勤保障人员。全大队都如此。我就不止一次地往小分队送药品,那都是成箱的药,往肩上一扛就走了。再重你也得扛着安全送到。天再黑你也得不能摔坏了。它不仅有价,还是用来救命的呵,有的药是小分队立等急用的……
  一次深夜,天下着细雨,我往一个距离不近的点上送一箱天亮急需使用的药,半路上手电掉到河沟里了,只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地里深脚浅脚地走,滑跌了好几跤。每摔一跤,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药箱,身上跌肿跌痛出血都不在意了。后来,雨下大了,便干脆脱下雨衣,严严裹起药箱。到达设于一座古祠堂的医疗点,我已经是泥人。那时天快亮了,不愿惊动人们,也没衣服可换,我找了草堆,盖上湿雨衣,倒头便睡着了。第二天,这箱药派上了大用场……
  我们大队部驻扎的红岩乡政府在红岩街的正中段,应该说是整条街子上最好的一所房屋了。它呈四合院,气派的大门进去后,是三坊一照壁,两层转角楼房间很多。这当然也是没收的旧社会大户人家的财产,我们进驻后,占用了大部分房间,很支持我们工作的乡党委和乡政府搬到楼下,仅用了很少几间房子。青石板铺砌的天井里有一张很大的大理石桌子,四面有石条搭成的条椅,我们常围着这张石桌进餐和商量事情。已经没有时间很正经地开会,常是很紧急地商量或接受命令后,便分头积极地去处理。当然也不需要自己做饭,乡里为我们请了一位能干的炊事师傅为我们做饭,一日三餐口味颇佳,且都是四菜一汤。当时物价便宜极了,一个月下来结算伙食费才六七元钱,那时我50多元工资,真可算很宽余的了,记得当时街上的糖煮鸡蛋才卖4分钱一个……
  乡政府负责与我们日常联系的是一位回族女副乡长,叫马贞秀吧,她可能年龄不到40岁,但是因为染了血吸虫病,身体消瘦极了,又多显苍老。她家里还有别的病人,自身的不幸遭遇使她深深明白消灭血吸虫病的重要,因此,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热情支持。记得她请小学教师在街头街尾和公路上,用石灰在墙上书写了多幅“消灭血吸虫病!”的大标语。
  在调查钉螺的山野路上,我们还看到这种大标语,被用红色涂料写在笔陡的石崖上,或者干脆以白石料镶嵌在青绿的山坡,一个个白亮亮的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它映耀出,人民群众一定要摆脱病灾出苦海的坚定决心!
  每走到这种大幅标语前,朱宝玉大队长常常驻足良久凝视着,虽没说话,但是人们可以感觉到他心灵里起伏的情感潮汐……   后来,他把人民的大标语,扩张了,成为全大队的决心。在每次讲话和与人谈工作他都有这么一句话:
  “以战斗的姿态,消灭血吸虫病!”
  他还常讲另一句话:
  “我们是人民解放军的血吸虫病防治大军,既代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执行神圣使命,更代表军队完成任务,一定要发扬人民军队热爱人民、为了人民的光荣传统,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以拼命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为国旗、党旗、军旗增辉添彩!”
  记得一次晚间,在乡政府天井里,大队部全体成员列队集合,朱宝玉面对大家讲这番话时,月色正浓,月光熠熠洒落在他脸上,沐着月色,他情愫酣浓,我们也心涌热血。月光下的青春,汇成一种浓烈的诗情,它是一种青年军人的精神力量的展现……
  院落里有一株木本夜来香。太阳全部落下后,它便让长形的细管状的白色花瓣张开来,尽情得无一保留地倾吐出全部浓得化不开的馨香,美了一个夜晚,美了整个月亮,我想,它也美了我们这些青年军人的纯净青春……
  这时我会想到,那些分布在山山水水间的小分队的年轻战友们,一定也会在蓬发怒放的各种各样的盛开于弥渡大地上的鲜花旁,享受着同一个月亮,感悟着青春光华的美丽,用年轻的生命去燃烧太阳…
  很有意思,同在一地,最远的小分队也就距离10几公里,但是,在那些日子里,我会很想念那些散落四方的战友们,尤其是月明星稀的夜晚……
  三
  就在即将开展大治疗的时候,朱宝玉大队长却出事了。
  军区急召他返回昆明参加一个会议。他乘着那辆小吉普车顶着月光急驶回昆。司机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从没出过事故。但是,在已临近昆明,大约是安宁附近,却突遇一辆占道拐弯的大车急驶而来,眼见要两车相撞,那将是车毁人亡,在躲闪不及中,司机眼疾手快地打过方向盘,车,直翻下侧边的坡坎……
  朱宝玉其实是一直睡眠不足。重任在肩、高度责任心驱使下的全大队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能够睡一个安稳觉。从大队部到每个小分队,还要担负呼之即往的各种各样的急诊。不管什么时候,人民有请,马上背上药包,走多远的路都得前往。既是医疗队,当然不能只治血吸虫病。
  就在头天晚上,我和另一位军医,随朱宝玉去急诊过一个病人。归来后,天空已现曙色,草草休息一下,他又连续做了两台手术。这是事先排定的,他不愿让病人失望苦等,决意照常进行。这位在战争中锻炼出来的野战外科专家开胸剖腹都极熟练。他的手术是很漂亮的。他切除阑尾有时只要一两分钟,病人还没感觉便结束了。这天他还在手术台上时,通知他开会的电话打来了。电话是我接的。
  脱下手术隔离衣,仅饮了一口水,他便登车上路了。他对司机说:饭到路上吃……因此,翻车时,他正在车上熟睡。司机大叫了一声,叫声未落他已被抛出车外去了。他的腰摔在一处土坎上,背部、脖颈及四肢都有伤。尤其是腰伤得不轻。
  司机也受伤了,伤得比他还重。
  他们互相召唤着,挣扎着用力撑起身体,互相走到一起,互相挽扶着,奋力爬上坡坎,好言拦住了一辆过路车,回到了小团山59医院。
  他们当然被立即送入病房接受治疗。
  从战火硝烟中走过来的朱宝玉,历见过太多的伤血牺牲。他在战火中救过许多战友,他白己就负过伤,还在负伤情况下勉力抢救伤员
  从战争生涯中培养起来的那么一股坚强性格,使他没把眼下的这点伤痛放在心上。
  他惦念着前方。和平时期也有前方,那就是能够升起亮汪汪的月亮的弥渡,那里有日夜奋战的亲爱的战友们。
  他仅在病床上躺了两天,就不顾首长们的劝阻和临床军医的坚决不同意,以及他满头白发的老母亲的眼泪,便执意带着伤痛重返前线。
  临行前,他握着在我们总门诊部任护士长的妻子的手说,妈和孩子就交给你了……
  大队长出车祸的消息,从电话传来后,大队部当然一片紧张。记得,我们连夜开会,互相安定情绪,决不因此使T作受到任何影响,要更紧张细密周到地考虑一切,使全大队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
  那两三天时间,连平时吃饭间常有的几句笑谈都没有了。我们并不太了解大队长的具体伤情,这样人们又常会把事情想得严重。
  因此,当他在月光下卡着腰一步一挪走进院落时,人们都大吃一惊……
  他草草吃过一碗面条,便叫点燃汽灯,传达过该传达的事情后,便立即让大家汇报近几日情况,随即研究下一步工作了。
  那些日子,尽管行动不便,他一边治疗,一边指挥战斗,解决各种问题,还要应接各种慕名前来求诊的患者——不知怎地,已经传扬开去,说解放军的血防大队的大队长,手术做得好极了……
  尽管在大家强行劝说下,他不得不减少活动,并老老实实卧床休息了两天,并接受治疗,但是,稍一好转,他便执意要到各小分队去视看病情了,谁也挡不住。
  各个小分队都会见到他的身影。许多人并不知道他是怎么来的。当时,交通并不便利。有车也开不进去。有时仅能坐马车。更多时候他只能上坡下坎走着去。伤痛,使他常常走得满头虚汗,坐下喘口气,便又上路了。
  大家都明白,在这种高度分散情况下的执行任务,他既担心完不成任务,又担心大队全体人员的安危冷暖,尽管大家都是军人,但是很多人并没离开过城市,一些人只是离开军医大学刚走入医院的“学生兵”。他更担心,在大治疗中引发医疗事故,使人民群众受到灾难,对军队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记忆中,他因为日夜操劳,在那些日子,连续两次晕倒。有一次是很危急的,大家抢救了很长时间,他才苏醒过来。
  更难忘的是,有人提出要处分翻车的司机,也有人提出要撤换这个司机,这两条,朱宝玉都不同意。他的态度很坚决:不给处分,也不撤换。后来,他还与司机谈心,叫他放下思想包袱,继续开车。他回来时,就让司机留在昆明一边养伤,一边督促把车修好。司机是开着修好的车归来的。   四
  我这一生,从没见过那样声势浩大的为消灭一种疾病而集中治疗的大运动。“大运动”没人这么叫过,是我找不到别的词句而今的一种生造。
  弥渡这个美好的地方,却是血吸虫病的特重疫区。检查结果,病人真是太多了。有的全村染病。有的全家几代染病……
  若要按常规治疗,那将拖延时日不说,还会出现前边治着,后边未治者继续传染着,治好者回家接触什么传染源可立即再被感染。农民当然不是医生,农村也不尽同医院。
  最好的办法便是集中突击性地治疗。病人大体在一个短时间同时得到治疗。便同时集中管理。治好一个离开一个。这样,便于切断传染源,便于高效地取得消灭病患的成果。
  这样做,当然对每个小分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一个人同时担负几十个上百个病人的责任,而且要有更熟练的更完整的技能,要敢于战胜可以想见的困难,连续作战。
  当年还没有今天这么便捷的治疗血吸虫病的手段:口服药片。当时仅能往静脉里注射针药,而这种针药是具刺激性的,一旦漏到肌肉皮肤里,会很疼,有的还会溃烂。更严重的是,它还会刺激心脏,造成激烈反应,会导致死亡。医学上称作“阿斯二氏综合症”。它症状发作迅捷,有的针管还未抽出,病人便已倒于桌下死去。因此,治疗血吸虫病有个允许的因药物反应引发的千分之几的死亡率。对付“阿斯二氏综合症”的办法,除了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外,便是在反应症状发生的第一时间里,最迅速地注射阿托品。当时治疗血吸虫病的最有效药物叫:酒石酸锑钾,而注射它后若发生危重反应最有效的药物便是同时往静脉和肌肉里注射阿托品了。当然还辅有其它给药措施,如给予镇静剂等等。
  朱宝玉大队长不管那个合理的千分之几的药物反应死亡指标,他提出来的指标是:不管治疗多少病人,都要以军人的荣誉和品质作保证,争取不死一个人!
  令人称奇的是,这个指标我们达到了。全大队在弥渡医治的病人恐要以成千上万计数。到底确切数字是多少,而今我已无法查对。都已消失在逝去的岁月中,我心里永志不灭的是当年我那些像我一样年轻的亲爱战友们的永远都鲜活的身影,和他们创就的历史不泯的让弥渡月光永远明亮的不朽业绩……
  那是多么壮阔的入医院接受治疗疾病的场面呵!
  四寨八村的农民,是打着红旗,抬着大标语,敲着锣,打着鼓,欢笑着走进各个医疗点的。当然有严重腹水患者走不动了,是抬进来的。红旗上,标语上,村壁上,甚至每家人的门坊上,到处都写着: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
  到处是医疗点。病房就设在学校、寺宇、祠堂、坝场,甚至设在露天竹林间搭起的篷屋里,离医疗点近的人家亦就变成病房。全寨人一起来治病,几代人一起来住院。全家人一起来就医。伙食各人白行解决,因此一些人家连锅碗都搬来了。有的干脆几家人组成一个伙食团由一个做饭省事。更省事的是一村一寨临时成立一个伙食团,几个能干的妇女便包了全村人的吃饭问题。
  我们这些年轻的军队医务工作者当然沉负着迎头而来的压力。这种压力,重若干钧。
  拒绝可引发死亡的阿斯二氏综合症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怎么才能既躲过它而又完成治病呢?因为谈到它人们常色变于容。当时一位从地方请来的教授在小团山给我们授课时曾满脸严肃地说:
  “……治疗血吸虫病是一种专门的学问。我和它打了多年交道,还没摸透它的脾气。你们千万要注意:一次注射过程绝不能少于8至10分钟。一定不能快,否则就要发生危险。那种阿斯二氏综合症,真是太可怕了!”
  如果仅仅治疗少数病人,即便一次注射过程需一个小时也无所谓。但是我们面对的是成千成千的病人呵,而我们的医护人员都只有两只手,一天也不会变成25小时……
  朱宝玉和许多军医一起想到: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大胆而科学地提高注射的速度。大胆就是必须跨过这个禁区,人们以自己的身体作试验,亲身感受药剂进人身体的反应。科学,就是每一次注射都认真细致周到地做好抢救准备,注射完后,一定有人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一旦发现不良症状立即采取措施。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从心理上打消病人的恐惧,让每个病人都建立乐观的精神状态。
  需要增加一些具有粗浅卫生知识而又具责任心的初级护理人员。于是,许多临时召请来的汉、白、彝、回族姑娘,加入进来。经过紧张有效的培训,她们担负了许多事务工作,甚至懂得观察病人的反应。
  这样,我们的医生护士们便全力投入治疗。职务分工常常被打乱了。军医护士都成了静脉注射能手,都成了抢救毒性反应症的行家。
  昆明军区血吸虫病防治大队创造了被人们称为“快速注射法”的奇迹。它用综合预防的方法跨过“阿斯二氏综合症”设置的禁区。从而把一次注射过程从8至10分钟时间缩短到几十秒钟,死亡率为“0”,这为大规模地接受病人完成治疗,创造了条件。
  而那些参与到我们这支充满青春活力的队伍中来的各民族姑娘,不禁多少次为这些忘了自我全心投入工作的优秀军人而落泪。同时,她们还走进了一个生活的新天地,还学到了医学技术。
  一个月光洒满竹林的夜晚,我踏着月光,走近一个医疗点去了解最新数字。病人都熟睡在用竹篱竹顶搭成的竹棚里。我知道我们血防队的人是不歇息的。很多人日夜工作熬红了眼睛。既是深夜,也要防止有阿斯二氏综合症发作,随时准备抢救,夜晚找到每个点都有小马灯,便能见到战友们
  马灯前,是在女军医中很出众的王曼玲。她正带着一位彝家姑娘值班。两个人正在轻声说着话。手里还做着棉球。
  我听到彝家姑娘动情地说:“告诉你,姐姐,我一定要像你一样,成为我们寨子里的第一个女医生……”
  王曼玲显然动情了,她抬起眼睛久久望着眼前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深沉地说:
  “你会的,一定会的。到时候一定要告诉我……”
  我停住脚步,不愿去打扰她们。那时候,我们有一个愿望,要为每一个村寨留下一个懂医识药的卫生员,以改变农村的卫生面貌。   五
  是的,该重重地记记在心灵里不会泯灭的女军医了……
  一句古老的话是“战争让女人走开”,然而,军事医学行列从来没法让女军医女护士们走开,即使在战火硝烟中,她们也以美丽而坚实的灵与肉承受着重负和牺牲。在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里,有多少她们的传奇故事,13岁就步入军队医校从少年时起我便知道,她们真的像女神一般受到战友们敬仰。昆明军区的前身是陈赓大将统领的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在这支百战百胜的钢铁大军里,就有一位曾与朱宝玉一起出席共和国首届全军战斗英雄大会的“战火青春女神”,我不会忘记美丽的她叫马海莲。她的英勇抢救战友的故事曾无数次震撼我的心灵。
  后来,在军区后勤部那大观新村大院里,我曾许多次见到马海莲。我原以为她是一位老大姐,没想到她却那么年轻,而且那么美丽,是那种清秀文静的美。我不可想象,她那柔弱的身体,怎能经受残酷战火的锤炼,怎能完成那些舍生忘死的英雄壮举……
  每一次见她,我都要崇敬地双手紧紧握住她那纤细柔白的手。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呵:所有关节都变形了,很难弯曲……
  艰苦的战争岁月,在冰天雪地中,她砸开冰层,冒着寒风飞雪,一天又一天连续不断地在冷得让人全身发颤的水里,不停清洗血污的纱布敷料、被套床单、伤员的衣裤……
  她在献出一颗赤心的同时,还献出宝贵的健康……
  一种精神,像一条不衰不竭的溪流,默默地流着,流着,流进新一代的心里,流进我们心里,流进王曼玲的心里。
  王曼玲是中心小分队的头。忘了是否有过“中心小分队”这个称谓,实际上她和她的战友们担负的就是这个任务。她这个小分队与大队部同驻于红岩街上,只不过他们不住乡政府内,而在街上另一处很近的地方,负责乡政府所在地的防治工作,虽然人口相对集中一些,但是工作量大,因为人口多而杂,流动性大,而且还要负责四乡八邑赶来瞧病的患者,人们总以为在乡上的军医总比在村寨的要高明些。朱宝玉上手术或看病也由他们辅助。乡亲们自然不知道,有很大能耐的科主任就在村上。
  这么说王曼玲可能很有资历吧?其实不是,她当兵入伍时间绝对没有我长。我是1950年秋天13岁入伍的“红小鬼”。她应该是1952年以后高中毕业投考军医大学的。毕业后分到昆明军区59医院,还没工作几年。
  然而,这个江西姑娘好像天生是优秀的。干什么她都干得十分出色。进入军医大,她各方面都跑在前列,毕业时,她的肩章就比别的同学多一颗金星。到59医院,很快她就独挡一面了。有趣的是,代表昆明军区当运动员参加全军运动会,好像参加的项目是赛跑,她竟还跑出了高名次……
  选她这样一位仅比我大3岁的姑娘做中心小分队的头,朱宝玉自然是做了思忖的。她承负着比别的几十个分队大得多的压力。
  许多事情,都是由王曼玲她们先做试验、先取得经验,才推开去的。像粪便检查的快速进行、“快速注射法”、抢救阿斯二氏综合症的完整方案,等等,王曼玲都完善而科学地总结出经验。
  她的字写得很流利,很漂亮又很有个性。她的每一份在弥渡的月光里、油灯下写的文字材料,都是很耐看的。她写字也属于优秀体。
  当我看着她整理的那些文字缜密、思维精确的文字材料,赞扬她“写字也属于优秀体”时,她告诉我她的母亲是教师,从来就对她要求严格。她也就养成不马虎的个性。
  记得是一个很难得的闲时的夜晚,就在竹林边、月华里,她说:
  “人都成就或成熟在压力中。读小说和唱歌对一般人来说是轻松而又快活的。然而,对于一个作家和音乐家来说,很多时候,他们的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白由和轻快的东西,是以常人不可想象的压力而创造的。也就是,任何创造都是伟大努力中的收获。”
  这样很有思想力度的话,我至今没有忘记,是因为我想她是着意用来激励我的。她知道我总在小本上写点什么,说不定还看过我发表在昆明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出版的《部队文艺丛刊》上的一些诗作(对此年轻的我羞于向战友们提及)。我不愿暴露我想当作家的愿望。但是,没法瞒过聪慧的她。也可能谈话只是她的一种自我人生感悟。但是,不管怎样,她的话当时确是很深地震动了我的心灵,我仿佛知道要有更艰辛的努力和拓进,才能完成我的人生追求。
  我一直喜欢和她接近,直到回到昆明还这样。就像一个弟弟喜欢听姐姐说一些很能引发内心思考的话……
  那个夜晚的谈话,也完全应兆着当时她肩上的重任。她的小分队收的病人一直是最多的。记得第一批入院治疗的病人就上千数,而她们全队只有9名工作人员。9比1000多,这是一个多么悬殊的比例呵。
  每一天都是战斗。每一天都是奉献。每一天都是劳累得完全不想吃喝但是还得吃喝,完全不想走动但是还得走动,完全不想欢笑但是还得欢笑。因为你面对的是病人,你必须给他们信心和宽慰,他们把你当作精神的寄托和生命的保护神。你的一点点微笑都会给他们一种信念的唤醒……
  试想想:仅仅是从日出开始就进行的为一千多个病人的静脉注射,而这种注射又时时防备生命意外事故发生,随时做好抢救准备,这,就是一个多么巨大的精神压力!
  “争取不死一个人”实际上已经演化成了“保证不死一个人”。这,又是多么大的压力!
  领导和战友们的眼睛白然地盯着她,希望她出成果、出经验、出事迹,连《国防战士报》特派下来的采访记者也盯着她,连我这个想当作家的人也成天往她那里寻材料,这,又是多大的压力!
  从日出到月落的日日夜夜,当然不是仅仅完成一件事:为一千多病人完成静脉注射,而且这种静脉注射不是一天一次,是一天两次。作为医生,她还得完成全队的工作安排,如组织常规查房、有危象病人的不间断的观察护理,以及连续不断的反应抢救。许多病人就是在抢救后治疗、治疗时又抢救中被治好血吸虫病的。这,又是多么大的压力!
  还有耗费巨大而又一点不可粗心大意的每天周而复始、始而复周的消毒。仅仅注射器的消毒就是一个巨大负担,还有别的呢。59医院从上校院长到列兵护理员几百个工作人员,接收病人也不会上千。我们总门诊部百余名工作人员,每日门诊一般也不过千。而且那里的病人很少有一天需两次静脉注射的,而且注射的药非同一般……   王曼玲这个小分队的头,还得调解病人时或会发生的一点什么纠纷。病人太多,人口密集,能没有事情么?有的母亲是带着孩子来医病的。孩子小要吃奶,晚上要随母亲睡。于是,我还见她抱着孩子逗着玩。我笑她,还没谈恋爱倒带孩子了。其实,当时,我们那些姑娘们,谁都当过“临时母亲”
  最可气的,是有病人打过针便不见人影了。他们不知道,这是很危险的。有人的恶性反应症状不在注射针剂时发作,而在过后发作。而劳累或激动会促发更激烈的反应,这更具生命危险。因而,注射后要情绪平静地休息。发生“外逃”事件,还得紧急派人去找……
  有病人的药物恶性反应是反复发作的。因此得24小时不间断守护,按规定及时注射阿托品。一连不断地守护是为了观察,好及时抢救。
  好几例病人,就是王曼玲在耐心而细致地守护中,从死神边上被抢救回来的。
  那些战斗的日日夜夜,整个弥渡大地,夜晚灯火不灭,而凡是彻夜亮着灯火的地方,就必然是我们战友战斗的地方。每一盏灯下,总有许多布满血丝的眼睛,都有许多变得消瘦的脸庞。
  有的男同志已经忘了洗脸、剃须、换衣服,换下来有时也没时间洗。
  而王曼玲不是这样。她可能会忘记吃饭,但是,不会忘记换衣服、梳头发、把白己收拾得干净利落。本来就苗条的她,在消瘦中变得更苗条。但是,她也显出富于神采的美……
  有病人从远道来找她看病。不知道她的姓名便一个人一个人地问着找着,说要找那个最美丽的女军医。
  美丽的女军医当然不止王曼玲一个,还有很多很多。也还有很多美丽的女护士。王曼玲所做的事,别的女军医女护士都做过。
  那些日子,到每一个疗点上去,我发现她们都很美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沉负着那么繁重的任务,尤更显出她们非凡的美——
  为抢救被浓痰阻塞了呼吸的孩子的生命,没有吸痰器,非常喜欢干净的她,用嘴把孩子浓痰吸出来。月光下,怀抱孩子的母亲感动得哭成一个泪人,她要给女军医下跪。这位女军医是谁?我记不清了……
  为抢救一个老人,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又下着暴雨的夜晚,她涉深水过河,滑倒在河里,几乎被水浪卷走,但她坚毅地前行,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终于奔到老人床前,把老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这位女军医是谁?我记不清了……
  为了生命,她坚决要求“死者”的亲人把“死人”从棺材里取出来。亲人不同意,说死人人棺后再取出来是不吉利的,要给寨子带来灾祸的。她苦苦告诉大家,他没有死,我保证让他活过来,他会给你们带来幸运。怀着科学的信念,连续抢救了三天三夜,她终于救活了一个“死人”。这位女军医是谁?我记不清了……
  她用自己的薪金给体弱的病人买来食物。她奔走很远的路为产妇接下难产的婴儿。她用针灸疗法解除了许多人的延续了多年的慢性病。她购来没有的药品送给急需的病人,她默默无闻地为乡亲们做了一件件数不清的好事……
  她……她是谁,我记不清姓名了。
  她们……她们是谁,我记不清姓名了。
  在我心里永远年轻而又美丽的女军医们呵——我说的女军医,当然包括了军中女护士们,她们其实有时比军医更苦更累,岁月让我忘却了你们的名字,但是,亲爱的战友们,你们的音容笑貌,在我心里永远鲜活。几十年来,整整45年过去了吧,我不忘那短暂而可纪念的战斗般的日日夜夜,不忘流淌在我们青春血液中的珍贵情愫,不忘那如水的月华……
  不忘王曼玲那若水的歌声。还记得么,那是朱宝玉率领我们七、八个人往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下关出席州政府召开的血吸虫病防治经验交流大会。我们乘马车游览大理,你在马车驶于骄阳的途中,尽兴迎着美丽的苍山洱海唱的歌,你唱的是生发于弥渡那支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
  当时,昆明军区血吸虫病防治大队已经成为一支善于攻坚的有生力量。因此当我们胜利完成了弥渡县的治疗任务后,便被上级迅速调往另外一个疫情亦不轻的县份——鹤庆。
  回忆那段抗击瘟神的日子,我从来不悔那段青春的美丽……岁月使人越来越远,现在,我连许多老战友的名字都记不清了,也几乎不知道他们身居何处……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从月华里的青春走来,而今已是满目夕阳,我依然会情不自禁地唱起那时候经常唱的《送瘟神》。
  编辑手记:
  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数千年,俗称大肚子病,疫区主要分布在江南,大理州的弥渡、鹤庆两县最为多见。作为一位曾经的医务工作者,抗击血吸虫病的那段日子,令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们无法忘怀,即使中间隔着几十年的沧桑岁月,从他细腻的笔调之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场战斗的激烈和残酷。
其他文献
我一直想到位于云南驿镇汪情村的汪开荣家里去采访汪开荣,但打电话联系了几次,都因为他外出洽谈生意,或者太忙而未能如愿。  一簇火焰,映红了一张渗满汗珠的脸……2015年国庆节期间,在祥云县城的“汪氏银器”店里,我终于见到了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汪开荣。  汪情村  自从2003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套播出汪情银器产品工艺的专题报道后,这个小小的村子便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眼。2014年4月,云南省第三批非物
期刊
将来,当你老了  坐在毡房的门口  天蓝,云涌,草长,莺飞  黄昏降临的瞬间  西天落日  琴声回荡  风吹进身体  一颗孤星,遍地忧愁  天上人间会有一条河为你流淌  为什么落泪  你说  我难过,是因为我热爱生活  多少次转折,多少回等待  若隐若现的阳光,融化在牧场上  安静,奔跑,一颗坚定执着的心  不能眺望,不能回首  每一次眺望,都是留恋的目光  每一次回首,都是老去的时间  用泪水煮
期刊
近年来,我几乎每年都要抽空至少回故乡一次。每次都要随祭祀神灵的乡友们,到村子后面山上的本主庙和灵鹫寺欢聚。这不仅仅只是“入乡随俗”,而且是一种感情,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我从事文化工作30年来的热情,都源于执著的民族感情,而这种感情全都是生我养我的村庄赋予的。这座山,山上的这组寺宇建筑从小给了我深刻的文化陶冶,不论走到哪里,都使我难以忘怀。  此刻,我就站在灵鹫寺山门前的照壁下鸟瞰着我们村庄所在
期刊
在很多地方,时令一旦进入五月下旬,花便谢了,果便青了,草野便浓稠了,树木便旺盛了。这个时段,也是苍山之巅的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  千树万树的杜鹃,像匍匐在地表上的一束束五彩缤纷的火把,生动地燃烧。偶尔有山风吹过,遍地是彩色的“火光”在摇曳。也是这个时段,在苍山之巅一个名叫花甸坝的地方,无论低处和高处,阳处或阴处,干地或潮地,也全都被花朵占领,赤橙黄绿青蓝紫,都在卯足劲地盛开。道路被花朵拥塞,山
期刊
滇西战干团  1943年2月11日,陈诚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后,把他的指挥机构设在弥渡,同年4月,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滇西战时干部训练团”,简称“滇西战干团”,地点在苍山脚下的大理三塔寺旁边的营地。  “滇西战干团”团长蒋中正,副团长李根源、陈诚,教育长宋希濂,副教育长董仲驰,总队长易瑾,副总队长华国佐、李颐。后因前线战争需要,董仲驰、易瑾、李颐等将领在战干团成立后不久,便开赴前线任职
期刊
“踢踏踢踏……”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身着官服,背着黄色“令”字旗的传令官和一名信使威风凛凛、快马加鞭向萂村天子行宫飞奔而来,带着皇家队伍恭迎天子回坛。一个隆重的仪式正在进行,南诏国的宫廷生活片断正在一个叫萂村的地方再现。  莉村,一座古老的白族村落,一个神秘的传奇之所,千年古邑,千年古韵,从四千多年前杂草丛生的白族先民聚居地演绎成如今门中门、户中户、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奇幻之地,一千多年前莉村一个
期刊
民族音乐,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智慧的结晶,如散落于民间的一颗颗珍珠。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字升,凭着几十年的坚韧和执著,挖掘民间音乐的“宝藏”,并一一收集整理,使巍山民间歌曲广为流传,异彩绽放。  一  沿着巍山坝子西边山脚的简易公路,一路驱车南行到达一个叫做阿朵村的彝族寨子,在一所干净整洁的院子里,我们见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字升。  招呼我们在客堂坐下后,已经七十六岁的字升特意回到屋子里
期刊
巍山彝族同胞高超的狩猎技巧,继承了南诏王室成员数百年金戈铁马、征战四方的战争技巧,是南诏时期战争习俗的延续和再现。与狩猎一脉相承且独具南诏历史文化的“牛歌”和“赶马调”,旋律高亢、意境悠远迷人,极具民族气息,已在巍山传唱了上千年,至今依然经久不衰,歌中满含巍山同胞对先祖的怀念。  巍山彝族同胞把狩猎称之为“古得”。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巍山彝族是一个酷爱狩猎的民族。据《康熙蒙化府志》记载:“土著之乌
期刊
一  这一天的周前会,沈若尘听得格外用心。  学校里的周前会,向来是最不受待见的。有人私底下把周前会比作琼瑶电视剧:一来手段雷同,内容千篇一律;二来篇幅冗长,令人昏昏欲睡;三来每到激动之处,发言的领导往往会吼上几句,功力之深,颇有马景涛的风采。  然而这一天,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上级的文件、疾言厉色地批评了下属的表现之后,校长喝了几口浓茶,清了清嗓子,话锋一转,忽而轻描淡写地讲到了职称评定的相关问题:
期刊
金盏村河底社座落于苍山西坡下,四周群山环绕,沟壑间镶嵌着三条玉带般的清泉,从左到右,从大到小,错落有致。整体看来,像一把巨大的筲箕。传说,这儿原本是个湖,筲箕口两面都是陡直的悬崖,中间原本由枯枝藤条等封着。其中,有根粗壮的老树干实为沉睡千年的大蟒,身上长满了树毛衣。一位过路的老汉,坐在“树干”上吸了锅老草烟,走时将燃着的烟灰磕在了树干上。烟灰渐渐灼进“树干”,大蟒觉知疼痛便翻身而起,撕开湖口,乘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