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的批评话语分析路径

来源 :外国语言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009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翻译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译者的翻译策略、审美旨趣等维度,较少触及到一个重要的维度—话语维度.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及刘宓庆和Hofstede各自提出的文化研究模型为理论框架建立了一个指导文化翻译的三维模型.在该模型中,待翻译的源语文化被分成三大层级:物质文化,心理象征和惯例仪式,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任意层级的文化信息只有通过恰当的文化翻译才能有效地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该模型能够为翻译批评提供可操作化的步骤和方法,相较传统的主观评价式的批评更具科学性,同时,也为话语研究视阈下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
其他文献
在港口可行性研究中确定码头的尺度(长度和前沿水深),以及航道的设计水深时,通常需要按指定的船舶载重量来确定设计船型及其主尺度(长×宽×吃水);或根据一定的航道和码头的
本研究中利用了102个宽频+长周期联合测点,并通过基于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NLCG)的模块化三维反演代码ModEM获取了青藏高原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模型的初步结果.这一电性结构模
会议
本文侧重介绍横过大兴安岭深反射地震剖面采集与处理的初步成果及初步认识,进而讨论其揭示出的深部构造特征与大地构造意义.初步处理结果展现了大兴安岭与两侧盆地的接触关系
今年59岁的龙永图,他的工作经历其实非常简单。10年的联合国经历。10年的外经贸部工作经历,10年的中国入世的谈判经历,工作之外这个人没有任何的兴趣和爱好,除了吃辣椒。但是
本文利用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了青藏高原羌塘地体精细地壳结构,分别对地壳深部和浅部数据进行处理和详细解释。
为了揭示松潘地块-西秦岭造山带-临夏盆地精细地壳结构,本文对2004年和2008年完成的总长约400km的深地震反射数据进行了联线初步处理。获得的唐克-合作-临夏剖面首次完整地揭
会议
为了获得秦岭造山带的深部精细深部构造影像和特征,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在2013.4-9月开展了跨越秦岭的深地震反射收据采集工作,选用跨越秦岭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的北线的大炮数据
岩溶之上覆盖着第四系松散土层时,一般地下水位埋藏浅,且具有统一水面,当地下水位下降或受震动,将发生大规模的地面塌陷。塌陷的时间突然,空间位置难以予测。因而给工、农业
我對李惠英女士可謂慕名已久,素知她是一位很有才華,熱情極高的美籍華人作家。從五十年代起,她就與故國保持着息息相通的聯繫,毛澤東、何香凝、鄧穎超等先後接見過她。她寫
幾位來自美國東部的福建籍僑胞、華裔,於去年仲秋的一天回到故鄉長樂縣,登上了縣城西首的宋代建築三峯寺塔,眺望家鄉秀丽景色。一位年過半百的老華僑在塔前一塊如茵的草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