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人白介素(IL)-10基因转染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半影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
【机 构】
: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人白介素(IL)-10基因转染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半影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采用立体定向脑室内注射的方式进行转染,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其转染效果,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半影区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半影区TNF-α和IL-1β蛋白的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缺血对照组、空质粒组和IL-10基因转染组半影区TNF-α蛋白含量分别为(0.66±0.04)、(1.16±0.26)、(1.15±0.26)ng/g和(0.84±0.05)ng/g,IL-1β蛋白含量分别为(0.37±0.05)、(1.25±0.39)、(1.21±0.58)ng/g和(0.62±0.05)ng/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TNF-α和IL-1β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IL-10基因转染组TNF-α和IL一1β含量则较缺血对照组和空质粒组显著降低(P<0.01);正常对照组,缺血对照组、空质粒组和IL-10基因转染组半影区TNF-α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53、9.42±1.83、9.69±1.96和3.53±1.09;IL-1β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51、27.81±4.84、23.96±4.90和13.55±4.4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TNF-α和IL-1β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而IL-10基因转染组TNF-α和IL-1βmRNA表达量则较缺血对照组和空质粒组显著降低(P<0.01). 结论 人IL-10基因转染后能抑制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半影区TNF-α和IL-1β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发挥缺血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川芎嗪(TM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AlCl3灌胃方法建立AD模型小鼠,灌胃给予TMP(200 mg·kg-1)观察疗效,榆测各组小鼠
目的 观察2,5-己二酮(2,5-HD)诱导大鼠脊髓中神经丝(NF)含量变化,以探讨正己烷中毒性神经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0、2、4、8周对照组和2、4、8周染毒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观察,并与开腹手术治疗比较.方法 2002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6例,其中腹腔镜治疗30例(A组),开腹外科
目的 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在皮肤恶性增生皮损、皮肤良性增生皮损、正常皮肤中表达的强度及分布特点. 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MCM-2蛋白在皮肤恶性增生皮损(皮损1
目的 报告C2椎弓根螺钉结合C1侧块或枕骨螺钉用于颅颈交界区后路内固定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颈标本4个,根据解剖标志分别植入C2椎弓根及C1侧块螺
目的 评价多次给予羟乙基淀粉或高渗氯化钠溶液对实验性脑出血(ICH)大鼠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167只,体重260~3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20)、ICH组(M组,n=3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较少见的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其发病通常和EB病毒感染有关.该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坏死性病变为主,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较差.我们报道2例罕
背景:生物反应器膜材料不仅具备双向物质交换、良好的理化特性,还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价人肝细胞/微孔聚丙烯杂化界面,即接技改性微孔聚丙烯超滤膜的生物相容性.
目的 探讨以低频脉冲电磁场为主治疗骨质疏松症疼痛的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低频脉冲电磁场、超短波、健康教育及口服维生素D钙咀嚼片等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与机械通气联合救治肝移植术后肺部重症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福州总院肝胆病中心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肝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