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预习、自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a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飞快,教育教学手段和模式也随之升级和优化,传统的教师口述以及板书授课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淘汰,而网络课程这一新鲜事物则悄然进入社会大众的生活,并逐渐被人们所熟悉。以网络課程资源在小学语文预习、自学中的运用为主要分析内容,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网络课程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预习和自学效果,从而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网络课程;小学语文;预习;自学
   新课改明确提出,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学科,学生必须在学习的初期就打好基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觉进行语文学习。预习和自学作为自觉学习的主要形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品质。现阶段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新型的教育方式,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托先进的网络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更好地预习和自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一、网络课程资源的内涵
   众所周知,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这三部分构成。而网络课程教育中,教育者指的是教师借助计算机和网络将教学视频、学习资料以及习题等提供给学生即受教育者,进行网络课程教学,其主要特征是互动性、共享性以及自主性。教育影响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网络教育资源也可以称为教育信息资源,其包含网络中与教育有关的所有信息,具体表现为图书、视频、动画以及广播等形式,网络课程资源是进行网络课程教育的根本。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教育资源形式日渐丰富多彩,快捷高效地管理和应用网络教学资源已经成为网络课程教育的核心。整合、分类课程知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流程,学生线上讨论问题,学习情况实时反馈等等,使得网络课程资源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变得更为重要。
   二、网络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预习、自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通过网络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处于好奇心强的阶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会使课程教学变得事半功倍,而网络课程教育恰好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布置预习性作业。例如,在学习《画杨桃》这篇文章时,北方的学生可能对杨桃这种水果不太熟悉,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一些与杨桃有关的信息和资料,然后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分享和交流,接下来教师可以剪辑一个与美术相关的教学视频放到网络上让学生观看,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文中“看到一样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这个中心句的含义,并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获取语文知识,还可以培养绘画兴趣。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要因为自己和别人不同就放弃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引路人的作用,让学生可以成为探索知识的主人。
   再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时,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敬爱的毛主席为了让沙洲坝的民众喝上干净的水,发动老百姓挖井而受广大民众爱戴的感人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集一些在抗战时期我国涌现出的革命烈士的各种光荣事迹,如视频、图片等等,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培养学生感恩的心理,让学生了解现如今幸福生活是由无数烈士的鲜血铸就的,来之不易。这样学生就可以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够领会先辈的英勇付出。
   (二)通过网络课程共享语文教学资源
   网上的教学资源丰富多样,质量也参差不齐,教师在选取资源的环节要充分发挥领路人的作用,避免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进入不健康网站或者有害的网站,教师应当向家长推荐一些经过严格筛选的安全网站或者资源链接。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文中的人物资料和历史背景等,如战国七雄、和氏璧以及蔺相如与廉颇等,这样学生就可以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以及人物形象等。在课堂教学时,有的学生说廉颇好大喜功,无法胜任将领这一要职,而其他同学则反驳说廉颇虽性格暴躁但是能够负荆请罪、知错能改就是大将风范,还有学生认为廉颇不够冷静,这时教师可以加入讨论,并积极引导学生对同一人物发展不同的看法。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录制一些复习的视频或者解决教学时大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网络建立班级群,学生可以在课后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这样学生通过与别人交流就可以碰撞出思维火花,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总而言之,网络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应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能够培养学生自主预习和良好的自学习惯,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网络教学资源能够延长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知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能够帮助教师组织教学,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在自主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强化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可以真正实现预习和自习,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孙金丽.网络大世界学习新平台:浅谈小学语文中网络资源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7(26).
   [2]高亚波.试论课前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3).
其他文献
研究主题是某一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主题的不断变迁表征了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交叉与融合,如何透过研究主题的演化规律把握科技发展规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追踪研究主题的生命周期、演化变迁和知识的流动网络,为科研人员跟踪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本文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提出了研究主题的内容演化特性的共引聚类分析与信息可视化相结合的计量
城市边缘社区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型社区类型,它作为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平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和扩展的前沿,也是促进城乡融合、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所在
目的:县级公立医院承担着9亿多县级居民的医疗服务,肩负着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任务,在保障群众最基本的医疗、保健、康复、传染病防治、解
研究背景: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寿命在延长,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正在严重的威胁着人的生命和健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怀人民的健康,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个人而言,幸福的生活、事业有成果,都将以健康的身体为基础
农村残疾人作为双重弱势群体,其生存和发展的现状直接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涵,将“幼”“弱”两个群体纳入其中,更精准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尤其是在当前建设全面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深入改革、服务民众,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