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王霸杂用”思想对汉代政治的影响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et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道与霸道作为儒家政治哲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荀子已将其从纯粹的历史状态描摹转变为高度理论化的政治哲学概念。这不仅使得孔孟的“王道”观由哲学理想走向了政治实践,而且为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提供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政治理論体系,使得王霸思想更贴合时代现状也更具时代特色。本文将从荀子“王霸杂用”思想体系出发,探讨其在汉代政治中所取得的实践成果,并进一步揭示荀子治国思想在面对新形势时所具有的理论能力,以祈部分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荀子;王道;霸道;政治;思想
  一、荀子“王霸杂用”思想概述
  “王道”和“霸道”作为一对政治概念,从出现起就被历代学家学派争论不休。“王道”的概念表达的是战国时期人们对夏商周三代圣王政治的追忆,明显带有理想化色彩,其基本内涵是用道德精神感化天下,从而使天下人心归服。“霸道”则是指春秋“五霸”时期所建立的功业。其基本内涵是凭借军事实力称霸诸侯。总的来说,儒家是崇尚王道的,孔子、孟子皆是如此。荀子也不例外,只不过在春秋战国的特定历史环境下,“王道”理想距离现实越来越遥远,继之而起的霸道,就成为荀子在王道政治难以为继的时代背景下的又一选择。所以,在荀子的世界观中,霸道总是作为次于王道的政治选项被提出来。
  荀子跟孟子排斥霸道不一样,他认为一个君主如果实现不了“王道”,能实现“霸道”,也是实现国家富强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荀子对“王道”与“霸道”都持正面态度。更值得注意的是,荀子认识到了“王道”和“霸道”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荀子的观念中,“王道”的价值虽然高于“霸道”,但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霸道”虽然不是最高理想,但“霸道”的一些举措和成就却是走向“王道”的必备条件。荀子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义立而王,信立而霸”。可见“王道”与“霸道”并不是完全排斥对立的,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只有“王霸杂用”才能真正的实现国家的统一与强盛。
  二、荀子实现“王霸杂用”的途径和方法
  将“王道”理想作为精神引领,将“霸道”作为通向王道政治的现实手段,荀子提出一系列方法来杂用“王霸”,最重要的就是“隆礼重法”。这是实现“王霸杂用”最重要的一个途径。也可以说“王霸杂用”最明显的外化就是“隆礼重法”。在社会秩序的规范上,荀子认为“王道”和“霸道”的差别在于“王道”重礼,“霸道”重法。荀子创造性的将二者巧妙地融合在政治实践中,提出了“隆礼重法”的伟大思想。荀子说:“听政之大分,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两者分别则贤不肖不杂,是非不乱......王者之事毕矣。”荀子主张礼法并治,以礼赏善,以法治恶。只有做到了赏罚分明,才能保证贤才与庸人不会混杂,是非之道也不会混淆。这样一来,“王道”之治自然也就不远了。同时他又进一步提出法治在国家治理当中的重要性,所谓“无功不赏,无罪不罚。”做到赏罚得当,一视同仁,以法为准,不滥私情。才能“朝无幸位,民无幸生。”
  在强调法治的同时,荀子也重视礼治。重视道德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故凡得胜者,必与人也;凡得人者,必与德也。道也者何以?曰礼让忠信是也。”由此得知,君主治国理政必须把“礼”作为制度的保障,把礼乐教化摆在头等地位。否则国家就乱无章法,民众无礼法可循,国家自然就会走向灭亡。
  在礼教和刑法的关系上,荀子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故先王明礼义以一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之,爵服庆赏以申重之,时其事、轻其任以调齐之,潢然兼复之,养长之,如保亦子。若是, 故奸邪不作,盗贼不起,而化善者劝勉矣。是何邪?则其道易,其塞固,其政令一,其防表明。故曰:“上十则下一矣,上二则下二矣。譬之若草木,枝叶必类本。 ”此之谓也。
  荀子所说的“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属于礼法并用的层面,不偏向于某一方,在相同的施政条件下并力前行。如果过于偏重刑罚,便会造成酷吏政治的蔓延;如果过于偏重教化,又会因刑法过轻而滋生贪腐及慵懒之风。赏罚不分,又会使民众疑惑。所以荀子认为实行王道需要礼法并重,统治者要以隆礼为本,辅以法治。只有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对整个国家进行高效的治理。因此“隆礼重法”是实现“王霸杂用”的有效手段,也是“王霸杂用”思想在战国末期具有真正实践意义的具体反映。
  三、荀子“王霸杂用”思想对汉代治国思想的影响
  西汉建国初期,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认为秦朝灭亡是极端片面强调霸道,严刑峻法,最终导致国家灭亡。汉朝统治者以此为鉴,在政治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推行“王霸杂用”的政治举措。从开国君主刘邦开始,就已经在履行“王霸杂用”的思想主张。在高祖十一年二月的诏书中,就有“王者莫高于周文,霸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的句子。可见刘邦对于“王霸杂用”思想十分认可。
  盐铁会议之后,继之而起的汉宣帝则更是明确指出了“王霸杂用”对于汉代政治的影响。他曾对太子刘奭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汉宣帝不仅总结了前朝王霸兼用的政治智慧,而且也自觉实践“王霸杂用”的政治思想,使得“王道”和“霸道”在宣帝一朝发挥了极致的作用。
  四、荀子“王霸杂用”思想对汉代礼乐教化的影响
  前文说过,荀子认为实现“王霸杂用”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隆礼重法”。汉代统治者在确定以“王霸杂用”为治国方略后,自然也是不遗余力的推行“隆礼重法”。这贯穿了汉代政治的始终。据《汉书·刑法志》中记载:“爱待敬而不败,德须威而久立,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圣人既躬明哲之性,必通天地之心,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动缘民情,而则天象地。”可见礼教与刑罚在汉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视以礼治国是儒家的一贯传统,也是王道政治的核心所在。“礼”在荀子的政治理论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被提到“国之命”的高度。到汉代仍旧如此,《汉书·礼乐志》中说:“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嫚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可见礼乐教化在汉代仍然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在荀子看来,礼乐是实行王道的前提,也是实行霸道的基础。在《赋》篇中,荀子曾做过一个比喻,有一个东西“生者以寿,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军以强。粹而王,驳而伯,无一焉而亡.......致明而约,甚顺而体”。在文章最后荀子借王之口给出了答案:“请归之礼”。在汉代历史上,礼与法仍旧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汉武帝时,儒学虽被立为国家正统思想,但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却实行的是“外儒内法”的统治政策。《汉书·礼乐志》中说:“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政刑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礼乐用来节制百姓的思想,刑法来防患礼乐的疏漏,以法制礼,相互扶持,方可实现王道。
  同理,礼教也有着约束刑法的重要作用。刘向曾对汉成说:“刑罚之过,或至死伤。今之刑,非皋陶之法也,而有司请定法,削则削,笔则笔,救时务也。至于礼乐,则曰不敢,是敢于杀人不敢于养人也......夫教化之比于刑法,刑法轻,是舍所重而急所轻也。且教化,所恃以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可见在礼乐教化方面,汉代统治者不自觉的在践行着荀子的“王霸杂用”思想,并且更好的与现实相结合,达到为政治服务的目的。
  五、荀子“王霸杂用”思想对汉代统治政策的影响
  上一节中,笔者简要论述了汉代“隆礼重法”当中“隆礼”的一面。《汉书·礼乐志》中说:“且教化,所恃以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礼教与刑法相辅相成,互相配合才能实现王霸之道。所以下面我们着重来看“重法”的内容。荀子认为理想的社会政治,就是应当能“使群臣百姓皆以制度行”。而汉代恰恰对“法”实行了制度化,使荀子“法”的理念得到了具体实施。《汉书·刑法志》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人有言: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鞭扑不可弛于家,刑罚不可废于国,征伐不可偃于天下。”刑法对于稳定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废弃刑法是万不可能的。即便是全心全意践行儒家政治理念的董仲舒,也不得不承认刑法对于统治国家的重要作用。他说:“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大者,在于阴阳。阳为德,阴为刑......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阴入伏藏于下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功。”
  除了刑法,发展经济也是荀子“王霸杂用”思想里面重要的一环。荀子认为,仅仅有经济上的实力,未必能让一个国家成为一个举世尊崇的伟大国家,但若要成为一个伟大国家,则必须要有经济上的强大实力。所谓“事強暴之国难,使强暴之国事我易”。荀子认为,“王者富民,霸者富士。”荀子理想中的“王道”社会应当是藏富于民,人民普遍富裕的社会。霸者的社会,是“士”以上的人先富起来的社会。王霸兼用,整个国家就会富裕。于是他主张“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这是“足国之道”。
  西汉建国后,吸取秦朝的灭亡教训,也采取的“节用裕民”方法来达到“养民”的目的。《汉书·食货志下》引用了单穆公一句话:“今王废轻而作重,民失其资,能无匮乎?民若匮,王用将有所乏;乏将厚取于民;民不给,将有远志,是离民也。”可见汉代统治者已经认识到了荀子“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的道理。在“节用”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汉文帝。《史记》记载汉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綈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成为了荀子“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圣贤良之名。”的典范。
  在“裕民”方面,汉代施行最有效的就是“轻徭薄赋”。《汉书·食货志上》中记载了董仲舒对汉武帝说的一段话:“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繇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藏富于民最好的方法就是轻徭薄赋。对此,刘邦建国初期曾规定“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晁错也对汉文帝说:“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于是汉文帝“乃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到了景帝时期,又“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西汉统治者大多施行了“轻徭薄赋”的统治政策,避免了荀子“厚刀布之敛”,“重田野之赋”,“苛关市之征”的暴政现象。
  六、结语
  荀子在他的政治理论中详细论述了王道与霸道思想,概括总结了王道与霸道在新形势下所具有的核心特点,提出了“王霸杂用”的政治主张。虽然这在荀子生前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但对于后世的汉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学者谭嗣同曾说:“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深刻揭示了荀子思想在封建正统社会中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荀子与儒家其他学者一样,都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但荀子善于从客观现实提取养分,改良自己的政治路线。引王入霸,以霸辅王。在高举王道旗帜的同时,杂用霸道,实现富国统一。通过正名、养民、“隆礼重法”等一系列举措来实现“王霸杂用”。从而达到稳定天下,弘扬仁义的最高理想。
  由此观之,荀子所引领的儒家思想已经从空想主义向王朝实践政治所靠拢。荀子兼百家之长,融各派之优,克服了孔孟“迂远而阔于事情”的弱点。为后世,尤其是汉代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也赋予了儒家政治哲学一种特殊的适应时代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3][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徐克谦.荀子:治世的理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5]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6]王慧婧.荀子“霸王道杂用”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6.
  [7]高凯.荀子王霸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要】:孔子对管仲前后矛盾的评价,令人费解。实际上,从儒家思想中的“义”这一角度去解释这些矛盾之处,可以看出,孔子是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并用“义”来看待特殊境遇的道德行为。  【关键词】:孔子;管仲;义;道德评价  在《论语.八佾》篇中,孔子评价管仲器量狭小,不节俭、不知礼,加之管仲在齐国两公子争立中有不为其所辅佐的公子纠殉身反而相桓公的事情,因此,孔门弟子子路、子贡等人本来都以为管仲其
期刊
【摘要】:从十三世纪在西藏拉孜创建第一座觉囊派寺院,到十四世纪觉囊派教法传入四川藏区,相继建立了却尔基、泽布基两大寺院。中经两个世纪之后,建立了壤塘地区最大的觉囊派寺院——藏哇寺,并且以藏哇系统为觉囊派的正宗法系。觉囊派历经历史沧桑,在被迫改宗等严峻考验之下,不得已将该教派的势力转移至多康地区,将觉囊派的法脉传承至今。从西藏拉孜到四川壤塘,藏哇寺是觉囊派在空间跨度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完成教区转移,实现
期刊
【摘要】:意识形态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20世纪时出现的“意识形态终结论”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想的侵入、西方制度对我国制度的侵蚀都对我国主流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不利于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意识形态终结;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抽象的或者是一种概念,也是那些统治者们统治个人物质关系的理论表现即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外在表示。那是因为统治阶级
期刊
【摘要】:中国是有56个民族的国家,多民族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明的重要文化艺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舞蹈工作者对各民族的民间舞蹈进行了广泛的普查、深入的学习、认真的整理、慎重的加工和创造性的改编。在现如今的教学模式当中,运用能够“采风”与老艺
期刊
【摘要】:《毛主席选集》一至四卷的藏译历时多年,由国内最优秀的汉藏翻译专家和著名学者共同完成。翻译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很多汉藏翻译实践教材实例基本选自《毛选》。以此,我们能够充分认识《毛选》在汉藏翻译中的特殊地位。同时,它也是研究一些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献。所以,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毛主席选集》;藏译;研究  藏汉翻译的发展为我国的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并丰富了
期刊
【摘要】:如何使用显微镜,是初高中学生一项重要的实验技能,也是学习及研究生物学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但是在教学中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存在一些误区,效果也不太好。这篇文章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使用 ;显微镜 ;小窍门  【Abstract】:How to use the microscope, is an important early test high school s
期刊
【摘要】:马克思理论一直以来都被我国视作极为重要的指导性理论,而纵观整部马克思理论,人、非人以及真人构成了支撑该理论的逻辑结构。但从逻辑论和方法论的角度下对马克思理论进行解读,其逻辑起点与出发点则出现了明显的不同。因此本文将尝试通过对马克思理论的逻辑起点以及出发点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充分发挥马克思理论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逻辑起点;出发
期刊
【摘要】:《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成县县城向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鱼窍峡中,碑文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民间俗称《李翕颂》或《黄龙碑》。颂文主要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摩崖颂碑呈长方形,纵3.06米,横3.75米,由额、图、颂、题名四部分组成。上为篆额“惠安西表”四字,额右下方为《五瑞图》,即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甘露降及承露人,《五瑞
期刊
【摘要】:郭密族是藏族的一个宗族或部落组织,千百户制度是清王朝对青海牧区的部落采取的一种基层管理制度,本文依据现存的文献,对郭密部落及郭密千户的历史作了一些梳理。  【关键词】:郭密;部落;千户  青海藏族地区解放前的社会基层组织是“封建部落制”,这种基层组织在当时是数以千计、遍布整个牧业区的。郭密部落也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存在的。 郭密族是青海藏族的一个部落组织,位于海南州贵德县的黄河之北和共和县
期刊
【摘要】:明初,三罗喇嘛从西藏到安多罕东地区弘扬噶举派教法,不仅以其威望成功说服罕东诸部归附明朝,且建瞿昙寺、任西宁僧纲司都纲在卓仓地区进行了开明的统治。  【关键词】:三罗喇嘛;功绩  三罗喇嘛是西藏山南卓隆人(今洛扎),法名洛桑扎西,出生于一宗教世家,与噶举派祖师玛尔巴属同一氏族,故被称为“玛尔仓”。后依照神佛及上师授记,前往安多地方弘扬噶举派教法,初访青海湖地区为罕东诸部讲经传教,且其常年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