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龙培书法艺术欣赏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lip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杨龙培,号老屋丁,悟痕堂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百名富有潜力的中青年优秀书法人才,铜陵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兼行书委员会主任。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结业于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溧阳临帖班。另外,还多次参加中书协及省书协组织的各类大型书法短期培训班。个人域名书法名家专业网站“杨龙培书法艺术馆”;中国书法家论坛“在线书法家”;金网在线“杨龙培个人书法艺术专访”。《商务时报》、《艺苑藏珍》专版推介。入展《大美张掖》、《大美新疆》、《中华母亲颂》、《彭城有约》、西双版纳《版纳行·普洱情》等全国名家书法百人作品邀请展。
  1.“第一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
  2.《世界华人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被北京尚书公司收藏(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
  3.《全国第二届草书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4.《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5.《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6 .《安徽书苑新人作品展》(安徽省书法家协会);
  7.《安徽省书法晋京展》(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联、安徽省书法家协会);
  8.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安徽省书法大展》(安徽省文联、安徽省书法家协会);
  9. 《安徽省新世纪首届书法大展》(安徽省文联、安徽省书法家协会);
  10. 《安徽省第三届书法大展》(安徽省文联、安徽省书法家协会);
  11.《安徽省首届楹联书法展》(安徽省文联、安徽省书法家协会);
  12. 《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江苏省人民政府);
  13.《安徽省第六届艺术节》三等奖(安徽省文联);
  14.“中华杯”、“希望杯”全国书画比赛一等奖(中国诗书画研究会);
  15.《全国金融职工绘画书法摄影作品展览》二等奖(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 ;
  16.“中国国际科技文化成果博览会书画大展”成年组金奖(中国诗酒文化协会);
  17. 《中国工商银行辉煌三十年书法作品大展》金奖(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
  18.“铜陵市第二届文艺创作成果”二等奖(铜陵市人民政府)。
  请谈一下您参加国展创作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杨龙培:参加国展,也需要“与时俱进”。十年前的国展,没有现在的展厅视觉效果这么明显,拼的就是实力。那时的稿件也没有现在的量这么大,形式感很简单;现在的国展,如果不在视觉效果上下点功夫,在初评的第一关很多时候就失去优势了;当然,作品的繁、简字体不分,错别字等硬伤一直是中书协非常重视的一环,在终评中,被出局的也是正常现象。因此,参加国展投稿,必须好好研究征稿通知,包括纸张尺寸的大小;最好多多与常入国展的好友横向交流,研究和反思未入展的原因,遇到近距离的国展,最好去现场看看,观展多多益善。
  请问您对于书法初学者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杨龙培:很多初学者往往将书法与写字等同起来思考的,其实,写字不是书法,不是一个随随便便会写字的人都是会书法的。书法是有法的,如同会做菜与厨师的不同一样。没有老师的指导,想把书法走下去的,很难。
  初学者,选帖非常重要,就如同谈恋爱,最好选择有眼缘的帖子,慢慢了解、慢慢熟悉、慢慢磨合,将该帖脾气摸到了,自然就顺手了,然后找个健康向上的内容集字创作,检验临帖的成效。
  初学者,往往容易眼高手低,随着临帖的深入、眼界的提高,总认为自己写得不好,这是大多数初学者遇到的第一个关口,过了这一关便柳暗花明,渐入佳境。
  初学者,要做到“三到”:眼到,手到,心到。不动脑筋的临帖,是事倍功半的;读帖非常重要,读帖解决细节问题,“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初学者,除了勤于临摹、勤于思考,还要勤于请教、勤于交流,多看展览,多观摹老师的示范。见异思迁是常事,吃透一家是上策。
  请问您平时创作的作品和参加国展创作的作品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杨龙培:去年的国庆节期间,本人与当地的一位画界好友办了一个书画小品联展,书友刘青以“真水无香”点评我的拙作,点出了我书写的状态,同时也道出了我平时作品与参加国展作品的异同。
  平时临帖就是日课,很少搞所谓的创作,这些小品拙作,均在临帖有所感觉的基础上,即兴为之,大多是临帖的延伸,并不是真正的创作,但是也是作为作品而写的,帖的内涵大于本人主观的创意,以回归传统、以传统为基调面貌出现的占大多数;当然,大的基调,会在一个时间段内保持风格统一,绝不随波逐流。至于,参加国展的作品,不可能与平时的创作拉开太大的距离,依然是在平时临帖的基础上,保持笔法、字法和墨法的一贯性,只是在作品大章法上做点文章,比如纸张的选择、书写内容的选择、章法上的设计、款印的选择等等。
  您喜欢在哪种环境下进行创作?以及用笔、墨、纸有什么要求?
  杨龙培:孙过庭有“五乖五合”之说,道出了书家在创作环境、创作心境,以及笔墨纸砚等等书写工具的要求上,对完成一幅佳作的重要性。
  翰不虚动,下必有由,是本人一贯的创作思路。每次进入创作状态之前,必须对创作的对象有个充分的认识,包括内容的选择、纸张色彩的选择、大章法的构思等等;至于笔、墨,平时临帖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过多考虑(平时临帖如创作即是功课);如果该幅作品需要一个小时完成,必须有三个小时的空间可以利用才行,否则不要动笔(当然即兴、应酬之作,另当别论)。营造书写环境确实非常重要,虽然没有古人那样有书童侍候,但是心境还是必须要营造的,包括心无挂碍、喜欢的音乐、心手双畅等等;当然,最最重要的一条还是无人打扰,一个人静静地书写,直到作品最终完成。
  请谈一谈您临帖的心得体会?您是如何把临帖的营养化为己用的?
  杨龙培:临帖,是每一位书法家、书法爱好者都必须做的功课,临帖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把临帖的营养化为己用”。
  临帖有“对临”、“背临”、“意临”之说,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背临”是为了检验“对临”的效果,“意临”是在原帖的基础上表达己意。王铎有一日临帖、一日应酬传说,今人有“九比一”之谓;本人以为,临帖就是日课,最好是确保三个小时以上大面积、大块的时间临帖,第一个小时还在热身阶段,第二个小时才进入临帖状态,只有到了第三个小时才算融入古人原帖书写状态,继续临,再坚持一段时间,方有所获。这样大块时间临帖,比每天蜻蜓点水的临习,收获要大很多。
  至于怎么临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本人平时临帖,是将两种对临方法交替进行,一个就是“通篇临习”(俗谓“抄帖”),另一个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过”(俗称“精临”)。“精临”解决笔法和字法,“抄帖”解决章法和墨法。先“抄帖”熟悉字帖的大感觉,再慢慢在笔法和字法上下功夫,直到将该帖的“音容笑貌”一一了然于心、传达于手,其营养自然就化为己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上升,报废汽车及其零部件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如果对其处置不当,不仅浪费资源,还会造成污染环境。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正是在
本文根据福特A4LD、4R44E及4R55E自动变速器的传动简图,分析了该类型自动变速器的传动型式。对该类型自动变速器中的9个控制元件在各个档位的工作状态作了详细说明,并着重讨
舆情监测是了解公众需求、心理、对政策的态度和配合情况的重要方法,对于政府部门制定和调整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通过热线开展全国范围的舆情监测工作,在国内外均
本文根据作者最近所参与“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的工程项目中的所见所闻,结合国内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中国建筑师在理想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及其背后深刻的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最为核心和高度抽象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它是大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不断沉积、内化形成的具有各自大学特质和优良传统的精神文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构成内容。社会保障指的是国家与社会基于法律的规定配置与重新配置国民收入,对民众尤其是那些生活存在困境的民众的生存权益提供基本保障的社会机制,主要是促进社会平稳,使得社会分配更为公正合理。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政府在应对养老问题时
语文课堂是问题的“集散地”,也是学生丰富认知视野与思维的“催化剂”.教师应从学生的疑难处入手,运用艺术化、多样化方式提问,让他们的理解感知更有深度和宽度.艺术化提问,
期刊
每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标准.建筑在不同的时期、地域、文化等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合理性概念,在这些不同的建筑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审美趋向.由于受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在冠心病及其合并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及其合并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无创
目的观察缬沙坦在老年心脏瓣膜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症治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