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产气荚膜梭菌耐药研究进展

来源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n_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可存在于外界环境和健康家禽等动物的肠道中,在家禽肠道中增殖后可引起坏死性肠炎等疾病,对全世界的肉鸡和火鸡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此外,产气荚膜梭菌还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伤口的气性坏疽等疾病,危害人类健康.养殖业通常采用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方法预防鸡坏死性肠炎,但自2017年开始的“减抗禁抗”政策的实施必然对临床细菌耐药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了解当前鸡源产气荚膜梭菌的耐药情况.本文结合目前鸡产气荚膜梭菌的耐药现状、耐药基因检测和预防措施展开讨论,为养殖业合理用药控制其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念(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IMB)理念的心理弹性支持及护理在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产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IMB理念的心理弹性支持及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纤维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是一种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胶原沉积及异常分布为特征的疾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终末的共同病理表现.其发病机制多样化(如RAAS系统的激活、TGF-β等),信号转导通路复杂,并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全身代谢性疾病息息相关.研究MF的发病机制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为治疗提供思路.然而,
我国奶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奶业产值比重逐步提高,给奶牛疫病防治带来巨大压力.奶牛乳房炎及细菌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和细菌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常见,抗菌药物的使用成为主要防治手段.但抗菌药物的不当使用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临床治疗的成本和难度,危害我国奶牛产业发展.本文对截至2021年7月我国和美国、英国、日本、欧盟批准用于奶牛的抗菌药物产品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包括抗菌药物的分类、剂型以及适应证等,旨在为我国奶牛用抗菌药物管理、合理用药和新兽药开发提供参考.
莱姆病是最常见的经蜱传播的人畜共患病.该病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可导致皮肤、关节、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发生病变.近年来全球莱姆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由于莱姆病在诊断方面还存在早期检出率低、特异性差、无法评估治疗效果等缺陷,导致误诊率很高.另一方面,慢性莱姆病和治疗后莱姆病综合征(PTLDS)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压力.为攻克莱姆病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的难题,研究人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对近年来莱姆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