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果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培训方法的探讨

来源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ian024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基于结果的评价对医务人员注射被动免疫制剂的效果进行评估,探索伤口处理培训关键点,实现有效的培训.方法 选取来自全国各地狂犬病预防门诊的28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人一组,采用考核评价量表对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效果进行评估,并结合结果进行反馈.反馈后再次操作,并再次评估.采用解剖检查的方法对伤口周围肌肉组织中被动免疫制剂浸润情况进行评估分级,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在反馈前,14组学员中,A级9组,B级2组,C级2组,D级1组.反馈前得分的均值为3.36分,标准差1.01.在接受反馈后,14组学员的评级均为A级,得分的均值为4.00,标准差0.00.P=0.03<0.05,t=2.3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观的反馈机制是培训的关键点.基于结果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培训可使学员掌握标准、规范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脏器受累及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初治SLE患者120例作为SLE组,同时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α链(fibrinogen alpha chain,FGA)早期诊断和预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意义.[方法]2018年9月~2019年10月132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
目的 探讨菏泽市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D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20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4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该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