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1987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石壕吏》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组诗《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展示了作者历尽沧桑后关爱天下苍生的圣者情怀。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教学这篇课文,需要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作品丰富的内涵;品析精炼的语言,深入挖掘蕴含于其中的思想感情,体味文字背后潜藏的战乱之苦、家国之痛。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一般古诗内容涵义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学生们所处时代和生活环境同杜甫笔下社会相差较远。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使之能够沉浸在文本当中有所感悟,这将是教授本文的困难所在。
  设计思路:
  1.以朗读贯穿始末:字正腔圆地读,有板有眼地读,有情有味地读
  2.以“苦”为核心解读文本:一个苦难的时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闷的灵魂
  3.以重点词句的体味为突破口深入理解文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中体现出来的战乱年代人民的悲惨遭遇
  2.在多层次的朗读中梳理情节,深入理解课文
  3.理解杜甫矛盾心理,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味语言文字背后潜藏的战乱之苦、家国之痛,理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难的时代,一个苦闷的灵魂。
  难点:感受杜甫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景,导入新课
  师:大家都知道,在中国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曾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朝代。那么你们知道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什么吗?
  生:安史之乱
  师:对。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开始,整整持续了八年,大唐土地上一直是狼烟四起、战事连绵;这八年,整个大唐江山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而就是这一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根据自己的真实见闻,用记录历史的笔录,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用诗歌的形式向后人展示了那段充满战火和硝烟,浸满眼泪和辛酸的历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其中最著名的一首--------石壕吏。
  二、朗读诗歌,感知情节
  1.个别朗读诗歌,其余同学评价
  2.听配乐朗读
  3.集体朗读诗歌
  4.模仿朗读
  5.梳理情节
  三、品读诗歌,品析人物,体悟情感。
  (一)读深一句诗——“有吏夜捉人”
  师:请同学们仔细琢磨这句诗,揣摩其中一个字的情感。可以按照“从______字中,我读出了______”的句式品读。
  生:从“有吏夜捉人”中的“夜”字,我读出了官吏手段狠毒,因为他们是黑夜突袭。
  生:我补充,我从“夜”字中还读到了官吏的狡诈,因为他们白天难以抓到人,就趁夜深人睡时突然袭击,这时的老百姓没有防备。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短短5个字却包含了很多内容,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黑暗社会,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官吏们的残暴无情,百姓生活的凄苦。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家庭的遭遇,你准备用哪个字?
  生异口同声回答:“苦”
  (二)读透一个字——“苦”
  师:你从哪里可看出苦?(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总结)
  生:老妇命运苦。老妇年老体衰,还得服役。
  师:她这把年纪了,应该安享晚年才对。
  生:不仅如此,她的两个兒子已经丧命,还有一个也朝不保夕。
  师:是啊!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妇是白发人却不能送黑发人啊!
  生:“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我从“且”和“矣”字中,读出了老妇心中无限的伤痛,这种丧子之痛已经让她对生活充满了绝望和无奈。
  ……
  (三)读懂一个人——“杜甫”
  师:我们来想想诗人苦闷的灵魂体现在何处?请找出苦闷之处。
  师:这句诗中有一个字用得很好,哪一个呢?
  生:“如”字。
  师:对。这句诗中的“如”字用得很好。一个“如”字表现了哭声的泣不成声,断断续续;一个“如”字,给我们无限的想像空间,饱含复杂的思想情感;一个“如”字也表现了诗人始终在倾耳细听,放不下心,对这个苦命的家庭一直报以关注,通夜不眠。
  师:“暮宿惊起”——“隔门听诉”——“夜久闻泣”——“天明独别”。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不幸遭遇的杜甫内心被深深刺痛了,他非常同情为战争付出沉重代价的这一家人,他是多么希望尽早结束战乱啊!但是他更不愿看到大唐王朝再吃败仗,如再战败,江山社稷将毁于一旦,所以非补充兵员不可,哪怕是多一个炊事老太也好。军与民这两头发生矛盾的时候,当二者难以兼顾的时候,作者内心的那种无奈,那种悲哀,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了那颗“视国家为生命,视民生为己任”的伟大的民族情怀。(板书:一个苦闷的灵魂——忧国忧民)
  四、拓展美读,体会情感
  师小结:刚才咱们品读出了官吏的暴、老妇的苦还有杜甫的忧,官吏的暴虐让我们气愤不已,老妇的苦更是深深的触动了我们,而当国家的大不幸和人民的小不幸发生矛盾的时候,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那种内心的纠结,那种颤栗,那种无奈,那种悲哀,更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了杜甫的那颗“视国家为生命,视民生为己任”的伟大的民族情怀。怪不得有人这样评价杜甫的诗“沉淀于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胸襟,铸就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诗风,感人肺腑的民族情怀。”所以,又有人说,读杜甫的诗,只有读到沉郁顿挫,读到泪湿满襟,方能真正读懂杜甫。
  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带着杜甫的这种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共同来诵读这首诗吧!
  (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在朗读中结束新课)
其他文献
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全民教育,但重点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纲》又明确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全面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受到全面的、传统的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形成新的人生
期刊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几乎在每一堂课中,教师都要向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所以课堂练习的基本价值就在于它在巩固知识方面的作用。怎样的练习设计能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又能得以全面发展?分层练习能够达到这种要求。因为它是有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为前提的,按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风格来分层,并采用不同的练习策略,进行分层设标、分组教学、
期刊
教材分析:  《我和动物交朋友》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个主题。这个主题的设计意在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歡和动物交朋友,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虐待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培养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学情分析:  对于农村孩子,大部分人都有养过小动物的经历(比如小猫、小狗、小鸡……)。但由于学生年纪小,加上父母亲都忙于农活或打工,对孩子关注较少,孩子虽
期刊
“机箱居然跌破50元!太便宜了!”最近打算装机的读者小李致电CFan侦探事务所,如此诱人的超低机箱是否可靠?机箱虽小,事关重大,因为CPU、主板、内存等都住在这所“房子”里,如果房子结构不合理、漏雨、不抗震(辐射大、噪音大、散热差,硬盘损坏、光驱读盘故障、出现死机、系统频繁重启等问题),岂不坏了大事?面对这些“超低价房”,消费者能否放心购买呢?    价格悬殊,鱼龙混杂    有人说DIY市场已经
期刊
小编Etta说谁是最可爱的人实话说,虽然我用iPhone(一代)已经快一年了,但我真的不是果粉,充其量只能算是稍稍仰慕这个PC始祖公司,因为我知道,能让我玩上iPhone的并不是该牛公司,而是一些颇为  神秘的牛人——那些被很多人奉为传奇的破解高手们……  (特约记者HANDSOME)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干
期刊
英语是一门语言教学,英语有两个特点:一是实践性特强,二是方法十分重要。只有用正确的方法多实践,才能学好英语。真所谓:“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半。”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英语教学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教师给学生传播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遗憾的是,现在中学生中苦学者不少,好学者不多,善学者更少。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法,想方设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由苦学者变
期刊
期刊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甚至是教师始料不及的。对于有价值的,教师应该鼓励,但也有这么一部分同学随心所欲的的生成是明显违背文本的,如有学生认为《为人民服务》中所要体现的服务大众的精神已经跟不上时代精神了,现代社会什么都讲钱,有钱了才能服务大众,否则免谈。也有学生从《心声》中读出的李京京是个人英雄主义,他太喜欢表现自己了。诸如此类,这种脱离文本的生成,除了让学生盲目肯定自我外没有
期刊
Unit 5 Dinner's ready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要让学生能够听的懂、会读、会写beef chicken noodles soup和vegetables等单词。  2.通过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的应用训练,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这一句型进行交流,并获得学习英语的快乐与自信。  【教学重点】  1.能听出、辨认、书写、拼读
期刊
在大多数人的心理都这样认为:体育就是玩耍,就是放松,小学生也不例外。所以,在体育课上,你一本正经地让他们练习队列队形、跑步、投掷、篮球等项目时,他们就会不乐意,但如果你用游戏的形式让他们“玩”,效果就不一样了。为此,我也绞尽脑汁,想了很多的办法,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玩”的乐趣,完成体育教学的中国梦。  一、自主练习的队列队形  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要举行队列队形比赛,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都十分着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