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路桥工程中浆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建筑工艺的不断进步,浆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是从施工准备工作、现场施工控制、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三方面详细介绍了浆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并提出了质量检验方法,从而保证浆喷桩施工质量。
  关键词:浆喷桩, 加固,软土地基, 钻芯取样
  中图分类号:TU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由于其特有的灵活性和优越性,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公路建设又是国家最主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它的迅速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是作者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浆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进行的具体论述。
  1 工程概况
  在某高速公路项目合同段主线全长4.8km,匝道2.5km,临时便道2.7km,被交路1.5km,涵洞、通道处理段和桥头路段用浆喷桩处理软土地基段落长度5179m, 设计桩60391根,桩长634388m,浆喷桩直径 0.5m,间距为 1.3m~1.5m, 桩长6m~19m,桩位平面布置呈正三角形(梅花形)。高速公路标地分布的不良地质体主要为软土, 其岩性以淤泥质亚黏土及淤泥质黏土为主, 局部为淤泥, 软塑~流塑状,具有天然含水量大、高压缩性、力学强度低等特点,工程性质极差,尤其在地震作用及振动载荷的作用下,易产生侧向滑移,不均匀沉降及蠕变等工程地质病害,软基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整体工程的运营性质及工程的经济性, 因此控制浆喷桩施工质量的意义重大。
  2 浆喷桩加固原理
  浆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实际上就是水泥加固的过程, 即采用特制的机械设备把水泥浆送入地下,软土与水泥浆进而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复合地基的过程。
  1) 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浆喷桩施工是首先将水泥拌和成水泥浆,水泥中各种钙质矿物和水完成部分水解和水化反应后,再和软土中的水继续进行水解和水化反应, 生成钙质化合物,这是形成复合地基强度的主导因素。2) 黏土颗粒与水泥水化物的作用。a.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黏土中的化合物表面带有各种离子, 它们和水泥水化生成的钙离子进行当量吸附交换, 从而提高土体强度;又由于软土本身具有胶凝性,再和水泥水化作用形成的凝胶粒子结合起来, 形成水泥土坚固连接的团粒结构,使水泥土的强度大大提高。b.凝硬反应。随水泥水化作用生成的钙离子超出交换所用的数量时,这部分钙离子就与组成黏土的化合物反应,生成许多不溶于水的结晶化合物并逐渐硬化,同样大大地增强了水泥土的强度和水稳性。
  3 浆喷桩现场施工控制
  3.1施工准备
  3.1.1施工现场准备
  进行浆喷桩施工的场地, 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的标高进行平整,清除一切障碍物、杂物。
  3.1.2施工机械准备
  浆喷桩施工机械必须选用配有全自动电脑记录仪的定型产品,施工前必须经当地计量部门检验标定并签封; 钻机导向架内外侧都必须标有醒目的刻度(由上而下1m标一个刻度), 以便施工时随时观察下钻深度;钻机导向架中间挂有能反映钻机垂直度的标线;每台桩机必须配备明示标牌,标明施工技术要求、桩机资料、施工配合比等; 施工现场必须同时配备能测量泥浆比重的比重计。
  3.1.3施工物资准备
  现场库存必须满足施工2d的经过检验合格、质量稳定的大型厂家生产的水泥和减水剂。
  3.2现场施工工艺控制细则
  3.2.1主要施工顺序
  放线定桩位钻机就位下钻喷浆至硬土层边搅拌边提升钻杆至桩顶(地面以下50cm 处停止搅拌)全程复搅一次(如整桩设计浆量还有剩余, 应在复搅中继续喷完)提升至地面关闭搅拌机械移至下一桩位继续施工。
  3.2.2施工技术要求
  根据工艺试桩确定的各种施工参数制定施工要点, 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技术参数如下: 水灰比为 0.45, 水泥用量为 55kg/m,减水剂为水泥用量的0.8%, 水泥浆液搅拌时间必须不少于3min,水泥浆比重在1.75~1.80之间; 下钻喷浆速度小于1.0m/min;提升速度在 0.4m/min~0.7m/min 之内; 桩身垂直度不大于1.5%; 采用下钻喷浆, 喷浆口设在钻头最下层叶片左侧,以有利于钻进润滑和多复搅一遍, 又能保证喷浆长度。
  3.2.3施工工艺( 二喷四搅一停)
  1) 定位。将搅拌机安装调试, 待转速、空气压力及计量设施正常后,对中双向调整钻机垂直度,再开始就位。2) 钻进喷浆、复搅提升。将搅拌头对准设计桩位, 启动电机, 待搅拌头转速正常后,边旋转切土边下沉, 在钻进过程中保持连续喷浆; 钻进至设计深度或持力层后原地喷浆搅拌1min 后,同时搅拌提升, 直至离地面50cm, 再重新边喷浆边搅拌至桩底,至桩底后停止钻进, 连续喷浆1min,最后搅拌提升至地面。3) 移位。关闭电源, 移动设备,重复以上步骤。4)资料打印。成桩后, 必须在移动钻机前打印施工过程资料和成桩资料,严禁移机后补打资料。
  3.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固化剂浆液应严格按预定的配合比拌制。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停置过长(时间不超过2h);浆液倒入时应加筛过滤,以免浆内结块,损害泵体。2) 泵送浆液前, 管路应保持潮湿,以利输浆。现场拌制浆液,应有专人记录固化剂、减水剂用量, 并记录泵送开始时间、结束时间。3) 根据成桩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施工。操作人员应记录每米下沉时间、提升时间, 记录送浆时间、停浆时间等有关参数的变化。4) 供浆必须连续, 拌和必须均匀。一旦因故停浆,为防止断桩和缺浆,应使喷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面以下1.0m, 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提升。如因故停机超过 3h,为防止浆液硬结堵管, 应先拆输浆管路, 清洗后备用。5) 搅拌机提升至地面以下 2m 时宜用慢速;当喷浆口即将提出地面时,应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6) 浆喷桩施工中若发现喷浆量不足, 应在旁边补桩1根, 复打的喷浆量仍不小于设计用量。7) 浆喷桩施工结束 28d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填筑路基。8)合理安排桩位施工顺序, 先施工一个区域四周的桩, 形成一个封闭的区域, 再逐渐往中心施工, 有利于整体的成桩质量和软基处理效果。
  4 质量检验
  1) 浆喷桩施工允许偏差见表 1。
  表 1
  
  
  2) 成桩7d 内,施工单位先开挖自检,观察桩体成型情况及搅拌均匀程度, 如实做好记录, 检查频率为 1%, 开挖深度不小于1.5m,如发现凝体不良等情况,应报废补桩。
  3) 成桩28d后, 对不同软土地质条件、不同桩长路段,分别在整桩长度范围内进行钻芯取样, 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抽检频率不小于2%。同时进行静载试验, 检测检验单桩极限承载力,检测频率不小于桩数的2%; 单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 检测频率不小于桩数的2%。
  5 结 语
  正是由于施工前对水泥加固软土的原理进行分析,对浆喷桩检测实施细则进行学习,针对施工控制要点落实到过程控制中,同时又加强了对原材料的控制和现场的管理, 再有监理的严格检查、监督工作,所施工的60391根浆喷桩, 总桩长634388 万延米。在施工结束7d 后用轻便触探器进行桩身质量检查,同时量成桩的桩径、桩距, 合格率100%, 成桩28d 后经省高指用钻孔取芯、标準贯入检查,优良率达到 95%以上, 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智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注重技术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管理好坏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重视工程技术管理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足以说明技术管理在建筑企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技术管理;技术人才;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
期刊
摘要:本文以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雁栖大桥为例阐述了钢管拱肋的混凝土压注施工是能否体现设计目标——混凝土与钢管良好联合的关键工序。除了混凝土对钢材的粘着力外还存在着钢管对管内混凝土强有力的约束,这种三维的约束使得管内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大幅度改善,能够更有效地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同时克服了钢管结构容易发生局部屈曲、变形的缺点。  关键词: 施工技术;拱肋;钢管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U7
期刊
摘要:公路桥梁工程在建设施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例,在地质勘查中必须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对工程场地做出工程地质评价。本文将针对公路桥梁工程结合笔者工程实践经验,提出各种勘察方法的适用范围、操作方法、成果整理,同时提出新建公路、改建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要点,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路桥梁;地质勘察;勘察方法;勘察操作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双缸同步误差的形成、同步控制方案、同步回路及应用、同步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同步误差;控制方案; 同步回路: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 言  我国的大中型水利工程中的大、中型弧形钢闸门、顶升闸门、人字闸门启闭机已普遍采用液压启闭方式。闸门液压启闭机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传递能量,控制闸门的开、关闭。闸门液压启闭机的应用伴随着液压技术逐步成熟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针对工程地质情况,介绍了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的开挖方式、支护手段、防水技术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隧道 软弱围岩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目前地下工程在软弱、松散、富水围岩中,多采用超前预加固辅助工法,在目前国内常用的超前预加固主要有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大管棚预注浆、深孔全断面
期刊
视频监控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ITS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随着图像传感器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一代智能视频
摘要:对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研究,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及抗水损害性能进行了验证,并提出现场施工的控制标准。  关键词:岩沥青;配合比;施工工艺要求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 the mix design for rock asphalt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mix of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随着数字视频编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出现了大量视频编码应用方案。在众多的编码方案中,H.264是目前最有效的编解码标准。H.264/AVC标准充分考虑到现有的和未来的各种传输网
智能视频监控在当今作为主流的安防手段,通过遍布于各类交通领域、住宅小区等公共场所的摄像头进行监控。近年来由于硬件成本的降低,监控摄像头的应用也逐步增多,随之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