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快速分离水处理技术与应用探究

来源 :科技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a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絮凝分离技术是利用絮凝作用将溶液中微小胶体、颗粒及悬浮物去除并分离的技术,分为絮凝和分离两个过程。絮凝快速分离水处理技术是在絮凝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通过优化絮凝或者改善分离过程,达到快速分离目的。工程上应用较多的絮凝快速分离技术有斜管(斜板)沉淀、高密度沉淀、砂加载沉淀、磁加载沉淀和水力旋流分离技术等。尽管这些技术已得到应用,但针对技术的共性特点、具体差异、选择依据尚无系统性研究和针对性报道。本文从技术原理及特点、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各项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工程技术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絮凝分离技术;高密度沉淀;砂加载沉淀;共性特点
  絮凝快速分离技术因反应速度快、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重点梳理了斜管(斜板)沉淀技术、高密度沉淀技术、砂加载沉淀技术、磁加载沉淀技术、超磁分离技术和水力旋流分离技术 6 种絮凝快速分离水处理技术,分别阐述各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几种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为实际工程中的技术选择提供参考。
  1 斜管(斜板)沉淀技术
  1)技术简介。斜板填料式沉淀池的沉淀区,由一系列平行的斜管(斜板)把水流分隔成薄层,增加沉淀池的有效沉淀面积,相应增加了过水断面的湿周,降低了雷诺系数,减少水力扰动,从而更容易形成较大的絮体颗粒,斜管(斜板)沉淀池上升流速可达 10 m / h,而普通絮凝沉淀池上升流速最高为 2. 16 m / h。但部分斜管(斜板)沉淀工程排泥不畅,和局部短流导致的絮体破碎对处理效果影响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2)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斜管(斜板)沉淀池于 1972 年在我国开始使用,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其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可代替普通二沉池,同时也作为絮凝沉淀池被广泛应用。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中应用斜管沉淀池进行深度脱磷,出水 ρ(TP)≤0. 3 mg /L。该技术在工业废水回用领域也得到了一定应用,如应用斜管沉淀池作为工业造纸回用水处理工 艺,改造后沉淀池的占地面积为改造前的50%。斜管(斜板)沉淀池的积泥现象是该技术目前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张海涛研究污水处理厂的斜管沉淀池 运行发现,污泥斗安装角度的不合理以及表面粗糙 会导致积泥。李三中等[发现,如果斜管沉淀池原水浊度较低、无稳流措施等,会使斜管上部绒状泥堆积现象严重,导致沉淀池每周至少清洗 1 次。目 前,此类问题大多通过改进斜板(斜管)沉淀池结构、强化絮凝效果和增加反冲洗频率来解决。
  2 高密度沉淀技术
  1)技术简介。高密度沉淀技术由法国开发,其特点是在混凝阶段将 2%~6%的化学污泥进行回流,增加絮体半径和密度,因而高密度沉淀池的上升流速高达 25 m / h,由于高密度沉淀池设置了污泥浓缩区,系统产泥的含水率可低至 85%。目前工程运行情况来看,由于待处理水体水质不尽相同,部分项目还存在污泥成分、浓度不易掌控,回流比需要调试等问题。2)应用现状與发展趋势。高密度沉淀池处理污水的 ρ(SS)浓度为 200~2 000 mg /L,被广泛用于自来水厂的给水处理。如水厂应用高密度沉淀池作为饮用水的处理工艺,沉淀池表面负荷达到 16. 2 m3 /(m2·h),处理后出水浊度≤0. 3 NTU[12]。在污水深度处理领域,该技术也得到了一定应用,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应用高密度沉淀池对污水进行深度除磷,出水 ρ(TP)≤0. 5 mg /L。近年来关于高密度沉淀池的研究多集中在结构优化及与其他工艺的耦合上。付文博等在高密池回流的污泥中掺入生化系统的活性污泥,并在絮凝的后混合区增设曝气系统,使高密池对 COD 的去除率由原来的 3. 8% 提高至 19. 2%。鲁剑等研究采用高密度沉淀池作为超滤膜前预处理,使反冲洗频率降至无预处理的 1 /4,以降低超滤膜污染。
  3 砂加载沉淀技术
  1)技术简介。砂加载絮凝沉淀工艺由法国威立雅集团公司在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发,主要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浊度、色度、藻类、铁、锰以及颗粒态有机物,其原理是混凝过程投加高密度细砂颗粒(直径为60~140 μm),促进生成大密度矾花,提高澄清池的处理效率。砂加载沉淀池的上升流速高达 120 m /h。带有砂的浆液可机械挤破藻类细胞壁,藻类去除率高达 85%~95%。细砂化学性质稳定,经砂水分离器分离后可回收利用。相比于高密度沉淀技术,该技术在絮凝过程没有充分利用污泥的絮凝功能,故污泥量较大是需要改进的方向。2)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前,砂加载沉淀技术已经在法国、美国、英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也较早使用了该技术。砂加载沉淀工艺目前主要集中对不同污水处理效果研究方面。如闫静采用砂加载絮凝沉淀处理油田污水,出水达到了油田回注水标准。黄廷林等将砂加载絮凝沉淀应用于低浊度污水处理领域,出水浊度≤1. 7 NTU,对藻类去除率高于 80%。张益应用砂加载絮凝沉淀池净化海水,对海水 SS的去除率高于 99%。
  4 磁加载沉淀技术
  1)技术简介。磁加载沉淀技术(CoMag)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 20 世纪 90 年代发明的一种分离技术,该技术是在普通的混凝中加入磁性介质,使之与污染物絮凝结合成一体,磁性介质能够降低絮团的电位,促进混凝作用,磁加载沉淀技术上升流速最高为 40 m /h。磁性介质可以通过磁鼓回收循环使用。该技术在运营过程中需保证污水中磁性介质含量 > 5 g /L,故需要不断补充磁性介质。2)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磁加载沉淀技术被广泛用于污水应急处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工业废水深度处理领域等。磁加载沉淀技术在沉淀段工艺相对成熟,磁絮凝过程由于不同于一般絮凝过程而得到更多的研究。
  5水力旋流分离技术
  1)技术简介。旋流分离器开始只用于选矿过程中的固液分离和固固分离,后来发展到固气分离、气液分离等领域。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的水力旋流分离器在离心力场的作用下,密度大与密度小的相因受力不同而分离。设备水力停留时间仅为2~3 s。旋流分离器内的水流有很大的切向速度,会导致设备磨损。2)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水力旋流分离器最初由英国的 Hydro 公司发明,并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水力旋流分离技术在煤炭、石油和化工等行业环保领域有较多应用。近年来,关于水力旋流器的研究多集中在运行参数和结构优化上。俞接成等研究轴向入口的旋流分离器,通过数值模拟油水分离效率高达 100%。刘鸿雁等研究水分离器的结构对颗粒物去除的影响,发现通过增加溢流管的插入深度,能够使直径50 mm的水力旋流分离器的分割直径降至 5μm。
  参考文献:
  [1]黄立标,陈雪娇. 斜管沉淀池的改造实例[J].广东化工,2016,40(2):82,85.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甘谷驿油田目前注水开发现状,由于孔隙度和渗透率都很低,吸水能力差,注水难度大,还容易被污染堵塞,因此必须要有一套适应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特点的注水工艺技术,通过前期注水效果评价,探索注水开发在甘谷驿油田3303井区的应用。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注水;原油采收率  前言  甘谷驿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的东南部,地层平缓,倾角小于1度,每公里坡降8~10m。地质构造属于低渗
期刊
摘要:航空发动机匣零件在发动机中有着不可替代作用。这种零件使用的制作材料比较特殊,该零件的制造精度对航空发动机整体的协调性和实际应用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机匣零件的外壁比较薄,加工的难度比较大,而且加工工艺较为复杂,如果使用传统的零件加工方式则无法满足机匣零件的加工需求。目前我国薄壁零件的加工经验比较少,那么实际加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应用数控加工工艺,避免由于操作不规范而导致航空发动机机匣出现变形或者
期刊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品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源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食品安全作为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民心工程”,直接影响到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及社会的文明和谐。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国内外都已出台了诸多保障举措。食品检测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之一,理应值得关注和重视。本文着眼于此,开展相关论述,以期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能够形成较为清晰的梳理和总结,并提出强化食品检测的具体策略。  
期刊
摘要:变速箱箱体的主要作用是支承各传动轴,保证各轴之间的中心距及平行度,并保证变速箱部件与发动机正确安装。因此汽车变速箱箱体零件的加工质量,不但直接影响汽车变速箱的装配精度和运动精度,而且还会影响汽车的工作精度、使用性能和寿命。本文对变速箱箱体尺寸、几何、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箱体加工时的基准面的选择进行确定,促进其生产质量。  关键词:汽车变速箱;技术要求;工艺分析  1、汽车
期刊
摘要:研究油藏类型为低渗薄层,水淹突出,注采对应关系复杂,通过近几十年的开发,目前已经进入的“三高”开发期。低渗薄层油藏由于储层发育变化大,注采对应关系复杂,出砂、结蜡、注水等各方面影响,油井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有杆泵抽油机井工况分为 9 种类型,油井处于正常的生产状态、抽油杆断脱、油井出砂、油管结蜡严重、油井出砂、泵漏、气锁、油稠以及供液不足。为提高工况分析的准确性,利用泵效、排量、泵吸入口压力
期刊
摘要:YE一1200液压式压力试验机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材料例如混凝土、水泥等制品的抗压、抗折强度试验。它的最大特点是同时拥有2个工作油缸,具有较大的测量范围。其中小工作油缸具有2个分度盘,工作范围为20kN,大工作油缸分为3个分度盘,工作范围为120kN。该机器还将供油和测力系统整合为一个系统,具有操作方便的优势。本文根据长期的工作经验指出了该机YE-1200液压式压力试验机经常会遇到的一些故
期刊
摘要:在我国石油炼油与化工运行系统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运维管理在其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运维管理相关措施的有效落实,不仅能够为石油炼油与化工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提供有效保障,而且还能够尽可能避免一些其他因素对其造成恶劣影响。因此,本文针对石油炼油与化工运行系统的运维管理措施进行详细分析,为该系统的合理利用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石油炼油;化工运行;运行系统;运维管理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炼油厂设备产生腐蚀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设备产生腐蚀的不同部位,实施了有效的防护措施,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护方式,可以最大限度上降低设备的腐蚀速度和腐蚀程度,对炼油厂的安全长远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  关键词:炼油厂;设备腐蚀;防护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石油资源是现代社会工业发展的基础保障,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成品油的质量要求不断上升,其中原油
期刊
摘要:隨着人们对于油田的开发利用,随着对油田的开采时间的加大,油层本身的能量会随着开采的加大而减小,这会使得油层的压力逐渐变小,进一步导致地下原油的脱气,使得原油的粘度增大,对于油田的产量有很大的危害,甚至严重的可能导致油田的停产,而使用注水工艺可以使得油田保持油层的压力,通过使用油田注水的方法来弥补采油之后的亏空体积,进而可以补充地层的能量来进行采油,油田需要及时的注水以此来保持地层的能量,这样
期刊
摘要:机电一体化作为将多种技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运用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智能控制是通过运用计算机来将一些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进行驱动来实现控制的目标。在智能控制中主要是模拟人类的智能,并运用人脑来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复杂工作和任务,呈现出非相册给性、高层控制核心和变结构等特征,能够更好的满足人类多方面复杂的要求。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优势;应用  一、智能控制与机电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