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在昆剧演奏中的作用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dy83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鼓是昆剧演奏中常见的打击乐器。昆剧中常用的鼓有单皮鼓、怀鼓和堂鼓几种,昆剧中的鼓配合着板、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在这些乐器组合中,鼓起着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鼓 昆剧演奏 打击乐器 作用
  昆剧中常用的鼓有单皮鼓、怀鼓和堂鼓几种。单皮鼓是一种革制打击乐器。因一面蒙皮被命名为“单皮鼓”,击打时的声音较低,并富于音色变化。单皮鼓俗称“武场音乐”“锣鼓经”。怀鼓是点鼓,俗称“荸荠鼓”,演奏时用红木或竹制鼓签敲击。怀鼓常用于昆剧中的生角和旦角戏的演出或清唱。用单签子敲击,音软而糯,适于厅堂内轻声歌吟。堂鼓的鼓框用木条以圆周形拼合而成,两面蒙皮,鼓身有铁环,悬挂于木架上,双木槌敲击,音色宽厚深沉。鼓在昆剧演奏的打击乐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鼓与板、小锣、钹、大锣、堂鼓等打击乐器的音响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紧张、激烈、活跃、闲适等不同的情绪和气氛。
  一、可用于角色上下场、定场诗等
  五击头锣鼓经常用于配合角色简单地上下场,如《渔家傲·藏舟》中邬飞霞二次上场时所用。快五击头锣鼓经多用于配合角色情绪强烈或心情紧张时的念白或动作。小锣帽子头锣鼓常用作唱段的前奏,如《长生殿·小宴惊变》中唐明皇、杨贵妃上场用此接唱北中吕宫《粉蝶儿》。唤板慢五击头锣鼓经用于丑角一般性上场,如《寻亲记·茶访》中茶博士上场。定场锣锣鼓经常用于角色(首次出场)念完引子转身归坐时,起静场作用,如《荆钗记·见娘》中王十朋念完引子《夜行船》归座时便用此,后接念定场诗。
  单上场锣鼓常配合场面较小的上场,小生、老生、旦、老旦等都能用,如《思凡》中的五旦色空上场。小生上场锣鼓常配合小生角色首次上场,如《玉簪记·琴挑》中潘必正首次上场时所用。老生上场锣常配合老生所扮角色首次上场,如《长生殿·酒楼》郭子仪上场。也用于大宫生上场,如《长生殿·定情》中唐明皇上场时所用。旦角上场锣鼓常配合旦角上场,出场台步及身段动作较缓慢,如《邯郸记·扫花》中何仙姑上场。丑角上场锣鼓常配合丑角首次上场,如《燕子笺·狗是洞》里鲜于佶上场。
  慢下场锣鼓常是配合角色一般情况下的下场,如《荆钗记·见娘》中王十朋“吊场”下场时。快下场锣鼓常是配合角色情绪焦急、愤怒等急下场,如《白罗衫·看状》中徐继祖得知养父是杀父的强盗后心情万分愤恨,下场时即用此。
  二、配合人物营造氛圍
  撤头锣鼓经一般配合女角色疲惫不堪或腹痛难忍时发出呼叫及身段动作,如《雷峰塔·断桥》中白素贞唱南商调《山坡羊》前四句后(念白前),因腹中疼痛连喊三声“哎哟”。浪头锣鼓经一般配合角色唱段中身段动作,起过门作用,如《思凡》里色空唱《采茶歌》“娑婆呵,嗳!叫,叫一声,没奈何”,后有敲木鱼的身段动作。小浪头锣鼓经通常配合角色唱段中身段动作,起过门作用,如《思凡》中色空唱“下山去”后有拎褶子急行数步的身段动作。小锣夺头锣鼓经通常配合角色唱段中身段舞蹈动作,起过门作用,如《宝剑记·夜奔》林冲唱北双调《雁儿落》“俺这里吉凶未可知”后,有“飞脚亮相”舞蹈动作。小锣抽头锣鼓经通常配合文戏角色唱段中的身段动作,如《荆钗记·见娘》中王十朋唱南南吕宫(刮鼓令)第四支“长吁短叹珠泪零”后。落场冷尖锣鼓经一般配合角色惊慌失措时的念白及身段动作,如《宵光剑·闹庄救青》中,剧中当卫青因找不到铁勒奴心情紧张不安而连声叫喊“他往哪里去了”。
  七记声锣鼓经通常配合角色欢快情绪的表演,多用于丑角,如《下山》中本无的表演大多用此。四击头锣鼓经通常是配合武戏角色上场亮相,如《草庐记·花荡》里张飞上场。三击掌锣鼓经通常是用来衬托念白的重点并配合身段动作,加强气氛,如《西游记·借扇》里孙悟空念白“来此已是芭蕉洞”。三马鞭锣鼓经是用来配合角色趟马程式中三甩马鞭身段动作而得名。抛头锣鼓经通常用于大场面的剧目,配合行路间歇、停车、下马等舞台调度。大锣夺头锣鼓经通常配合武戏上板曲唱段中身段舞蹈动作,如《草庐记·花荡》里张飞唱北越调《调笑令》“将人马掩在芦花,哎呵呀!”后有“飞脚”亮相舞蹈动作。抽头锣鼓经通常配合武戏上板曲唱段中身段舞蹈动作,同时加强气氛并起间歇过门作用,如《草庐记·花荡》里张飞唱北越调《调笑令》“吱吱地咬碎了钢牙”。走马锣鼓经一般是配合角色备马的身段动作,如《昭君出塞》里马夫备马;也常常用于群场舞台场面,如《雷峰塔·水斗》里的水族群舞。七五记声锣鼓经通常配合群声或角色身段舞蹈动作,如《铁冠图·别母》里周遇吉灭火舞蹈动作。反长尖锣鼓经一般配合武戏角色犹豫、疑虑、思索时的表演,也用于角色下场,通常配合武将上下场和带有身段动作的舞台调度。
  三、调节气氛
  小锣冷锣锣鼓经常配合剧中突发事件或惊慌的情绪,制造紧张气氛,如《连环记·议剑》中,当曹操与王允密谋刺杀董卓至激昂时不禁高声议论,王允急念“禁声”。急尖锣鼓经用于文戏,烘托紧张气氛。通常配合角色遇急事上场,如《白罗衫·游园》中园丁上场,准备向苏夫人禀报老爷与徐按台进花园游赏,请速带小姐回避时。小锣尖锣鼓经通常用于角色因极度悲痛、震惊而晕倒等场合,以烘托紧张的气氛,如在《荆钗记·见娘》中王十朋念“呀,山妻为我守节而亡”后晕倒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单立里,男,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演奏员,研究方向:昆曲伴奏理论与表演)(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融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性是它的本质特征。艺术设计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变化,为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生成机制、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代表着东方文化的中国和代表着西方文化的欧洲国家,都对艺术设计的传承形成了不同的模式。本文对艺术设计发展史进行梳理,分析中国的文化传承模式。  关键词:中国 艺术设计 文化传承  一、中国艺术设计史的发展脉络  追溯艺术
摘要:在话剧舞台上,只有掌握好台词语言,才能向观众展示出完整准确的人物形象。所以,演员必须进行表演语言的训练。  关键词:戏剧表演 节奏 情感表达效果  表演艺术最讲究的一点就是节奏。在戏剧的台词中,节奏是最需要琢磨的一点,只有处理好节奏才能完整地演绎戏剧的情感。  一、戏剧表演的特点和要求  在戏剧表演之中,台词语言要求表演者能准确地传达人物感情,与观众面对面地产生交流,语言要通俗易懂。要想完全
目的:研究反复高热惊厥对发育期大鼠脑内解偶联蛋白(UCP4)表达的影响,以探讨UCP4在高热惊厥脑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1日龄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高热惊厥组(FS,n=24)、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可控核聚变被认为能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清洁能源,虽然在该领域投资无数,但科学家取得的进展仍然非常有限.然而,科学家依旧认为,持续巨额投资必将带来巨大
摘要:昆曲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其主要通过音乐的形式向人们充分展示其深刻的内涵,让人们产生共鸣。本文就依托于吴文化传统,对昆曲新美学观念进行深入研究,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欢昆曲。  关键词:昆曲 美学 吴文化  昆曲是一门集歌唱、舞蹈及动作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有着“中国戏曲之母”的美誉。在中国音乐、戏剧以及文学等发展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昆曲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其建筑材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所以在对古代建筑进行研究时往往缺乏实证性的材料,在探究古代建筑和中国文化、历史环境关系的过程中也出现不少困难。但是在我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却依稀可以看到古代建筑形态,因为山水画具有写实性以及保存性,所以对研究古代建筑形态及其所适应的环境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从传统山水画的视觉角度,以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形态为研究对象,进而简要谈谈古代建
我国的木雕种类繁多,其中浙江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温州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被称为“四大名雕”。木雕可分为工艺木雕和艺术木雕。工艺木雕是指有悠久历史和强烈民族
摘要:钢琴是世界上公认的乐器之王,在世界音乐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钢琴曲是世界上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乐曲种类之一。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能够通过演奏技巧以及演奏情感的变化,达到不同的演奏效果,其中就包括交响乐的演奏效果。交响性是钢琴演奏中十分重要的艺术效果,在交响化思维的引导下,钢琴家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钢琴交响乐曲,使钢琴演奏的表现力和震撼力大大增加。本文就针对钢琴演奏中交响化思维的应用进行分析。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观众能否感受到舞蹈所蕴含的情感,与舞蹈演员的舞蹈功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本文旨在探讨提升舞蹈演员舞技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舞蹈 表演 舞技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艺术,其中所蕴含的情感都是要通过舞蹈演员来进行表现的,因此,舞蹈演员的舞技精湛与否就显得极其重要。为使舞技得到显著提升,舞蹈演员不仅要在平时进行刻苦训练,还应当不断提升舞台掌控能力
摘要:笙虽然在昆曲乐队中不是主导乐器,但其作用不可小觑。尤其是演奏笙的乐师既要能够懂得笙乐器的特点,又要深谙昆曲的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笙的作用,将笙乐和谐地展现在昆曲表演之中。  关键词:昆曲 笙 演奏师 创新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要想保持昆曲与笙乐的旺盛生命力,现代笙乐艺人应当是主力军,应当坚守一份匠人精神。所谓匠人,就是将自己从事的工作看作一份事业甚至是信仰,而所谓“匠人精神”,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