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刊育人”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学生天地》杂志创刊20周年,20年前,这本刊物的创办,填补了甘肃综合类学生刊物的空白;20年后,这本刊物已成为甘肃、西北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生刊物之一,成果丰硕,令人注目。作为这本刊物的创办亲历者和成长见证者,作为教育行业中的媒体工作者,回首以往的办刊历程,《学生天地》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的办刊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十分明确地把“办刊育人”的理念贯穿于刊物创办发展的全过程,把为教育服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作为践行“办刊育人”理念的重要体现,坚持不懈打造高质量、高品位的优秀学生期刊,使数百万青少年学生从中受益,在“办刊育人”方面,为业界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因而值得进行研究、总结和探讨。
  “办刊育人”理念所具有的实践意义
  “办刊育人”作为一个概念,以前虽然有人提出过,但大多是对某种刊物办刊经验和成果归纳总结后作出的评价,或者是对刊物某种影响力的生发和概括。而《学生天地》在创办之时,就把它作为办刊的理念、目标和追求,作为办刊者的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贯穿到整个办刊的过程。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了办刊的目标、宗旨和定位。要创办一本刊物,首先必须明确三个问题,为谁办,办什么和怎么办。“办刊育人”理念的确立,为上述问题指明了解决的方向,使得所有的问题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育人”,读者对象是育人的目标,刊物自身是育人的载体,刊物内容是育人的核心,三者的有机结合,确立了刊物的整體定位。为了实现“办刊育人”的理念和目标,《学生天地》确定了“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16字办刊宗旨,从而为刊物的创办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增强了办刊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办刊育人”的理念给教育期刊人赋予了媒体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要求从业者既要有媒体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又要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必须以自身高尚的品格、严谨的态度、无私的奉献,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所以,作为一本学生刊物,正是由于坚持了“育人为先”的办刊理念,才使得刊物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能够遵循正确的导向和宗旨,不媚俗,不低俗,在各种冲击和诱惑面前,保持应有的定力,呈现出了教育工作者办刊的特有风貌。
  3. 拓展了育人的领域和视野。过去在教育领域倡导最多的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很少涉及“办刊育人”的问题。“办刊育人”的提出,拓展了育人的领域和视野。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说明了老师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如果从办刊育人的角度讲,一本好刊物,就是一个好老师,它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且由于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一本好刊物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可能更为广泛,它对读者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也不是用简单的数据可以衡量的。
  4. 提升了刊物的品位和层次。一本刊物自身的价值,取决于它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一个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和知识水平、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认知、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刊物,必然是高格调、高质量、高品位、高层次的,这是由刊物自身的办刊理念和价值追求所决定的。而“办刊育人”,就是刊物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近年来的办刊实践证明,越是有追求、有品位、有层次的刊物,也就越有品牌价值,越能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的引领者,被广大受众广泛接受和认可。
  办刊育人理念体现的内在逻辑关系
  对于期刊而言,办刊者常常面临着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问题。国家倡导的是社会效益优先,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期刊的双效增长。办刊和育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两个效益在刊物上的个性化体现。从长期的办刊实践来看,办刊和育人之间的关系,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 办刊是育人的基础和前提。刊物是育人的具体承载者,没有办出高质量的好刊物,也就谈不上“育人”。刊物就像学校和教师的结合体,编辑就像幕后的老师,把知识通过刊物这个媒介,传授给阅读者。没有学校和老师,也就不可能“教书育人”。同样,没有高质量刊物的存在,也就无法实现“办刊育人”目标。对于办刊者来说,要通过办刊来“育人”,首先必须全神贯注围绕办刊宗旨,打造精品期刊,获得读者的喜爱和认可,方可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也才能把“育人”的目标落到实处。否则,自然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2. 育人为办刊提供了方位和坐标。办刊为了育人,也就解决了“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育人”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刊物具有的育人属性,决定了它来自教育、服务教育的方位和坐标。教育刊物,特别是学生刊物的创办、发展,离不开这个方位和坐标,“育人”既是它的目标,也是它的根基所在。离开了“育人”这个目标,教育刊物也就失去了它前行的方向,也就脱离了自身赖以生存的土壤,自然难以根深叶茂,茁壮成长。现实中许多少儿类期刊为追求经济效益和市场热点,放弃原来的办刊宗旨,最后走向衰败的事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 办刊与育人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当一本刊物以“育人”为价值追求的时候,这个目标实现的程度,也就决定了这本刊物自身成功的程度。《学生天地》作为一本面向学生的刊物,把“育人”确定为自己的办刊目标和价值追求,便与教育事业所追求的理念和价值高度契合,或者说高度一致,自然使它在创办之初就以其鲜明的教育属性,在教育领域具有了天然的号召力,把目标读者吸引和凝聚到自己的周围,从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为刊物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读者基础,也为“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前提和可能。相应的,当“育人”的效果在读者对刊物的广泛阅读和使用中逐渐显现时,反过来又会使刊物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得到很大提升,从而实现良性互动,稳步发展。
  “办刊育人”理念给办刊者带来全新体验
  办好教育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样,要办好一本刊物,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办刊队伍。而“办刊育人”理念的实践,也使《学生天地》的办刊者具有了不同于其他媒体人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了教育工作者的高标准角色定位。办刊者的素质和价值追求,决定了一本刊物的品质和趣味所在。多年的办刊实践证明,每个办刊者在品德修养、价值取向、兴趣爱好、专业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对刊物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人,就会办出什么样的刊。一个办刊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必然会决定一本刊物的整体走向。这就要求教育刊物的办刊者,必须把自己当作一名教育工作者,把“办刊育人”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把为人师表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用自身高尚的品德、美好的人格、高雅的情趣、默默的奉献和专业的水准,打造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刊物,才能将“育人”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2. 编读之间建立起更加紧密的互动关系。在“办刊育人”理念的实践中,由于“育人”的目标明确,指向清晰,就使办刊者与读者建立起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学生天地》以刊物为平台,通过走进校园、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编者、读者都成为了刊物的一部分,成为了办刊的共同参与者,让办刊者得到了更多的办刊思路和灵感,对读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办出的刊物也更加贴近读者,更有针对性、可读性,更受读者的欢迎和认可,使办刊者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在与读者的广泛接触、深入互动中,也更加增强了办刊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办刊者获得了更多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办刊育人”理念的不断实践,让办刊者的价值通过刊物的发展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天地》创办20年来,已经陪伴数百万小读者走过了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很多人已经走向社会,有的已经成为所在单位和行业的骨干力量。在办刊20年的回访中,很多读者满怀深情地表达了对《学生天地》杂志和编辑老师的感激之情,是《学生天地》陪伴他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岁月,为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而这些“育人”成果的取得,也使办刊者受到社会和读者的广泛尊重和认可,使他们拥有了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为进一步办好刊物,促进刊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内生动力。
  “办刊育人”是教育媒体人的永恒價值追求
  回首20年的办刊历程和实践,一个最为深切的体会是,作为教育刊物的办刊者,特别是作为学生刊物的办刊者,必须要有理想,有责任,有情怀。“办刊育人”就是一种理想,一种责任,一种情怀。办最好的刊物,把最精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为人作嫁衣无怨无悔,就是教育媒体人的价值追求。而这种以“办刊育人”为目标的价值追求,体现在《学生天地》身上,可以用三个“一”来加以概括。
  1. 一本最“干净”的杂志。在整个社会价值多元,拜金主义泛滥、低俗之风盛行、逐利不择手段、各种有害读物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的现实社会环境中,《学生天地》以应有的责任担当,不为利诱,不改初心,始终高举“办刊育人”的旗帜,实践“办刊育人”的理念,把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所有不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内容,哪怕是一句话、一张图片或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广告等,都被严格剔除,努力办最“干净”的“绿色环保”杂志,一丝不苟地践行“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办刊宗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刊物的内容中,因而受到普遍赞誉和肯定,先后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优秀少儿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陇原期刊中的佼佼者。
  2. 一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杂志。《学生天地》在办刊过程中,按照“办刊育人”的理念,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当作办刊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办好刊物的同时,开展各种由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包括学生夏令营、征文、书画竞赛、文学奖评选、《学生天地》进校园以及向贫困地区学生赠刊等,培养了学生的高雅情趣、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了学生的专业特长,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展了刊物服务学生的内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学生天地》就是自己的刊物,自己既是刊物的受益者,又是办刊的参与者,使“办刊育人”的理念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3. 一本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杂志。尽管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但立足于“办刊育人”的《学生天地》依然保持了应有的“战略定力”,因为它植根于教育,衷情于育人,弘扬的是真善美,传播的是正能量,让学生喜爱,让家长放心,受社会欢迎,具有在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的“核心价值”。所以,在来自外部的强大冲击面前,《学生天地》依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势头,并在坚持自身办刊理念、体现自身办刊特色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拓展育人渠道的有效途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应该相信,在“办刊育人”的旗帜之下,《学生天地》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办刊成就。
  编辑:张慧敏
其他文献
时下,部分语文教师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而忽略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如果有语文教师还秉承传统语文教学,就不被人看好。脱离教材而随意生发人文性,为了追求人文性而冷落文本,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表面上很叫座,但实际上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得到有效养成。文本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我们应该尊重它,并努力追求对文本的超越、升华,最后内化为学生生存生活的营养液。我认为,夯实“俗”、最终“雅”是学习语文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是数学教师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下
【关键词】 语文教学;表达能力;问题;  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8—0096—01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离不开表达,表达能力好的人一般都深受朋友欢迎,并且相对于表达能力差的人更容易成功。初中生处于学习能力较强的阶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重大意义。因而,作为一名教育者,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
额叶脑挫裂伤合并大脑纵裂血肿临床不多见,国内外报道不多[1-3]。大脑纵裂血肿(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 he-matomas,ISH)病变发展相对较慢,表现为对侧下肢单瘫或偏瘫,下肢重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指患者所期望的理想护理服务和实际接受到的护理之间相符合的程度,是评价医疗服务终末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患者对医院整体服务
【关键词】 教师;学生;成长;亲和力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2—0035—01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各学校都在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学生评定教师的活动。在学生的评教中,我们发现一种现象:教师的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往往与学生的满意程度不成正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功底,还要努力提高亲和力,使自己
“这个知识点、这道题讲过多少遍、考过多少遍了,怎么还错?”“唉!许多题做过、考过了,怎么又错了!”这是师生考试后常说的话。为何同一个知识点,教师一讲再讲,学生还一错再错?如何
目的通过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系,探讨血清UA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早期预防中的价值。方法 209例连续住院脑梗死患者,测定外周血尿酸水平,用颈动
河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领军省份,近几年以其不断攀升的GDP数值和增长速度引人瞩目,河南连续五年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GDP年均增长11.4%,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2005年,其GDP已然位列全国
个人所得税是以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为计税依据所开征的税种,它正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目前地税部门征收的主体税种。由于该税种征收的面广、量大,加之个人收入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