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y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技巧及要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6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治的84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肿瘤位于结肠肝区、升结肠、回盲部,患者均行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采用由内向外、自下而上的中间入路,以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为中心清扫第3站淋巴结。观察患者术中情况,术后采用电话、短信和返院复查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3月。

结果

82例患者均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2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无围术期死亡。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5 min(110~17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0 mL(30~120 mL),术中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7枚(13~20枚)。患者术后平均胃肠道恢复时间为52 h(24~72 h),无输尿管、十二指肠损伤,无吻合口瘘、腹腔脓肿、切口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 d(5~10 d)。72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12~28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切口及戳孔肿瘤转移。

结论

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以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为中心的淋巴结清扫为手术操作要点,该手术方式安全可行,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8. 0%~33. 9%的结直肠癌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急性完全或不全机械性肠梗阻。约70%结直肠癌性肠梗阻位于左半结肠。对于左半结肠癌性肠梗阻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分期手术,随着肠道疾病治疗方法的改进,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一期手术,一期切除吻合方法目前主要有:术中结肠灌洗、结肠次全切除术、金属支架置入、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且术前金属支架置入和
目的探讨应用三线分割法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4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6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包括回盲部癌、升结肠癌、横结肠肝曲)的临床资料。83例患者采用三线分割法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设为改良组,83例患者采用传统的中线入路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肠系膜上静脉根部(外科干
目的比较腹部正中绕脐切口与腹部正中经脐切口在腹部手术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71例行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腹部正中经脐切口患者设为经脐组,30例正中绕脐切口患者设为绕脐组。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切口相关并发症情况。术后采用复查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
近年来,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中上部胃癌逐步在有条件的单位开展,但食管空肠吻合仍是该手术方式所面临的关键难题。区别于传统小切口辅助腔外重建,部分学者开始尝试完全腹腔镜食管空肠吻合以取得更优的操作稳定性及更佳的微创效果,最终期待通过这样的技术降低消化道重建难度。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直肠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经直肠腔内超声(ERUS)检查评估局部浸润与淋巴转移情况,确定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大小、位置、浸润深度以及肠壁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施行TEM。采用门诊、电话或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8月。结果肿瘤位于直肠前壁者6例
目的探讨三维腔内超声检查在直肠肿瘤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30例行TEM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三维腔内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三维腔内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采用κ一致性检验比较三维腔内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