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角动态补偿的VSG故障穿越方法研究

来源 :电网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1_sheng2_wo3_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电网受到大干扰时会出现和传统发电机一样的暂态功角失稳的问题,无法抑制短路过电流,威胁VSG的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在故障期间导入功角动态补偿的VSG故障电流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短路故障工况下VSG控制存在的功角增大和过电流的原因,在借鉴传统同步发电机暂态功角曲线判稳的基础上,利用VSG控制结构和参数灵活可变的优势,在有功环中导入功角动态补偿控制,并且整定了自适应的功角控制系数;另外根据功角重新整定故障期间无功环中的电压指令值,解决了传统电压环采用积分控制时的无功功率越限的问题.所提方法不仅可以抑制故障过程中不平衡转矩造成的功角持续增大以及短路过电流,而且改善了VSG的频率输出特性.从而实现VSG在电网短路故障下的安全稳定运行.
其他文献
从电网侧储能出发,提出了一种储能参与现货市场联合竞价的双层Stackelberg博弈模型.首先,基于共享的概念将电网侧建设位置不限且分散、投资主体多样的储能电站组成联盟,实现资源统一调度,并以市场价格信号激励电网侧储能联盟参与日前电能量市场、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以及日内平衡市场竞价.其次,基于Stackelberg主从博弈,建立了以储能为竞价主体,兼顾收益与风险的现货市场联合竞价策略双层模型.上层以储能收益最大为目标进行策略性报价;下层以购电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日前多市场联合出清,以系统平衡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日
巴西已投运多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其设计、建设和运营体系完备,且具有巴西本地特点.一是直流工程资产管理结构复杂,建设运营协调工作量大.二是电网电气特性复杂,包括电网潮流波动性大、交直流输电通道电气耦和程度差异大、直流系统受端为多馈入直流电网、直流工程接入交流电网方式灵活多样等.三是双回直流协同效应显著,包括同址建设换流站、协同控制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共用直流线路和接地极线路、互为备用光纤通信通道等.中资企业丰富的高压直流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支撑所辖巴西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和运维.中资企业发挥集团化运作和大电
大规模双馈风电机组并网使得电网的谐波特性与接入传统电源时大不相同.变压器空载合闸是电网产生谐波电流的常见场景,该场景下双馈风机的谐波特性尚未见具体分析.因此以风电场相邻变电站内变压器空载合闸为研究背景,从励磁涌流引起的并网点电压谐波畸变着手,通过定量分析变流器控制下风机定、转子磁链的暂态响应,揭示了励磁涌流影响下双馈风机二次谐波电流的产生机理.进一步分析了双馈风机二次谐波电流对变压器保护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在转子侧变流器控制环节附加陷波器滤除基频分量来实现二次谐波抑制,该方法对场景适用性较强,且实施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计划与市场“双轨制”下的交易结算产生了大量不平衡资金.不平衡资金分配机制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收益和市场效率,合理的不平衡资金分配机制对推进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保证市场公平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立足于我国电力市场特点,利用基于主体的建模方式(agent-based model,ABM)对不平衡资金分配机制展开研究.在分析不平衡资金产生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的几类代表性不平衡资金分配方法,建立了考虑不平衡资金分配的ABM模型.然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能够有效模拟不
为了促进多能源互补及能源低碳化,提出了计及电转气协同的含碳捕集与垃圾焚烧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引入碳捕集电厂–电转气–燃气机组协同利用框架,碳捕集的CO2可作为电转气原料,生成的天然气则供应给燃气机组;并通过联合调度将碳捕集能耗和烟气处理能耗进行负荷转移以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使得风电/光伏实现间接可调度而被灵活利用.鉴于所建优化模型具有高维非线性的特点,求解难度大,设计一种新型的反余切复合微分进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具备削峰填谷效用并能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可有效降低虚拟
有载分接开关(on-load tap changer,OLTC)作为变压器的核心组件易发生机械故障,为实现其机械状态的不停电检测,文章提出一种基于Mel频谱滤波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结合的OLTC机械故障可听声辨识方法.首先搭建110kV OLTC故障模拟平台,物理模拟传动机构卡涩和内部组件松动故障,并进行可听声信号采集;其次在变电站现场声源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相似矩阵的盲源分离法将OLTC动作可听声音号与变压器本体运行噪声进行分离,提高信噪比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同时具备路网交通工具及电网用电负荷的双重属性,对其行驶、充电行为的有序调控有利于缓解充电拥堵并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提出基于路–电耦合网络的EV充电决策优化方法,在合理调控充电负荷的同时改善耦合网络运行状态.首先提出基于分层图论的路–电耦合网络模型及网络权重计算方法,量化分析耦合网络的实时运行状态;然后基于充电负荷时空分布情况及耦合网络权重制定并更新各充电站的实时充电服务费,提出综合考虑时间、充电费用、路况、荷电情况等因素的充电决策优化模型,为EV用户提供最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普遍存在的电磁干扰、低频振动、端电压爬升以及现有无位置技术无法覆盖全转速范围的问题,并结合轮缘推进电机对这些方面提出的严格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正弦波滤波器的轮缘推进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根据带正弦波滤波器的完整电机模型,在每个计算周期利用电流观测器观测的电流偏差不断修正电机的初始估算转速和最终估算转速,使得最终估算转速能快速收敛于真实转速.仿真和实验也体现了这一拓扑和算法相对于目前常用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算法具有的优势.该方法不仅使得电机侧输入电压接近于正弦
分布式光纤传感(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ing,DOFS)技术融合传输媒介和传感单元一体化实现了空间的连续监测,且可以直接利用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内光纤资源,其独特优势使得DOFS技术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首先对DOFS中的瑞利散射、拉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的基本原理进行简要介绍,给出了DOFS系统可以监测的基本物理量和各类DOFS技术的特点;然后围绕雷击、覆冰、舞动等工况监测对DOFS技术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随后分析了现有DOFS技术在传
无人机组在执行应急故障巡检时由于受到设备本身计算能力和能源资源的限制,无法较好地执行密集型计算任务。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game theory,GT),与强化学习的卸载策略,该策略在无人机之间建立非合作博弈将最小化成本函数定义为能量开销和延迟组合,同时证明了至少一个纳什均衡(Nashequilibrium,NE)的存在性,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算法求解博弈双方的NE解,在此基础上,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