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肽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来源 :动物医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u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短肽的不断发现,其研究和开发日益受到各国科学家的关注.其可作为营养物质直接用于合成体蛋白及螯合和运输Ca2+等矿物质,使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率提高.免疫肽类则能刺激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具有抗氧化和调味作用的肽类可作为天然防腐剂代替化学合成产品以提高饲料品质.生物活性肽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效果也证实了其可增进动物健康、促进畜禽生长发育及改善畜产品品质,在反刍动物则成为瘤胃微生物氮素营养研究新生长点.因此生物活性肽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氟乙酰胺为剧毒灭鼠药,往往由于自服或误服而中毒.中毒后多 表现为癫痫样发作,由于自服或误服者本人或家属不愿意或不能提供确切的毒物名称,给诊 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甚至延
我们从1982-05~2001-05共收治甲状腺癌98例,术前误诊24例 ,其中19例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疾病,5例诊为良性病变变但不排除恶性.由于甲状腺癌的诊 断,易与甲状腺实性肿物等良性病变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发病后,局部皮损痊愈而神经痛迁延不愈,疼痛持续数月或数年.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因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
1983年Mazur和Clark首先提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这一概念。近年来,人们对GIST的起源、基因表达及突变、免疫表型特征、组织学诊断及良、恶性诊
许多医学史家都认为器官移植的出现和发展是20世纪人类生物医学领域里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并被称为"二十一世纪医学之巅",已成为治疗完全丧失了功能的脏器的唯一有效措施.与国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的、自愈性疾病,在临床上较少见,易与感染性疾病、粒细胞减少症、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相混淆.笔者收集本院近年收治的20例组织
垂体瘤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症状无特异性,在早期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我们所遇12例垂体瘤患者,在确诊前均发生误诊,现总结报告如下.
将SARS患者的咽拭子感染Vero E6细胞,用电子显微技术等对SARS病毒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分离到的病毒粒子没带囊膜时直径大多约50nm,带有囊膜的直径约100 nm.通过RT-PCR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