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弘美致远行

来源 :汽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f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款”对于BMW来说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时隔三年再见新BMW 6系GT,它唯一不变的是GT的意境与美丽,其它则都焕然一新,更显恢宏大气。
  更自信的GT型格
  在BMW庞大的产品家族中,6系GT一直是我心中最喜欢的“老朋友”。是的!还记得2017年第一次接触6系GT时,我就被它那与7系同出一源的CLAR平台,造型独特又流线的GT溜背线条、无框车窗,以及开起来华贵大气的驾乘质感深深吸引。
  时隔3年,新BMW 6系GT已经跟我印象中的前一代产品截然不同──如果说之前的它是以端庄步伐行走GT之旅,那变身之后的新BMW 6系GT,就像做好万全准备,能以勇者之姿、刚健之态,探索GT旅程上更多惊喜的自信旅人。
  外观上的变化是巨大的──看车我喜欢第一眼先望大灯,因为它是车的双眼,是神髓,新BMW 6系GT的3D悬浮式自适应大灯,除了造型比起之前更具硬派风格,内在更多了画龙点睛的美感元素,例如那一抹蓝色点缀的灯眉,标识着BMW最高水平的激光大灯科技,而双L型的灯带又与灯眉上下呼应,感觉好像运动家脸上的UVEX运动眼镜,以酷炫神形强化那深藏不露的迷人眼界。另外,与车灯搭配的全新包围造型,比起旧款6系GT,它有更向车头前张的立体线条与雕塑感,前面我说到的“自信”其实有很大一部份因素来自这里。试想,如果你今天登山旅行,找了一位长相俊俏,鼻梁高挺,脸庞轮廓刚健的向导,你是不是第一时间就对他更有信赖感呢?
  至于那熟悉的GT身线依然美丽,我曾经说6系GT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用7系一般的轴距为基础构建整个车身轮廓,因此它的GT溜背角搭配车长、车高恰到好处,配上BMW经典“霍氏”弯角后窗,简直就是浓纤合度的艺术品,无论从哪个角度望之都感协调与耐品!另外,3D悬浮LED尾灯依然美得不可方物,甚至类似设计如今也被应用到越来越多BMW品牌其它车型上。而新BMW 6系GT在此之上更多了新造型的后包圍,其与前包围的样式是遥相呼应的,更浮凸、更霸气、更运动的造型,配上旅程遇到的金黄色夕阳,居然会激荡出一种立体的光影效果,让新BMW 6系GT重点的车尾造型更过目难忘。
  不得不佩服宝马的外型设计师,在把车打造成艺术品这方面确实功力一流,新BMW 6系GT经过如此精雕细琢,比起之前更添弘美大气,卓绝风范了。
  个性,是GT之旅的完美节奏
  新BMW 6系GT的动力参数与改款之前并无二异,但实际驾驶我却发现,它与之前的调校相比似乎更个性鲜明,怎么说呢?之前我曾经深入体验过旧款6系GT的SPORT、COMFORT、ECO PRO三种驾驶模式,也记得它们之间有何不同调性,但此番驾驶我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好像又微微加大了,好比说在SPORT模式下,ZF八速自动变速箱除了更乐意维持低挡位,让发动机有更高转速灵活发力之外,还会更积极锁止变速箱内挡位控制离合器片,因此我可以更明显感受到油门加油与收油那一瞬间牵引的直接感,隐约有一种开手动挡车的快意,而这当然对车辆的加减速以及操控反应会有直接帮助。至于在COMFORT模式或ECO PRO模式之下,一切又都变为舒适顺畅,比起改款之前的驾驶感更偏高雅精质,如果不看发动机转速表变化,我几乎都快忘了变速箱正在聪明工作,柔化换挡动作。嗯!好个呼应改款的动力设定──调校更个性鲜明,让驾驶人享受更多层次的驾驭魅力,正是最完美的节奏!
  底盘设定一向是BMW的强项,而这项绝技到了6系GT身上几乎已达化境,其设定硬中带Q又收放利索,“路见不平”时吸震反应极快且有充分韧性,只闻底盘下闷哼几声就轻松带过,丝毫没有因为路况不佳而反应出车身不安定的感觉,并且过弯时又能给到安心稳定的支撑性,这是高级GT该有的那种运动之间又气定神闲的贵族范。而这一切的一切,在我畅享驾驶乐趣之际,其实都来自新BMW 6系GT配备之主动防倾杆、电子减震及空气悬挂的默契工作!







  开GT就该优雅的声控驾驶模式
  如改款之前一样,那种犹如传统贵族乘坐马车,以君临天下之姿作GT旅行的坐姿依然舒适至极,但个人觉得新BMW 6系GT的座椅用料、包覆性比之前更提升了,说到这里你或许会以为我要说它更能让我尽兴驾驶劈弯,但其实我要跟你说的是,这其实也提高了乘坐舒适性与安心感,难怪这次旅途里我会花更多时间坐在后座思考人生(其实是太舒服睡着了),哈!
  喔!对了,新BMW 6系GT依然有使用无框车窗车型中难得的车内静肃性,时速120km/h行走高速时,车内的底盘、风切噪声不明显,有豪华GT的大家风范、内敛气质。因为怕吵,一般我不太能在车上睡觉的,但身处新BMW 6系GT 这好像戴了降噪耳机一般的静谧环境,真让我见周公下棋去了。   另一项吸引我在这趟GT之旅中,花更多时间享受乘坐而非驾驶的地方,就在新BMW 6系GT好像打了鸡血一般增添的大量高科技配置!比起改款之前已经尺寸更大的12.3英吋中控屏幕,里面的操作系统与界面也完全是新的,名为“iDrive 7.0人机交互系统”的它明显画面感更赏心悦目,功能也更丰富且强大。但有意思的是,平常我在家里用来给女儿听早教音乐、教英文的天猫精灵,居然也列在系统之中肩负起智能语音助理的职责,只要对它下语音指令,多媒体新闻、西瓜短视频、QQ音乐、喜马拉雅随心听、导航、空调、餐厅预定……功能都可呼之即来,基本就是所谓的“生态圈”,真是强到哇塞了。
  但更让我觉得好奇的是,根据产品说明,我可以透过语音控制驾驶模式,这可在同级车中前所未见啊!于是我实际试了一把──“运动模式……”。哈!太厉害了,它真的可以用语音控制就切换驾驶模式,这般功能我还真没在其它品牌的同级车上看过,一向重视操控的BMW连这方面都没忽略,实在太棒了。
  敬道统,但亦追求新自我
  GT的本意是“Gran Turismo”(盛大的旅行),原指歐洲文艺复兴时代,英国上层阶级年轻人为了学习先人技艺,经过数月甚至数年旅行,花费不计其数金钱,去往意大利佛罗伦萨、罗马求学问师,体验生活。20世纪时,一些车厂开始将注重高档品味、性能驾驭,适合舒适长征且耐用的车取名GT,使其逐渐成为一种车型代号。
  但实际上,新BMW 6系GT与传统意义上的GT车型又略有不同,它更大,更着重宽敞车内空间与舒适共享,更全能全面适合各种用途,等于是为新时代的GT写下了不同定义。但请注意,新BMW 6系GT并不是BMW意欲颠覆GT道统的作品,相反,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对GT道统的敬意──GT要有高雅尊贵、流线溜背的外观,新BMW 6系GT有;GT要有精致奢华、面面俱到的内在,新BMW 6系GT有;GT要有经得起推敲的底盘质素、驾驭乐趣,新BMW 6系GT有。差别只在于新BMW 6系GT把以上这些更加优化、美化,于是透过与新BMW 6系GT一同前行,我对GT之旅的传统认知更加开阔,甚至可以说要求更高,它让我感受了前所未有的感动!
  抱歉,以上说的这些,其实只是我3年前驾驶上一代6系GT就已经收获的,如今新BMW 6系GT又全面进化,你说我该怎么告诉你我对这车有多心动呢?







  A 110km/h
  新BMW 6系GT的电动尾翼可以手动控制升降,但也可以由车辆自动控制,当车速达到110kmm以上时会自动抬升增加车尾下压力确保高速行驶稳定。



  B 6.5s、6.8/100km
  新BMW 6系GT的“BMW智能轻量化车身”采用了多相钢、超高强度热成型钢、铝合金等多种材料,达到最高减重150kg的目的,也成就了它0~100km/h加速6.5秒,以及6.8L/100km综合油耗的成绩。



  C 600~1800L
  新BMW 6系GT的行李厢容积有600L,但如果把后座椅背放倒后则会大幅增加到1800升。



  D 0.27~0.30cd
  流线雕塑的车身线条,搭配智能降阻进气格栅,使得新BMW 6系GT拥有低至0.27~0.30cd的风阻系数。
其他文献
操控响应灵敏,抓地极限易掌握,而且胎噪抑制能力超乎想象的好。  有型有款有内涵  就像汽车需要有强烈且鲜明的品牌符号,让大家一看就知道它出自哪里,调性为何。锦湖为ECSTA PS71安排的印象符号也是贴近其产品高性能定位──方格旗!而且特别的是,方格旗的图案非仅存在于轮胎胎侧,连胎面上也有。当然,轮胎除了要有型更重视性能,在材料方面,ECSTA PS71强调采用高性能溶解丁苯橡胶S-SBR,强化分
期刊
虽不是由纯电平台打造,却拥有令人讨喜的电气化韵味, 并且把原有设定提升到更高境界,驾驭起来更得心应手。  电动化的前奏  可能很多人对“RECHARGE”的出现不太了解,那就容我先来说说这到底是啥……  在沃尔沃的战略规划里,力求在2040年之前将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产品规划方面,预计到2025年,沃尔沃汽车年销量中将有一半是纯电动车,三分之一是自动驾驶汽车,而且半数汽车将采用合约
期刊
寬阔的音场,强劲的低频,适合聆听大编制、大场景音乐,第二排座位尤其能听到理想好声,整体声音表现应合车格。  喇叭越多,难度越高  直到现在,我的车上还是只有前声场二分频4个喇叭,加上后面一只超低音组成的音响系统,家里也是一对真力品牌的书架型有源扬声器……。玩音响很烧钱的,我可以说自己因为阮囊羞涩所以搞不起喇叭数量庞大的大型音响系统,也可以套那些发烧音响老行尊说的“多个香炉多个鬼”──喇叭越多,要调
期刊
科技、舒适配置与主动安全性大升级,外观与内饰微幅调整,将原本的运动风主调改为年轻典雅风格。  善变是优点  相比较国外车厂4年一小改、8年一大改推出新车的节奏来说,自主品牌车厂最大的强项就是“灵活”,可以针对善变的国内车市快速反应,灵活调整产品推陈出新,这点尤其在今年来得让人措手不及的新冠疫情影响下最是吃香,一推新品,二搞促销,妥妥让中国大陆车市买气引领全球最早回春。  笔者是去年 6月才试过WE
期刊
乘坐空間宽敞,动力性能充沛且顺畅,780km续航里程以及能够在一些限购城市顺利上路更是其迷人之处!  重头戏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一些限购车辆的城市或地区,求得一燃油车上牌指标往往比被雷劈中还难,比买一辆飞度还贵,如果真的非常需要用车,唯有选购纯电汽车或PHEV插电混动车方为破局之道,而这其中合资品牌的PHEV车型由于相比同车系燃油动力、混合动力……车型价格往往高出不少,好比A级的一汽丰田卡罗拉双
期刊
两种声音调性截然不同的音响品牌器材,经过良好调音结合后相得益彰,表现出两全其美的好声音,极其干净的声底中呈现出温润甜美的人声。  得奖级的声音  丰田的Land Cruiser是一款能豪气、能越野、能装载的中大型SUV,不少人把拥有它当成人生目标。但如果你已经拥有陆巡,把这车改装上索价不斐的音响系统变成移动音乐厅,然后居然又凭着它在汽车音响竞赛中拿到大奖……  不知道这会不会有满满人生赢家的感觉,
期刊
每当夜幕降临,乘坐拥挤的地铁朝家里驶去,心中都会有一股想要卸下日常匆忙和焦虑,第二天睁开眼能有温暖光影照耀的欲望。闻着大自然的芬芳醒来,给工作按下一个暂停键,多好?就在积攒思绪时,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弹出一个邀请函,里面的信息是宝马与我相约在北回归线上唯一的绿洲──西双版纳。这不正好是我所期盼前往的大自然吗?不多想,启程!  公路与越野都不在话下  在我心中,西双版纳一直是我国西南边陲里一颗璀璨明珠,
期刊
“控场嘉年华”这么一个个性鲜明的活动名称,配上东风本田思域Hatchback 与珠海国际赛车场,这是让我不热血都不行的节奏啦!  听说要买要排队  我得先跟这场活动的主角──思域Hatchback私下道个歉!因为我本来以为这车进来中国大陆市场,会因为国人喜欢三厢车等固有因素导致销量……。但实际上,这车目前的景况是:要买,请排队! 欧买尬! 谁还敢说两厢车不好卖? 思域Hatchback 翻盘给你看
期刊
有电·难混  插电混动是末日黄花or明日之星?  眼下,大抵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中國最幸福的时刻:不仅有国家补贴和专门的新能源汽车牌照“护身”,更有不输于纯电动车的舆论给予“声援”。  然而,从前面的实测似乎可以发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不一定能为环保事业做出多大贡献……电动里程居然这么低  其实,插电混动车诞生的本意是好的,希望用户在短程行驶时尽量使用电机驱动,到了目的地充上电,发动机就可以备而不用
期刊
毫無疑问,凯迪拉克已经成功抢下国内“性价比最高性能后驱轿车”的市场地位,那接下来它们要如何利用这一优势继续前行?  后驱,一个不漏  国内消费者对于豪华车是有着无限憧憬的,可往往还没了解到车的内在本质,便会被品牌影响力或身边亲友说三道四左右。的确,至今在不少人心中,念及豪车唯有想到BBA!  但事实上,凯迪拉克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存在认知偏差的品牌,虽然折扣方面话题导致它丢失部份溢价能力,但不可否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