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慢生型大豆根瘤菌的生理生化和共生特性的研究

来源 :微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b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慢生型大豆根瘤菌(ESG,extra-slow-growing soybean rhizobium)是不同于大豆另两类共生体——慢生型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和快生型大豆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的新类群。它们在生长速率和生理学特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根瘤类菌体的扫描结果表明,ESG 的类菌体形态为杆状,与另外两群相近,但发现有'Y'形类菌体。ESG 利用碳源范围较窄,抗生素自然耐受性比慢生型低,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不生
其他文献
六十年代以来,东欧国家对历史唯物主义与其他社会科学特别是社会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有关肠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学的辩论的主要观点可概括如下: 一、“厉史唯物土义”和“
通过聚乙二醇6000-磷酸钾缓冲液双相分离,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DEAE-Sephadcx A-50及SE-Sephadex C-50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提纯步骤,从海枣曲霉(Aspergillus_phoenicis)麦麸
采用 Bavendamn 氏反应,漆酶(Laccase)和α-酪氨酸酶反应(α-tyrosinase reaction),呼吸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来自长白山地区的五株真菌进行了定性、定量测
为深入了解C-Mn钢内部缺陷种类及产生机理,对近期报废的16Mn管板进行了解剖分析,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发现产品超声检测不合格主要是Mn S偏析造成的。
<正> 从麦迪霉紊产生菌 S.mycarofaciens 1748中筛选分离到一株无活性变株68,对其进行了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阻断部位的研究。同时
重要建筑的沉降和倾斜观测,是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使用的重要保证。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生长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中能产生胞外脂酶。最适碳源为1.0%淀粉,氮源为1.0%蛋白胨。一些植物油,如橄榄油、糠油、菜油等能诱导脂酶的大量产生,诱导脂
从长期被腈化物污染的土壤及含腈废水中筛选到97株腈化物的同化菌,其中丁腈同化菌ZBB-21休眠细胞显示了很高的丙烯酰胺形成活性,经鉴定该菌为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sp.)。
从济南土壤中分离、筛选到Ps161菌株。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需氧短杆菌,具有激活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和特异性体液免疫的功能,能使机体获得免疫应答和免疫反应性。其菌苗对小鼠精
<正> 极端环境微生物因有开发价值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从1969年开始,日本学者 Koki Horikoshi等对嗜碱微生物(alkalophilies)进行了系统研究。1978年 Koki Horikoshi 分离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