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与经验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现场观察法等对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进行探讨,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创新、活动有序、职责明确等方面,其成功的经验在于:领导带头、把握对象、内容突破、合理设计、加强宣传。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2-0036-03
  自1990年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来,全国各地学校纷纷推陈出新,一改往日“课间操”活动内容乏味、活动时间过短的现象,出现了场面浩大、气势雄伟的态势。回顾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始的历史,既有值得推广与宣传的成绩,也有做得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以浙江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为例,探讨其中的特色与成功的经验,以供同人商榷。该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寄宿制民办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已有10年之久,在各项体育项目的竞赛中成绩突出,体育中考成绩更是连续14年位列瑞安市第一。
  一、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大课间体育特色
  1.内容创新,形式多样
  该校的大课间活动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时间段分别安排了“第一大课间”与“第二大课间”,其中第一大课间活动内容以学段形式区分:小学为“方阵跑、花球啦啦操、武术操(雏鹰展翅)、团体舞蹈”;初中有“方阵跑、街舞啦啦操、太极拳”。第二大课间也是按照学段进行:小学内容为“套圈、跳房子、跳皮筋、蹦蹦球、踩高跷、滚铁环、二人三足、武术、游戏、篮球、排球、乒乓球、长绳、短绳、呼啦圈、舞蹈、藝术体操、韵律操等”;初中内容有“游戏、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长绳、短绳、毽子等”,大周三单数班级,小周三双数班级,每一学期进行轮换。同时,考虑到初三的体育中考,增加了耐久跑等中考项目内容。具体内容安排如表1所示。
  2.合理安排,活动有序
  为了更好地落实“每个学生每一天体育活动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该校实行了“三课、两操、一活动、一晨跑”方案。“三课”是指一周三节体育课(初中45分钟,小学40分钟),“两操”指每天保证一操是大课间活动操,另一操是眼保健操,共两项团体操化项目,“一活动”为第二大课间体育活动,“一晨跑”指该校为寄宿制学习,初中生每天早上都以方阵跑的形式,进行10分钟的晨跑。在大课间方面,该校根据季节的变化对活动时间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学生每天参与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表2)。
  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时间角度分析,整个大课间均由音乐控制,从学生入场到热身活动再到退场都运用了不同节奏的音乐,其目的在于节约更多的时间,尽可能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并提高学生的趣味性。第一大课间的安排以团体操为主,每天安排不同的操式,学生统一练习,既调动了学生兴趣,又增加了练习的效果。第二大课间体育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各班明确本周、本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场地、内容,提前将器材分到学生手中,具体安排如表3所示。
  3.明确职责,分工到人
  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持续的时间较长、参与的人数众多,因此,组织管理是直接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主体包括校领导、学校中层干部、班主任、体育教师等,各主体需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共同协作。
  (1)校领导职责
  学校领导是举办大课间活动的总指挥。他们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正确解读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引领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改革方向,动员各方力量,加强管理监督工作。同时,组织人员每月定期召开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讨会,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有效解决问题,以保证大课间活动的有效进行。
  (2)体育教师职责
  体育教师作为大课间活动的最重要的实施主体,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校层面,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包括:①体育教师与领导的合作。大课间活动前期将设计的方案第一时间汇报给领导,把大课间活动的主题、目标、责任分工、时间、所需资金等情况进行详细汇报,使领导充分参与到大课间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中,为后续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充分的基础保障;大课间活动中期及时反馈大课间开展情况;大课间后期对方案进行总结和评价,以便促进其更好地开展。②体育教师与班主任的合作。做好与班主任的沟通,清楚了解各班大课间活动的具体内容、时间、地点,帮助制定请假制度。③体育教师与音乐教师的合作。大课间活动融入音乐色彩,无法离开音乐老师的帮助,音乐选择、音乐的剪辑、音乐的衔接始终围绕活动主题进行。④体育教师与学生干部的合作。学生干部对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时的入场情况、练习情况、退场情况,进行监督打分,将结果反馈给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及时通报奖励或批评。⑤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理论教学和技术教学齐头并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班主任职责
  班主任是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核心力量,他们的责任包括:①负责监督和管理班级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和积极性,做好学生的请假制度。②组织和帮助学生学习运动知识,以及体育保健知识,使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③参与班级学生体育活动的游戏活动的设计,遇特殊情况无法进行大课间活动,班主任则可安排室内的大课间活动或者游戏。
  4.值日教师的职责
  学校安排了值班教师表,具体分工落到实处,如初中的值班表:A岗负责查教室,教师不能留学生在教室;B岗负责检查操场活动班级人数;C岗教师在活动场地巡查,活动期间学生不能回教室和寝室;D岗负责在活动场地巡查工作,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等。
  二、学校搞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经验
  1.学校领导带头是“关键”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学生看教师,教师看领导,领导以身作则,带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大课间体育活动才能越有成效。该校领导做到了三个方面的带头作用:一是带头学习国家政策与文件。如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及相关的内涵,并在教师会议上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介绍。二是带头谈体会、做总结。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领导积极参与研讨,对教师参与度、教师管理度、学生积极性、学生成效等进行研讨与反馈。三是带头加入大课间体育活动之中。在每次大课间活动中,学校领导都积极参与,并安排值日行政和政教主任或分管体育的领导对大课间活动现场进行调控,及时处理现场情况与突发事件。   总之,在学校领导的带头下,各个部门严格制定值日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教室、走廊、操场、寝室均安排值日教师值岗,负责教室、寝室的教师检查无故缺席的学生,负责走廊的教师检查学生入场的队伍秩序,负责操场的教师检查学生的活动情况。
  2.正确认识主体与对象是“前提”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正确的解读,需明确其实施主体、参与对象、参与行为。
  (1)实施主体
  通常认为,大課间体育活动应当由体育教师作为实施主体,由体育教师全权负责,这个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全校性的大活动,映射学校文化、学校教学理念,仅仅依靠体育教师是不够的,更需要学校各个层面的人员参与,如学校领导与中层干部的管理监察,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协作帮助,缺一不可。
  (2)参与对象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不是部分班级和学生。先由班级为单位构成年级,再由年级为单位构成学校,参与的对象越多,实施难度就越大。因此,要让全体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势必要调动全员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让学生都走出教室、走向阳光,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要掌握全班学生体质状况,对于一些体质特殊、患有先天疾病的学生要安排妥当;对于一些喜欢拖堂的教师要及时提醒;对于一些喜欢在课间做作业的学生要及时制止等。
  3.活动内容寻求重点突破是“核心”
  首先,该校“第一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立足于“啦啦操”是在调研与论证基础上而获得的结果。因为该校的健美操、啦啦操成绩斐然,啦啦操还曾获全国冠军,加上有专业的国家级健美操教练,学校十分重视健美操、啦啦操的提高与普及工作。可以说,健美操、啦啦操是该校的优势项目。因此,该校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重点选择了花球啦啦操、武术操、团体舞蹈操作为小学生第一大课间的活动内容。初中则以“街舞啦啦操”为主,兼练“太极拳”。
  其次,该校第二大课间的内容主要满足小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满足初中学生的运动项目多元化需要。因此,小学生安排了套圈、跳房子、跳皮筋、蹦蹦球、踩高跷、滚铁环、二人三足、武术、游戏、篮球、排球、乒乓球、长绳、短绳、呼啦圈、舞蹈、艺术体操、韵律操等;初中学生安排了游戏、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长绳、短绳、毽子等。
  4.方案合理设计是“基础”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校园体育文化,它的活动主题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水平、身心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场地、器材等硬件条件。
  该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设计围绕了以下几项原则:①科学性原则。新纪元实验学校是集中小学为一体的学校(分不同校区),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设置符合适宜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如小学的大课间包括花球啦啦操、团体舞蹈、武术操,可充分体现小学生的活力;中学的大课间包括街舞、健美操等,符合中学生的发展和身心需求。②创新性原则。如在啦啦操的选择上,经过体育教师的创编以及对音乐的剪辑,选择节奏旋律轻快的音乐,以及创编简单动作,变化形式多样,学生易学,但又不失单调。③因校制宜原则。该校大课间的设置,立足于寄宿制学校的特点,丰富练习的形式,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运动量;该校有很多专业且年轻的健美操专项体育教师,抓住这点,充分开展学校的健美操、啦啦操活动,充分体现该校的自身优势。④安全性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置,练习的强度中等,操化的设置也由轻音乐到重音乐、慢音乐到快音乐,避免学生在练习中受损伤;在组织方面,由学生会干部、班主任或值日教师、体育教师、校领导联合管理监督,确保学生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体育活动。⑤体育与艺术相结合。音乐是艺术语言,融入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可达到一种提醒和激励的作用。通过音乐的引导,学生渐入体育练习最佳状态,提高练习的效果;在体育锻炼的同时,强化艺术教育,体会体育美和艺术美的结合,达到以美健体、以美育人的效果。
  5.校内外大力宣传是“保障”
  传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主体是体育教师,学校层面参与较少。新纪元实验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校内外宣传的经验有三个层面。
  (1)校内宣传经验
  第一,通过全校教师会议,对大课间活动意义、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方式等进行了宣传,让全体师生充分了解,为后期的开展提供便利。第二,成立专门的大课间研讨小组,鼓励班主任、体育学科、音乐学科教师参加,从教育科研出发,对本校的大课间活动进行宣传。第三,利用校园互联网,在学校网站的主界面上,展示学校大课间成果,体现校园文化。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对各班本周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进行汇总和展示,直接与班级评优评奖挂钩,以此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2)校外宣传经验
  一是,积极参加县市级大课间活动评比,宣传与展示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风采。二是,在每学年举办的校园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安排团体操表演,鼓励学生家长参与观摩,使丰富的大课间活动走入家长的视野;同时,利用课外体育作业形式,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内容,促进家校合作。三是,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帮助全校学生了解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小知识、运动训练方法、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等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海平,王屹川.大课间活动的实践研究[J].体育科研,2002(3).
  [2]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1).
  [3]燕凌,孙伟,李京城,徐守森,张印博.对北京市实施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几点思考[J].体育教学,2017(3):25-26.
  (1.浙江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 325200)
  (2.浙江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 325200)
其他文献
摘要:三步球运动是在沙包游戏和手球运动的基础上创编出的一种新型球类运动,具有安全可行、技术简单、锻炼全面、便于比赛等特点,是学生学会打球、学会比赛的快捷通道。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拟通过专题培训、开展活动、开设基地、组织比赛等途径,进一步推进三步球运动的普及开展。  关键词:三步球;特点;推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5-0042
在一次学校举行的有效教学研讨活动上,W教师上了一节水平《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课。一直关心学校体育工作的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仓校长和往常一样欣然来到体育教学研讨课的现场。    一、我与校长的谈话    课结束后,坐在我身旁的校长饶有兴致地跟我谈起了这节体育课,接着谈起了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现将我与这位省小数特级教师,这位“外人”的一部分谈话过程,以及谈话中他表露的“外行思想”,和各位同仁一起分
摘 要:通过观课和课堂实践,笔者发现体育课堂其实可以从“问题”角度来完成解析,一个问题是一个教学点,多个问题(包括初始问题和生成性的问题)是一个教学环节,一串问题就可能架构好我们的一堂体育课。同时,本文归纳了“问题导学”在体育课堂应用的一般要求和注意事项,特别指出的是用“问题”来服务课堂,并指向体育课堂身体练习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问题导学;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在校运会五子棋比赛中,因为一个迟到事件的妥善处理,引起了笔者对组织校园体育活动的目的以及体育教师如何处理好班主任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五子棋比赛;迟到事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0076-01  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会五子棋比贾经过一段激烈厮杀,已经进入决赛阶段。突然,二年级的一名班主任带着本班三个孩子行色匆匆地赶到比
摘要:体育教学语言既有教师教的语言,又有学生学的语言。本文通过课例思考统筹“教”与“学”的语言,突出教学思路的层次性、教学手段的针对性、教学目标的达成性,提高群体学生的乐学程度和个体学生的投入程度。  关键词:低段体育;教学语言;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5-0046-02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通常师生以多种语言形
一问:多年扎实的教科研功底,可以用“独具魅力的体育教育艺术家”来称呼您,请您简要概括下您的教育教学思想。  我的教学思想用一句话是很难表达的,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以我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规律的探索和研究、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感悟,我想那应该是:心中有纲、目中有人、手中有法,用爱心培育心灵、用智慧启迪心扉,共同沐浴五彩阳光、享受快乐课堂,让体育在他们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健康地陪伴一生。
摘 要:《十城市》第25届学校体育观摩研讨大会的核心内容是以“探索有效课堂,提升学生体质”为主题,组织了观摩展示16节课(其中小学7节、初中4节、高中5节),并进行现场评课。本文针对小学段一等奖获得者王晓江老师上的五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课提出一些看法,以求与同行一起探讨。  关键词:《十城市》;篮球课;评价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
摘 要:1994年北京市正式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至今从未中断;2007年中央7号文件下发以后,北京市按照“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思路稳步推进中考体育改革。文章以解读北京市2017年中考体育方案为切入点,通过对北京市中考体育发展历史的简单梳理,指出了中考体育“依法组织”的性质;通过对“一增加、两明确、两修订和两微调”的解释,明确了2017年北京市中考体育在组织管理和运动项目考试标准两个
用柳条做教具,既有效解决了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柳条“门”  做法:采集细细带叶的柳条,师生共同把柳条一根或几根组合编织在一起,编织成一个个“拱形门”“圆形门”“方形门”等。  用途:  1.改正立定跳远“不收腿”“腾空低”的错误动作。在立定跳远的练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不收腿”“腾空低”的错误动作,此时,可以用“柳条门”进行解决,在学生进行练习
摘 要:《体育教学》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良师益友,作为农村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我们应该积极订购阅读《体育教学》杂志,通过阅读《体育教学》杂志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科研水平,进一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课堂教学,为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体育教学》杂志 ;提升能力,服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