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血干细胞开山鼻祖天上有颗“吴祖泽星” 一切为了生命的吴祖泽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15893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30日,军事医学科学院在京举行“吴祖泽星”命名仪式,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副主任杨捷兴研究员宣读国际命名公报,决定将盱眙观测站在2007年10月9日发现的207809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祖泽星”。至此,广袤无垠的宇宙太阳系里又将有一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
  吴祖泽是中国造血干细胞研究的奠基人和实验血液学的先驱,在长期进行的造血干细胞基础理论和临床转化研究中,成功地实现了世界上首例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人,迄今存活超过30年,首次获得人源性干细胞生长因子,被誉为“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1项。
  提到吴祖泽,人皆日:他是中国造血干细胞研究的开山鼻祖、军事医学领域的学界泰斗,分析他的科研历程会明显感觉到他的“善变”,几乎一生都在“变”:从事军事医学50多年,先后研究过生物化学、辐射化学、放射生物学、细胞动力学等学科;角色变换也时刻不曾停歇,一介学子携笔从戒,从学界翘楚到功成名就的大师,再到中国军事医学最高科研机构的“引领员”,年逾古稀之时再次投身新的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正是在“变”之中,吴祖泽演绎着他的坚守。
  1957年,22岁的吴祖泽即将大学毕业,毕业前夕的一次组织谈话,让他深刻意识到国家的需要、国防的紧迫,并义无反顾地将人生航向转变到绿色军旅的浩瀚大洋中。从最初的放射系到生化系,为研制个人剂量仪又调去物理研究室,为了基础研究的需要再调回生化研究室……在这种“救火”队员般的轮转中,吴祖泽也将自己的命运与一座座科研丰碑、一项项历史突破紧紧地连在一起。
  人生的这次重大选择,吴祖泽“出乎自己意料”地选择了军旅,完成了由一名怀抱理想的学子到军人的角色转换,这次看似“偶然”的转变,吴祖泽却已坚守了50余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不到30岁的他,作为一名辐射防护军医,在发射基地的马兰医院工作了6个月;为了预防核武器战争中核爆炸的强光导致作战人员眼底灼伤而失明,非光学专业出身的他服从需要,研制出了核爆炸防护眼镜。
  生物再生源于干细胞。它就像一棵树干可以长出树杈、树叶,开花和结果一样。因此,科学家这样定义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医学界称其为“万用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胎盘以及骨髓、外周血和成年组织中,在现代生物医学技术条件下,它能够被培养成肌肉、骨骼和神经等200多种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
  第一次把干细胞运用到临床是1980年。吴祖泽说:“1980年南方发生了一例放射事故病人,一位年仅31岁的青年由于防护的失误,造成大剂量的照射,他全身受到了很大剂量的辐射,病人被送到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附属307医院,但找不到好的治疗办法,生命垂危,患者辐射后各种反应都有了,军事医学科学院派专家到现场去模拟,推断他可能接受多少剂量的辐射,根据这些判断他的受照剂量已经达到可以致死的程度,意味着他的造血干细胞绝大多数都被杀死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是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得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有适合这个患者的干细胞来源,如果不合适的话将会发生严重的排异反应。这个患者没有兄弟姐妹的骨髓可以提供他来做移植,当时我在研究造血干细胞的新的来源,因为造血干细胞在我们成年人当中主要在骨髓里面,但是在胎儿时期,造血干细胞也存在于四、五月份的胎儿肝脏中。当时我刚完成这个课题,对于这个无奈的患者,我们就给他做了胎肝干细胞移植。这位年轻人最终活了下来,并痊愈出院。”已对造血干细胞有一定研究的他,又一次改行用胚胎造血干细胞移植挽救了年轻的生命。之后,他推广的胚胎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救治了很多白血病患者和放射病患者。
  “自己年轻时在学校学习,在实验室工作;中年时,注重科技创新,培养学生。但怎样让科学研究更好地回馈社会,更快实现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大众呢?”这是吴祖泽对自己的一个设问,也是从事基础性医学研究几十年的反思。吴祖泽相信探索科研院所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仅对国家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科技服务于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一生应变求变的他,在花甲之年,毅然开始探索科研产业化问题,并收到了较好效果。
  吴祖泽一生“善变”,不管是科研方向,还是角色担当,但“变”的宗旨和目的却不变,那就是国家的需求、事业的召唤、使命的担当。无论是早年的携笔从戎,中年的砥柱担纲,还是晚年的产业进军,“变”中对于“坚守”的一以贯之却没有分毫动摇。
  彭立昭据《科技日报》整理
其他文献
看着乡亲们都撤离得差不多了,儿童团的成员又和村干部一起将大家撤退的痕迹进行了伪装和掩埋。因为撤离比较匆忙。村民都没有带用品和粮食就出了门。到了晚上,看着没饭吃也不能回家的村民,田纪华十分着急,她把儿童团成员聚集起来想办法。  日前,记者采访了住在太原的86岁的田纪华。“我当儿童团团长期间,日军来过我们村三次,在我和其他团员的放哨掩护下,全村上千人有序撤离,无一伤亡。”田纪华回忆起74年前和小伙伴们
期刊
提起屈原自投汨罗江这段历史,熟悉的观众一定会想起因听信郑袖、靳尚谗言,将其放逐的楚怀王。这位历史上有名的楚国国君虽然也曾心怀天下、励志图强,但终是把楚国从兴盛带向了衰败。11月30日,北京卫视、乐视网同步播出的大型历史传奇剧《芈月传》也将这段历史搬上了荧幕。开播仅四天,在主人公芈月刚刚长大、众主演还未完全登场的时候,从《红高粱》穿越而来的曹征已经凭着独有的“味道”被观众玩儿环,楚怀王“色眯眯的眼神
期刊
“鼓王”本名张永光,北京人,1962年出生,属虎。他是家中的老小,行三,小名“虎三”。练鼓后,他喜欢叫自己“鼓三”。  “鼓王”这一称号是摇滚圈对他的尊称。乐评人张晓舟说:“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鼓手。如果说崔健是中国摇滚乐的鼻祖,那他就是中国摇滚鼓手的鼻祖。”  2014年12月23日23时,“鼓王”在他北京顺义的家中自杀了,没有留下一句遗言。  那天夜里,他将自己挂在了没有阳光的地下室里,
期刊
现在贾玲爱说自己像母亲:长相、性情、脾气,简直和母亲一模一样。相对而言,寡言、敏感、细腻的父亲更像是一片沉默的土地,默默地滋养、守护着她们母女三人。  学说相声,爸爸是我的第一个粉丝  贾玲出生在湖北襄阳的一个小山村里,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贾玲笑说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父亲是一位标准的“文艺青年”,爱音乐,歌唱水平不俗。贾玲至今还记得,她小时候每年夏天的晚上,一家人在外面乘凉,就是父亲个人演唱会的时间
期刊
今年5月,李冰冰、任泉宣布将投资10部《张震讲故事》系列电影,在发布会上,李冰冰霸气十足地说:“关于合伙,我是‘慈禧’,垂帘听政,行不行得我说了算。”任泉则在一旁点头称是,还一本正经地补充道:“每次,她都是扔下一句‘你决定的,肯定就没问题了’!”这样的“神补刀”,顿时让在场的人大笑不止……  李冰冰和任泉,一个这些年来一直专注于演戏,成了赫赫有名的“国际李”;一个这些年来一直热衷于投资理财,成了成
期刊
年度大戏《芈月传》已于11月30日登陆北京卫视红星剧场、乐视网,每晚两集连播。该剧在北京卫视一经播出,收视率节节攀升,成功问鼎收视冠军。12月5日,《芈月传》主演曹征、袁志博、何杜娟出席了《芈月传》南京粉丝见面会,打响了北京卫视《芈月传》粉丝见面会的第一枪。三位主演在现场不仅分享了戏里戏外的精彩故事,更是与粉丝进行了热情的互动。曹征爆料自己所饰演的楚怀王是一个风流好色的昏君,甚至现场开始了“风流”
期刊
《密勒氏评论报》记者鲍威尔采访张作霖,老张在会客厅等他。鲍威尔走进会客厅,看见里面坐着一个身材矮小的老头儿,便问:“老头儿,那个红胡子张作霖在哪儿?”老张笑道:“在下便是。”鲍威尔瞪了他老半天,说:“你就是?可你为什么没有红胡子呢?”老张说:“老子又不是洋人,怎么会长红胡子!”鲍威尔又问:“敢问你当年是在哪里读的书?”老张说:“老子是在绿林学校读的书。”鲍威尔显然没有听说过这所学校:“这个学校……
期刊
都市情感大戏《嘿,孩子!》开机后,一直保持着神秘的面纱。12月6日下午,该剧首次开放探班,各路媒体赶赴北京某酒吧一探这部亲情大剧的真面目。当天,影后蒋雯丽和当红偶像郑恺正在赶拍一场酒吧里的对手戏。蒋雯丽一身干练优雅的装扮演绎酒吧老板娘方韵,而青春中透着轻熟气质的郑恺则出演了流浪歌手江南,二人在剧中上演了一段看点十足的姐弟恋。在当天的拍摄中,上演的是方韵和江南在酒吧对谈,一个故事牵动两个人不同的心绪
期刊
《骆驼祥子》是老舍笔下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经典影片《骆驼祥子》就是凌子风导演根据老舍先生的小说改编、导演,由著名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张丰毅等主演的同名电影。电影以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生活为背景,主题是北京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的真实反映。观众对这部电影之所以耳熟能详,与该片斯琴高娃塑造的“虎妞”这个泼辣能干、世俗精明又不失善良的独特女性形象不无关系。上映后,该片包揽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金鸡奖”最佳故
期刊
一档《为她而战》,使得蔡少芬和张晋成了最受关注的一对明星夫妻,无论对手是谁,蔡少芬永远对老公张晋抱有满满的获胜信心。而张晋也从未辜负蔡少芬的期望,在每次对抗中都能干净利落地干掉对手。很多人以为,蔡少芬对张晋充满信心是因为张晋是武术运动员出身,在竞技项目上具有优势。这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与这夫妻俩的消遣方式比起来,节目中的那些所谓惊险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在胡塞尼吊桥散步  张晋的武功底子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