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k81950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应用型大学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高等院校,应用型教育致力于学以致用,希望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民办应用型高校属于企事业组织单位,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政策实施,民办教育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如何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是民办教育工作者急需考虑的问题。基于此,对民办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借鉴,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 键 词] 民办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56-01
  民办应用型高校是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这类高校在组织和发展中必须以创新和实践为发展理念,立足学校教育实际,突出有差异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的民办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面临诸多问题,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必须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认为该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一、民办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不够细化
  目前,大多数民办应用型高校都从专科升格为本科,改变了原来专业对人才的定义和培养模式。然而很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偏向于宏观角度,具有大众普适性,尤其是人文科学类专业在就业上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培养模式不具体,比较模糊,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定位就难以把控。而应用型大学的实践地位比较高,每年为社会输入大量人才,如果人才培养模式不够清晰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就业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主,在宏观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细化培养的细节。能从微观角度出发规范课程设置与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而这些具体、碎片化的东西目前在民办高校还不够完善,缺乏单独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细化的培养目标,这对应用型高校的建立是一种阻碍。
  (二)校企协同管理上存在困难
  民办应用型高校的管理多数是校企协同的,如果以应用型大学为培养目标,在校企协同管理上就有很多困难,比如毕业生的实习问题,很多民办高校都把实习时间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这个时间段的实习效果不理想,原因有三:(1)实习内容良莠不齐,实践内容不系统,没有实质性要求。(2)很多民办高校的社会认知度不如公办学校高,全国各个省份均有发展历史悠久、口碑良好的公立大学,相对之下民办高校在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协同单位的管理上就出现了问题。(3)师资力量的问题,“双师型”教师是当前教育活动中发展的特色和重点,民办高校的活动资金主要来自自身办学和学校商业设施租赁,虽然国家在教育政策上有扶持和倾斜的地方,但是对“双师型”教师的吸纳存在问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与学生的需求不成正比,无法给毕业生提供实践教育,自然对人才培养产生了影响。综上三种理由认为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校企协同管理是比较困难的。
  二、民办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
  (一)加快校企合作的进度,强化民办高校的办学意识
  民办高校本身与企业的联系更多,面对当前社会的竞争压力,可以联合对口的企业创建实习基地,高校要主动搭建平台,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对口企业的积极性,加快校企协作的进度,实习基地的搭建不是随意敷衍的,而是有实质要求和规定的。首先,企业应该参与人才培养环节,在实习培养方案中增加企业的意见,并针对细节多方论证,培养方案制订完成后需要邀请业内专家评析指点,改善其潛在问题。其次,在专业学习中加入对口企业的课程学习,由于对口企业不一样,具体到哪一家,可以按照类型划分,到了实习期由企业安排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也可以建立选修实习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企业。最后,将实习内容加入学分考核,例如大三之后,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要求学生参与实践能力培训,自主到企业实践,进入真实的社会环境体验实习。
  (二)建立健全教师队伍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需以“双师型”教师为发展目标,着重建设“双师型”教师。首先,提高学校的选聘门槛,在招聘考核中既要考察专业知识、专业素养,还要考察教师的综合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从各个角度为学校选聘复合型人才。其次,加强学校的继续教育,可以委派学校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发展,深入企业学习,运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帮助企业培训员工,从培训学习的过程中汲取经验,为学校教育奠定思想基础和技术支持。另外,民办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开发教学和科研平台,学校教师与企业指导者均参与该平台的建设,从教学到科研,两者生成特色的适应机制,也可以开发校企双方人员的互聘流动机制,让教师和企业指导都能为应用型高校人才贡献力量。
  三、结语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民办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性,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大潮,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并能立足该理念谋求发展。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对社会贡献极大,为了突出应用型高校必须更新观念,改良教育模式,构建符合当下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尽管目前民办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尚存在问题,但是笔者相信经过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未来民办高校会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邹宁.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34-36.
  [2]雍浩,李正.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科技信息,2013(9):206.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而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将对其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无论做什么,几乎都会涉及语文知识的运用。因此,广大中职语文教师务必重视自身的教学状况,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速度不慢不快,心情自由自在,骑行中国,我们一起来!”5年前,当我们唱着这首歌一路飞驰,从北国骑往南方时,很有一种“播撒骑行种子”的使命感。如今,当我们看到,祖国大地骑行
为庆祝2015年国际体育记者日,以“体育传媒的使命与力量”为主题的研讨会于2015年7月4日在北京体育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
[摘 要] 针对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企业创新人才需求不匹配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产学人才培养模式不对称下的高校汽车创新人才输出与企业需求落差明显的内在因素,为培养创新型汽车高级技术人才的教学改革提供可行路径。  [关 键 词] 培养模式;创新;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54-01  近年来,我国
目的:调查各年级本科护生的学习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护生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一般资料、学习态度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本校各年级本科护生(共201人
系列纪录片《印象海丝》挖掘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互通以及多种文明碰撞的历史故事,展现海上丝绸之路持续繁荣的历史动力,描绘出“一带一路”建设“政策沟
现在大家几乎都承认未来艺术发展的多元化的必然性。所以不管未来有多少元,中国画将面临多么大的冲击,她作为艺术中的一元是少不了的。加上她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渊源,深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 语文学科有着强烈的人文色彩,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职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传授基础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分辨是非和社会上的善恶美丑。因此,这就需要职高语文教师紧跟新课改教学步伐,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利用课本中的人文主题进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