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静:《纪念碑》(王小鹰)

来源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i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念碑》所叙述的时代处于新旧的交接点上,处在革命往事与改革故事的交叠部位。小说的核心是改革开放以后区长史引霄一家的故事,围绕在她身边不同立场、阶层的人们都被新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唤醒了生机,在大时代中面临种种变数和问题,历经蜕变和成长,小说截止的地方恰恰是一种情绪和变化的收束之处,尘埃落定,一代人以不同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也经历了时代的考验释放出自己的特质与选择。
  《纪念碑》在大的历史脉络上清晰的结构,并没有阻碍纷繁的故事和人物为读者留出的丰富想象空间,在“革命与乡愁”的丛林中,点缀着众多未被开启的秘密。在历史正剧的故事走势之外,《纪念碑》还有一种难得的历史与叙事“风度”,毕竟在革命者和新时期建设者的大故事后面是需要解释与破译的日常生活,是儿女情长和家族流脉。
  对一部长篇作品来说,艺术的、政治的、市井俚俗的视角彼此校正和推动,从新时期发轫,在时事的宏大讲述和现实故事的曲折演进中,也完成了对另一个时代的移情,召唤如兰斯馨的气息。
  (選自《革命的乡愁与历史的风度》,《收获》长篇小说2021夏卷)
其他文献
编译/方陵生  我们能够在瞬间将熟悉的朋友认出来,无论看到的是正面脸形,还是侧面轮廓,水或仅仅只是一个背影;我们能够区别数百万种不同的色彩和一万种不同的气味;我们能够感觉得到哪怕一根羽毛掠过我们的皮肤。这一切做起来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只要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倾听,就能感知世间万物。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所有的感觉来自大脑    我们通过各种感觉感知世界。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闻到的
期刊
编译/纪晓梦  哈蕾不仅仅是一个“老淑女”,据传它还是达尔文的宠物。本文揭示了关于它的过去的一些真相。    哈蕾,最近刚在澳大利亚昆士兰澳大利亚动物园里度过了自己173岁的生日。不过哈蕾的名气可远不止于此,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哈蕾这只来自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巨型海龟,是多年前被达尔文带离家乡,并在“猎犬号”考察船上一直被达尔文当作宠物饲养的那只海龟,在后来的很长时间内,它一直陪伴着达尔文。也就是说哈蕾或
期刊
我想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念头由来已久了。记得我在三十多年前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心里那是一个欣喜,可看到文友们都在创作大部头,心里便萌发了创作长篇小说的念头,为此曾专程请教过文坛大家,就长篇的结构、人物、语言做过探讨,还阅读了一批国内外的工业题材小说,后来我躲到一家工厂招待所,拉拉杂杂写了一两万字,但繁重的行政工作还是让我放弃了创作。  当我的工作又一次与企业有了直接关联,创作长篇的想法竟强烈起来。我想
期刊
长篇小说《群山呼啸》书写从晚清到抗战半个多世纪大别山地区革命历史进程的波诡云谲和艰难复杂。小说的结构没有采用线性的情节故事,而是采用以人物为中心的团块状叙事。一方面凸显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带动了故事,“爷爷”贺文贤和“大伯”贺廷勇两代革命者最后在抗战的時代形势下历史地合在了一起,完成了精神信仰的汇聚。另一方面,章节并非是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排列的,而是随着人物故事和情节的变化交叉、往复、重叠或有意并
期刊
《春山谣》借回忆者视角讲述了一段青春故事,借儿童视角引出了一段青春歌谣,又借人类学视角将一段青春岁月还原成广阔的生活场景。三种视角相互交织,构建了一部完整的青春主题小说。我们不妨回到故事起点——春山小学的孩子们扭着秧歌舞,迎接上海知青以部队的整齐阵容出现在村路口。这个秧歌舞迎知青的场景,既是儿童视角与知青视角的最初交集,也是人类学视角的第一次试探发微,将一派热烈的民间狂欢引向历史深处的革命记忆。众
期刊
东西长篇《回响》是一部推理和心理齐头并进的小说,奇数章写案件,写与夏冰清被杀有关的推理和侦破过程;偶数章写感情,以侦破负责人冉咚咚和教授慕达夫的情感纠葛为中心。两条线的人物在推理和心理活动中产生互文关系,于是便有了“回响”。具体的写作方法上,强大又具体的细节,复式交叉的结构方式以及精准的文学语言,使小说具有了極高的艺术品格。东西以极端化的方式将人的情感和人性最深层的模糊样貌呈现出来,他找到了潜藏在
期刊
“金枝”作为书名显然富有诗意,似乎也暗示着某种鲜妍美好。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富有诗意的書名背后却晃动着那么多的阴影和苦痛。谁是“金枝玉叶”?谁的“金枝玉叶”?这部小说写了一大群人物,写了一群女性,至少三代女性。同出于周家,但是她们的命运、性格如此迥异。  诗人奥登曾说:“一本书具有文学价值的标志之一是,它能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阅读。”我想《金枝》是这样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中读出现代历史巨变给传统家庭伦
期刊
《艺术家们》这部小说的结尾是非常动人的。楚云天的妻子隋意从国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见到在院子里的那把老藤椅上等了很久的楚云天。“她坐下來,望着他有些苍老而憔悴的脸,半天才说:‘我把昨天给你带回来了。’一种被谅解和宽恕的感动把他紧紧又温暖地拥抱了起来,他的眼角闪出细碎的光。他说:‘你给我带回来的,还有明天。’”一直深爱着她的亲人的回答,可以解读为——我与你昨日共度,我还将与你余生共度。这种爱人之间的
期刊
编译/陈逸伟  夜复一夜,斗转星移,宇宙之舞似乎亘古未变。然而,直到最近,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的答案:宇宙究竟始于何时?    电话引出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要从1962年讲起,并且要从电话讲起。也许你会觉得奇怪:宇宙的年龄同电话有什么关系?别着急,让我们慢慢道来。  那一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也称“美国电信”)的一颗通讯卫星上了天,它也是第一颗真正连接了全球通信网络的通信卫星。不
期刊
作为梁晓声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之后推出的又一部长篇小说,《我和我的命》仍然秉承作家一贯的平民立场,在把个人命运与城市发展以及时代特质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成功地书写表达以移民方式进入城市的早期深圳人真实的人生和精神轨迹,可以说是一部带有明显成长小说意味的社会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我”是一位出生在贵州山区,后来进入城市打拼的80后女青年。在其人生打拼的过程中,既找到了爱情,也收获了友情,更感受到了真切无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