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乘数—加速数模型的政府投资对经济影响的问题研究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政府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做了梳理,然后收集了相关数据,重点对1995年-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政府投资、私人投资、各经济指数进行了分析。接着以乘数-加速数模型为方法,对政府投资在经济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以便了解政府投资拉动或阻碍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政府投资的运行效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政府投资;经济增长;乘数-加速数模型
  中图分类号:F03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0-01
  引言
  为了应对2007年的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投入了约4万亿元。对此赞成者认为,政府投资既能参与经济建设,又能调控整个经济的结构和规模,反对者则为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充满担忧。2015年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上,有人提出经济在6%-8%的范围内的增长是一种“新常态”,也有人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深思,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政府投资规模的合理设定、政府投资结构的有效优化有着非比寻常的实践意义,同时在现在混合经济的大前提下,对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政府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综述
  (一)概念的界定
  本文将政府投资定义为为了弥补市场失灵,保证经济长期平稳的运行,拿出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用来投资,提供一定数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为。而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G)表示如下:G=△Yt / Yt-1,其中△Yt为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Yt-1为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而衡量指标我们选用国内生产总值,即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二)乘数-加速数理论的解读
  乘数-加速数理论是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他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因素是总需求中的投资。在经济中投资、国内生产总值、消费相互影响。如果政府支出为既定的(即政府不干预经济),只靠经济自发调节,那么就会形成经济周期。如果政府进行干预就可以熨平经济波动,比如在衰退期,政府可以增加投资来减轻或消除经济波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反之亦然。
  乘数-加速数模型如下:
  上式中Yt为现期收入,Ct为现期消费,It为现期投资,Gt为现期政府支出(不考虑净出口)。现期消费Ct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β和前期收入Yt-1;现期投资It取决于加速系数V和消费的变动(Ct-Ct-1);因为总投资包括私人部门投资与政府部门投资,即It=Ipt Igt,因此需要把政府投资加速数从总加速数中分离出来,采用如下公式:
  二、投资乘数-加速数模型对经济增长的解释
  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政府投资(Ig)、私人投资(Ip)、各种价格指数为变量作为研究基础。为了剔除价格影响,我们将原始数据进行平减,即将政府投资、私人投资除以对应年份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Na),将GDP除以GDP指数(Ng),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除以商品价格零售指数(Np),得到相应的平减数据(均用*表示),Y指年份。
  运用模型中的公式和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数据,我们可以求出经济历年来的加速数(V),政府投资加速数(Vg)和经济增长率(G),可以看出,我国的政府加速数与GDP增长率呈现周期性波动,二者的方向大部分时间也相同,且政府投资加速数大部分时间先变化,经济增长最后做出相同的变化,即政府投资滞后一期。加速数表示的是收入的增加所引起的投资增加,投资可分为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前者投资领域多涉及基础产业,一般认为私人投资依赖于本期与前期最终消费的增量,但在中国,消费的每一步变化都直接影响着政府决策,所以可以用上述模型解读政府加速数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另外需要补充加速数只有在资源被充分利用时才能发挥
  作用。
  三、提高政府投资效率的政策研究
  针对今年经济指数放缓或出现负增长的现状,中国政府在投资方面将进行怎样的改善才能进一步优化经济,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理清政府投资的职能。政府投资基本上都由国有企业完成,这一点急需打破,我们应该鼓励非政府企业的介入,尤其是一些直接生产的、竞争性强的领域,而政府在公共需求领域需继续提高投资效率。第二,优化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政府投资资金的来源一般是政府、实业及金融行业,但是各级政府资金来源远远不足。因此政府应科学合理确定投资项目,尤其是要在高新技术、科研领域加大投资。第三、均衡政府投资的结构。我们要加大对农林渔畜牧业的技术投入,逐渐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针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政府可以和私人一同承担费用,逐渐实现教育产业化,发挥教育的最大社会效益。第四、完善政府投资的管理制度。我们要理清政府部门的运行机制,秉着科学的态度,抓好各个环节的监督。尤其是在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下,对极易出现漏洞的部门严打严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外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政府系统预警机制,将财权和事权严格分开,最后完善政府绩效考核、财务审批制度,保证资金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1]陈伦胜.扩内需保增长背景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J].现代企业,2009:20-30.
  [2]彭宝玉.试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公共投资[J].经济问题探究,2007:35-38.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主要介绍了现有高压腐蚀生产线的现状以及目前高压铝箔的市场,研究了一种高效益高压腐蚀生产线的方案,为工业化高效益高压腐蚀生产线提供一种更好的可行性方案。
期刊
期刊
期刊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是企业要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期长足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企业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安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模式逐渐发生转变,低碳经济成为现代社会公认的经济发展理念,成为各国经济建设的未来模式。低碳模式下的潜在经济增长,成为考量国
摘要 每种语言都植根于某一具体的文化之中,要想成功地进行语言转换就必须谙熟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翻译的优劣、难易与对文化的了解与掌握息息相关。因此,在翻译教学中,除了注重两种语言表达上的不同外,还必须注重英汉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教学中应渗透深刻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因素, 并从教材、 教师、教学法等方面探讨了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翻译教学 跨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社区是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新型宜居性社区符合城镇发展的需求。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基于城镇宜居性的新型社区创新性建设。  关键词:城镇宜居性;新型社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0-01  宜居性城镇市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建设的要点,城镇新型社区的建设也以宜居为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