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胁迫法选育高产银杏内酯悬浮细胞系研究

来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shi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银杏优良品种的种子萌发的幼苗诱导愈伤组织,考察了不同培养基地对愈伤组织生长和银杏内酯产生的影响。采用缺氧胁迫小细胞团法从愈伤组织中共选育出7个高产悬浮细胞系,其合成银杏内酯的能力比选前的愈伤组织有了显著提高,其中细胞系MH-3培养周期18d,细胞生物量增加3.71倍,银杏内酯含量达到细胞干重的0.048%,比选育前提高了182.4%,为国内领先水平。并对MH-3在遥瓶培养时其生产银杏内酯能力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从云南兔耳草(Lagotisyunnanesis W.W.Smith)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柯伊利索(chrysoeriol 1),芹菜素(apigenin 2),茴香酸(anisic aci
2006年8月26日,吉林省护理学会护理教育分会第10次学术会议在吉林市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省护理学会主办,吉林市北华大学护理学院承办。省内30余家单位的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吉
从毛喉鞘蕊花分离得到两个新二萜醌:鞘蕊酮S(1),鞘蕊酮T(2)和六个已知成分:α-雪松醇,愈创木酚甘油醚,芫花素,鞘蕊醇B,β-谷甾醇,豆甾醇.依据光谱和化学方法,它们的化学结构
从采自宁夏的萝摩科鹅绒藤属植物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 Al.Iljinski.)须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十个非C21-甾体类化合物:β-D-呋喃果糖基-(2→1)-α-D-[6-O-芥子
从中国南海海绵Phacellia fusca Schmidt的乙醇浸提物中,分离得到一吡咯并内酰胺:2-bro-moaldisin.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正交晶系,
目的:比较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在不同病因腹水中的差异,了解其在腹水诊断方面的优越性.方法:同日内测定84例腹水患者的血清与腹水中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值,并测定腹水比重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脑血栓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观察
对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Thunb.)K.Schum.的干燥花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分离获得了10个化合物,并且根据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各种光谱数据鉴定了其中的9个化合物.它们分别
学生的营养状况是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甚至是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岑溪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一步搞好学校卫生工作.我站于2000年10月~12月对岑溪市市直8所中小学校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大多数采用非手术治疗可达到理想效果,但对于少数移位严重或同时合并肩关节脱位的肱骨近端骨折,手法复位难以达到治疗目的.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