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钢琴演奏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师应该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与综合素质培养思维,重视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们对钢琴演奏知识进行深度的探究与实践运用,提高学生们对钢琴演奏知识的认知程度,也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开展强化学生们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师需要关注到大学生的课程基础与实际情况,分析钢琴教学所体现出的艺术特点探索更高层面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们通过演奏教学获得相关的知识体验并参与到基础练习中,这样能逐渐提高大学生参与钢琴演奏的综合能力,也利于强化学生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一、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对音乐表现能力培养造成影响的因素分析


  (一)听觉能力
  音乐是建立在声音传达的艺术上,音乐教师对大学生进行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们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重点思考音乐作品的音色特点、音调与音域分布等内容,对以上内容进行仔细的分辨,这样利于培养学生们的表现能力。但是听觉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教师应该组织大学生开展长期性的练习与实践探索,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觉能力。针对一些特定的作品,音乐教师应该引导班级学生对作品内容、音色特点与音调等内容进行探索,提高学生们对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1]。音乐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知识讲解,让大学生掌握相关的演奏技巧与乐理知识,可以对声音要素进行灵敏性的分辨,这样能给表现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情感能力
  音乐教师对大学生开展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到表现力的培养,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们的表现能力,提高学生们借助钢琴进行情感表达的能力。情感能力是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的一项因素,情感能力会影响学生对作品情感进行表达的综合能力,也取决于学生是否能表达出音乐作品的灵魂,需要对学生们进行情感能力的培养与练习指导。一些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可以让群众获得情感体验与共鸣,所以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表现力的有效培养,让学生们掌握进行情感表达的综合能力[2]。
  (三)知觉能力
  研究指出大学生开展钢琴演奏过程中在心里层面体现出的表现,要想完成高水准的钢琴演奏则应该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把握,对各种要素实施精准性的判断,也需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情感体验,这样有利于学生们立足钢琴演奏的方式传递自身的情感体会与感悟。对大学生进行表现力的培养应该让学生们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对音乐作品的主旨以及情感态度进行深刻的体验,在把握演奏基调的同时实施情感态度的表达,也应该指导大学生通过对钢琴演奏的轻重或者是具体频率进行控制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体会。这样能提高学生们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立足钢琴演奏的方式强化学生们的知觉能力。

二、音乐教师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表现力培养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引导学生对乐谱知识进行研读,提高学生们的表现能力
  大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应该掌握乐谱知识,通过对乐谱内容进行研读以顺利开展作品演奏,让班级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刻的体验与情感表达。乐谱是对作品情感态度、创作心态与艺术特色进行体现的书面形式,通过乐谱研读能让大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有利于提高钢琴演奏过程中的艺术表现能力。所以本文认为要想对大学生进行表现力的培养则应该引导学生对乐谱知识进行研读,提高学生们的表现能力。这样能强化学生们对乐谱知识的认知程度,也能通过乐谱研读的方式分析作品的情感态度,以此提高学生们对音乐作品进行情感表达的能力。
  在对大学生进行钢琴演奏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开展乐谱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们通过研读的方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能运用乐谱知识对作品情感进行体验与演奏表达。需要通过课堂练习的方式让大学生掌握不同标记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对升降符号与节拍符号进行全面且正确的认知,对乐谱中的标记符号进行记忆与练习。
  (二)通过多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一是对大学生进行倾听能力的培养。音乐教师开展演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具备倾听能力,用心对钢琴作品进行情感体验,在集中注意力的基础上实施脑海想象,结合想象与实际演奏的方式关注到钢琴演奏声音的差异性,对作品演奏情感进行深刻的体验。因为钢琴音色与大学生钢琴弹奏力度有着影响,如果弹奏力度轻就会导致音色出现虚的现象,而弹奏力度过重也会出现噪声问题。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大学生对弹奏手法进行合理化的控制,保障钢琴演奏的声音更加具备的圆润感,有助于强化学生们开展作品演奏的感知能力。
  二是对大学生进行立体听觉能力的培养。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应该掌握不到声部体现出的音乐特色,教师对学生们进行表现力培养的时候需要让他们具备立体听觉能力,演奏出更高水准的音乐作品。音乐教师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复调作品的有效训练,通过多声部的练习强化学生们的听觉能力,通过练习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立体听觉能力。音乐教师也需要指导大学生对钢琴作品进行深刻的体验,在用心听力的基础上借助钢琴进行情感态度的表达,立足和声控制的方式让学生们演奏出层次更加鲜明的音乐作品。
  三是重视对学生进行感受能力的有效培养。研究指出钢琴演奏能划分为不同的流派,不同流派所体现出的演奏方式与风格有着较大的差别,需要让学生们对演奏流派进行欣赏。音乐教师能通过作品欣赏的方式让大学生对钢琴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实施思考与能动性演奏,在经典作品欣赏的过程中汲取养分,这样能提高学生们的表现力。
  (三)对大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音乐教师一方面需要对大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强化学生们对乐曲节奏进行把握的能力。教师应该让大学生对乐曲节奏进行深刻的体验,通过用心钻研的方式锻炼学生们的形象思维,强化学生们对韵律节奏进行把握的综合能力。音乐教师也应该让大学生对音乐特色与节奏进行全面的把握,给听众带來更高层面的艺术享受。基于大学生不能合理把握节奏的演奏问题,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对特定作品进行研读,通过反复练习的方式强化学生们的节奏能力。以《夜曲》演奏为例,音乐教师应该让大学生在演奏过程中保持左手的稳定性,右手跟随节奏特点进行自动化的处理,这样能更好保障乐曲演奏的情感表达能力,让钢琴演奏更加具备艺术性与感染能力。
  另一方面也应该对大学生进行速度与随机应变能力的训练。音乐教师需要对大学生开展演奏速度的训练,保持合理的演奏速度,保障演奏风格的合理性。也应该指导学生们明确标记钢琴演奏的速度与具体演奏节奏,掌握突慢或者是减慢等演奏旋律,让学生们的钢琴演奏更加具备艺术感染性。音乐教师也应该对大学生进行临场应变能力的训练,可以对演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灵活性的应对,这样能保障钢琴演奏更加具体艺术性与感染能力。
  音乐教师需要对大学生进行钢琴演奏教学,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们的表现力,立足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基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课程基础,本文认为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乐谱知识进行研读,以此提高学生们的表现能力。同时,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此外,音乐教师也应该对大学生开展节奏和随机应变能力的训练,这样可以强化学生们进行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注释:
  [1]千现晶:《琴键上的“张力”——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黄河之声》2019年17期。
  [2]娄雪玢:《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探究——评〈漫游黑白键——西方钢琴作品解析与诠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5期。
  谢丽莎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愉快中学习,实现师生间、师生与文本间、师生与影视媒体间、文本与影视媒体间等多方交流,高效地切实地完成教学的子任务与总任务,这是小说教学的目标。文章对影视媒体在小说教学中的使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影视媒体 小说教学 教学使用  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情。文学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天地,展示了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造了陶冶情操、
摘 要: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感知、合作探究、知识迁移等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思维源于生活的灵感,需要学生的真情实感与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力,也是“生活即语文”的传承发展。教师既然是学生思维训练的主导,就应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思维蓝本,这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思维的暴露。本文就此作了探析。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暴露思维 思维能力训练  一、倡导教师暴露思维过程  为学生严密思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情境教学法的定义和作用,并以清塘荷韵为例说明了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新时期的中职教师应该积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多媒体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当家做主”。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中职教育 语文教学  中职学生共同的特点是好动不喜静,要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嘴找到兴趣,给予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对于培养专业性音乐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对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改革以及声乐教学发展的形势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水平改善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职院校音乐办学质量持续化提升;其二,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发展良好;其三,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科学性内涵得以彰显。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不乏有许多显著的进步,但随着其逐步的发展,也暴露了一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