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智慧 共同提高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年,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基本形态——集体备课,也随着课改的开展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形式到内容到作用也随之悄然改变.新课改提出的要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不仅是对学生,也是对教师的要求,集体备课其实就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具体体现.
  1 关于集体备课的问卷调查
  为了解目前初中学校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及开展情况,笔者对所辖市的十余所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了有关集体备课的问卷调查,调查涉及以下四个方面:请谈谈你对 “集体备课”的认识和理解?你们学校在日常教研中是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的?你感到集体备课对你的教学有哪些帮助?你对目前学校的集体备课形式和内容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调查问卷是以主观题目形式呈现,不要求写出所属学校和姓名,老师们进行了认真客观的回答,答卷结果基本可以代表目前初中学校集体备课的现状.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概括汇总如下:
  1.1 对“集体备课”的认识和理解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基础上的再加工,再提高,是个人特色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利于对教材的全面理解;是对教学艺术的不断探究,对教学内容的精益求精,对教学效果的高效收获;是对个人备课的一种补充和提升,是对所备章节的深入挖掘;是共同研讨教材,研究教法,以适应学生理解水平的教学策略,也可称为“集智备课”;是一种较有效的资源共享的教学方式,起到收集长处,弥补短处的作用,但需注意的是集体备课应建立在个人对教材深入理解把握的基础上.
  1.2 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常态作法: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半天),隔周一次教研组活动,时间地点均固定,由备课组长提前分配任务,每人详细准备一节(侧重研究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方法、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研讨时轮流主讲,其他人补充、改良形成教案、学案.
  好的作法:有的学校每年寒暑假都要集中全体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培训、集体备课.平时教学中每周两次集体备课,有主备人提前一周准备课程内容,备课前将资料上传到每位教师电脑中,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共同探讨,研究,主备人再次修改整理,最后确立讲学稿内容,组长、教学主任审核后打印.有时一份讲学稿要经过两三次讨论修改.
  存在的问题:没有固定模式,走过场,形式化,缺少监督、指导,各自为战的局面还是存在的.仍有部分学校因为各种客观原因,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落实不好,往往是课前一天简单地议一议,遇上评优课或公开课才会同组讨论进行,不能随时随地进行研讨.
  13 集体备课对自己教学的帮助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为集体备课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备课的效果更好,课堂设计更符合课程理念,科学合理,增进对知识间的结构和联系的了解,可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更科学地解决学生会出现的问题.
  1.4 对目前集体备课形式和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老师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体现了数学教师对教学的一种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能够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如:
  (1)加强集体备课的实质和内涵,要重内容,不要重形式.可以根据教材特点,按知识分专题进行集体备课;不要局限在仅备教材,要把对后进生和尖子生的教育加进来,也可采用“说课—讲课—评课”的形式;要关注“教案学案”的可持续应用性,总结好的教学案.特别是课后的再次备课要能提升一定的高度,不仅反思是哪个题没讲,哪个环节没安排好,而是要通过这些外显的现象寻找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以提升.
  (2)集体备课仍要关注个性与共性的协调发展,仍要有教师个人的特色及班级学习特色.教师的个人准备要更充分,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既可缩短时间,又能使问题的研讨更有深度.
  (3)有的老师提到集体备课一周一次不利于对课的深入研讨,应增加集体备课的次数,每周可备2—3次,在讲课时印象就比较深,效果会更好.
  (4)应加大校际间的交流力度,多外出学习或参加名校的备课研讨活动,多参加联片教研.
  老师们还提出了更深层的思考:“学生不同,教师讲课特色也不一样,学案统一好不好?”
  基于以上现象和观点,笔者感到有必要对新课程下的集体备课进行再认识,以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高教学效率,为高效课堂打好基础.
  2 对集体备课的再认识
  集体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必要前提和保证,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以研究为出发点的集体备课有它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对新教师,受益良多,而且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教学心得,沙龙式的研究里隐性的收获是很大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教研方式也要相应发生变化.
  2.1 集体备课应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活动
  传统的集体备课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固定的程式化的教研,使研究问题的时空受到局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等到集体研讨时已失去即时性,时过境迁,有隔靴搔痒之感;二是传统的集体备课注重活动形式本身胜于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易使集体备课的研究功能退化.鉴于此,笔者认为集体备课不单纯是一个备课活动,它应该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充分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不仅是课前对教学知识的时间内容安排,不单是习题的选取,作业的布置,更重要的是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法的研讨,特别是新课程下产生了许多有特色的先进的教法(东庐的学案式,洋思的先学后教,杜郎口的自主学习等),对集体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时间特性也发生了变化,不仅限于课前,也应包括课后,不仅在课前集体研讨,在课后也要进行集体备课,这就涉及到在研究集体备课同时也要研究如何听好课、评好课,只有听好课,评好课,才能有好的教研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交流研讨,提升的不仅是对教材知识的认识,更有对教学的认识,对教育的认识,同时集体备课是青年教师发展的一条捷径.从某种角度上讲,“集体备课”等同于“集体研课”,把备课的外延扩大化,集体备课也可以看成是校本教研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2 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
  集体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常态化体现,追求研究的有效性和生成性,每位教师都应是组织者与参与者,目的是能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得到智慧的解决.其基本流程应为:独立备课——集体初研——确定方案——课堂实践——课后再研——归纳提升.
  这一程序体现了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协作关系,符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性规律.这样的安排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环环相扣,便于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具体解读如下:
  独立备课:在集体备课前,教师一定要对教材内容及学情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有效进行集体备课的重要前提.尽管有的学校采用分配任务形式,有人负责主备,但每位教师都应对所备课题有自己的前期研究,要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样才能在第二阶段阐述自己的观点,大家才能形成思维的碰撞,共同提高.
  集体初研:在独立备课的前提下,备课组每位成员各抒己见,避免了个人片面理解的缺点,可以将之称为课前备课.对课前备课,需要统一的不仅是一些形式和程式化的内容,更关键的是教学思想的统一,如对关于“好课”的认识、学生能力的增长点等方面.
  确定方案: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达成了共识,接下来就应确定教学方案,涉及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共同交流如何处理,还有哪些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提高等.这一过程要求老师边思考边研讨,形成初步的教案或学案.
  课堂实践:教师在经过了前期的预设之后,需要在课堂上实践设想,通过教学来检验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当然,教学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活力的学生,尽管教师课前从教材和学情两方面做了充分地准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会有未知情况发生,可能会与预设产生较大的距离,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也是教师在课后应及时反思的重要原因.
  课后再研: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内容结束了,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结束,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就是对这一节课的反思.因此,对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个性与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解决方案应是集体备课这一教研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着重把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认为在课堂上的闪光点在集体备课中展开系统的研究、讨论,可以有效地解除老师的困惑,为后续教学削除阻力,注入动力.
  归纳提升:通过课后备课的讨论、研究后,每位教师写出感受与反思,并且思考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改善提高.思考使人进步,落实成文字会使原本纷乱的思路变得更为有序,更有条理性.日积月累,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以提高.
  至此,集体备课的一个流程基本结束,当然,流程的几个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形式也可是灵活多样的,比如课后研课,可以是集体的形式,也可以是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重实质而非形式,目的是使教师有所思有所得.
  2.3 集体备课应依托现代交流平台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集体备课应更多地使用现代化手段和理论,使新的集体备课模式更高效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许多学校都设有电子备课室,鼓励老师们利用网络获取更加丰富的资源,还可建立校域或区域集体备课平台,教师可以在线备课,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案库,每个人都可以对教案库中的教案进行下载、修改和点评,方便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同时也是对学校资源的一种积累,充分发挥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可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3 集体备课的实施形式
  基于对集体备课应是一个系列的教研活动过程,而非单独的教研环节的认识,在教学中,除了常规的集体备课模式之外,我们不妨尝试以下几种集体备课形式,来突出集体备课的研究特性和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3.1 即时性的集体备课
  以教师个体的“同课异构”课例研究为载体,在校内或区域范围内进行集体备课,采用“听课——评议——反思——再听课——总结”的形式.与会人员为学校备课组教师或更大范围内的同年级教师.首先由教师独立备课,再经过小范围的集体研讨,其他教师听课和评课,提出改进建议后由作课教师自己归纳提炼,第二天再由这位教师作同一节课,课后大家进行研讨总结.
  这种形式的教研,对作课教师和听课教师的个人成长都是很有益的.因为在评课时,除了对教学内容的共性认识之外,不同教师对教学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就课堂教学会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促使作课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思考.因学情的不同,教师要结合自己任教班级的学情对这些意见进行有选择性地采纳,改进完善教学设计,第二天在课堂上用实践来检验设计的可行性和效果.对于听课的教师而言,如果能够带着问题听课,不断地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还可通过别人的教学来再现自己的想法,那么听课教师的收获不亚于作课教师.这样的备课有即时性,对教学建议可以及时地实施检验和验证,是难得的,也是有价值的.但因为教学时间的不同步,会影响教学进度,所以不宜做为常规性的教研,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对促进教师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3.2 全程性的集体备课
  以群体性教师的“同课异构”课例研究为载体,不同的教师上同一节课.特别是对课例的研究不局限在课堂教学上,而是“说课、议课、作课、评课”的系列活动,把集体备课基本流程的各环节进行放大和细化,意在通过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营造人人参与教研、问题引领教研的大教研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笔者依托所辖区尝试进行了此次区域集体备课活动,活动由“独立备课——组内研讨——说课议课——上课评课——课后反思”五部分组成,分别于进行了两次公开教研活动.
  活动课题定为《相交线》,首先安排四位老师独立备课,再由四位老师所在校的初一数学备课组组内教研,同时派区初中数学中心组的四位老师到四个备课组进行指导教研.接下来在全区初一数学老师参加的“说课”活动,四位老师分别说课,中心组的四位指导老师说教学设计意图及说课感想,听课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或建议,现场争论之声不绝于耳,气氛非常热烈,充分体现了“同课异构”的教研效果.按照活动的统一安排,随后进行了试讲、评课、教学设计反思,选择了两节反差较大的课型推出.最后来自全市的初一数学老师参加了公开课教研活动,两节不同类型的《相交线》课堂教学,一节是“学案+小组合作式”,一节是“探究活动式”;一节注重动手操作、画图观察、分类概括,一节注重联系生活、理性思考、分类剖析,都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自主的深入探究,也引起了在场老师的深入思考.课后两位作课教师做了全面的教学反思,中心组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
  这样的活动参与人多,受益人多,作课教师和指导教师都从经历了从备课、说课到上课、评课的全过程,并将其过程以教研活动的形式公开化,准备充分,收获良多.不足就是耗时较长,因为是区域性的集体备课,涉及的面较广,如果是学校内部组织这样的活动会更方便实用.
  3.3 卡片化的集体备课
  传统的集体备课活动是按部就班依教材而行,自上而下确定内容,程式化、套路化,关注教师内在需求不足,同时也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有时教师对教学设计有了灵感,或是对课堂教学有了疑惑,经常一闪而过,若是等到集体备课再议时却又遗忘,不妨采用卡片的形式,建立诸如“问题卡,反馈卡,评价卡,信息卡,分享卡”等,其中问题卡侧重关注教师个体真实问题;信息卡反映教师研究教学问题的方向;反馈卡可对其他老师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建议;评价卡则是对所听课或问题进行点评;分享卡可记录平时所看所想所感.备课组为老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教师有了信息就可以及时发布,有了问题可以及时求助.总之,原发性信息,原发性问题,都是最真实有效的,积累大量的来自一线的教研资源,这也是集体备课的最有价值的教研问题,使集体备课这一教研形式得以延伸至工作中的每时每刻,同时,又可以在集体备课时研究教师真正想解决的问题,让教师在解决需求中体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
  参考文献
  [1] 胡庆芳等.校本教研实践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刘然等.走向理想课堂―新课程基本理念与其基本问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严先元.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 涂荣豹等.新编数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郑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笔者于2011年12月6日至8日参加江苏省“师陶杯”颁奖活动.其中一模块是践行课堂,解释教育教学转型的合理性.当时一等奖代表汇报课的课题是《抢三十》(属活动性课题);初中研究课的课题是《由中点想到的……》(属策略选择性课题);特级教师示范课的课题是《一元二次方程》(属概念生成性课题).笔者有幸观看了他们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每节课都有抢人眼球的风景,鲜活的情景创设、精彩的教学视角、创意的操作形式、独特
期刊
题目:有一副直角三角板,在三角板ABC中,∠BAC=90°,AB=AC=6,在三角板DEF中,∠FDE=90°,DF=4,DE=43.将这副直角三角板按如题图1所示位置摆放,点B与点F重合,直角边BA与FD在同一条直线上.现固定三角板ABC,将三角板DEF沿射线BA方向平行移动,当点F运动到点A时停止运动.  (1)如图2,当三角板DEF运动到点D与点A重合时,设EF与BC交于点M,则∠EMC=度
期刊
1 调查概述  1.1 调查工具采用自制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应用水平》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为教师应用《课标(2011年版)》水平调查,涉及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调整五个维度[1][2],每个维度设计10道题,共计50道题;第三部分为教师应用《课标(2011年版)》水平影响因素调查,涉及文本解读方式、教师自身素质和
期刊
浙教版七年级上23有理数的乘法(1)这一课在两个班的不同演绎带来的不同效果让笔者备受启发.下面把两个班在进行有理数乘法中异号两数相乘及同负两数相乘的法则教学中的片段作一回顾.
期刊
在数学学习与研究中,当被研究的对象没有给出图形,或者给出的图形不完整,使我们不能对它“一概而论”时,就必须全面分析,画出不同情况下的图形,进行分类讨论.有关图形分类讨论是近几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常出现在填空和解答压轴题中,学生碰到此类问题一是不知道要进行分类,往往会出现漏解,二是对于分类讨论无从入手,无法确定分类的情况和依据,从而造成解答紊乱.  本文从抓住分类讨论的动因与讨论方法入手,对有关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几何直观是2011版课标(后文简称为2011版)新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期刊
笔者于2012年2月21—22日参加了连云港市初中数学青年教师成长论坛暨孙朝仁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第五次专题研讨活动.其中一模块是观摩课堂,一位教师挑选的课题是《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本节课的确有许多不曾触及过的亮点,适切的背景素材、生趣的梯度问题、生态的互动场景、蕴藉的建模意识等让听课教师为之感动,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因为它是当下关联建模课堂共有的通病,在此,仅以观摩活动中运行的几个片
期刊
引例(2013年山东东营市)(1)如图1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 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  (2) 如图1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
期刊
题目:([HTK]2012年广东省珠海市中考第20题)观察下列等式:
期刊
列方程解决问题就是把实际问题通过建立方程模型抽象成数学问题.这类问题大多难在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相等的数量关系,即我们通常简称的相等关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六种找相等关系的方法和策略,遵循这些方法去找相等关系,就可以让学生顺利的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