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山区日照时数的垂直分布

来源 :山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n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云南省内若干山区气象资料,研究云南山区日照时效的垂直分布规律,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日照时数垂直分布有抛物线型、线性型、缓变型等;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有冬大夏小型、春大夏小型、夏大冬小型3种;山区日照时数坡向差异明显,各山区不尽相同。
其他文献
近来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都十分重视山区发展及其环境问题的研究。山地有它不同于平原地区的特殊环境特征,据此提出建立山地环境学的建议,并就这门学科研究对象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陕西省历来是我国自然灾害多而重的省份之一,而农业自然灾害是农业的主要障碍因素,通过调查分析,得出陕西省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和治理工作未能跟上所
高寒草甸是高原上适合高寒草甸形成的气候层带在其下垫面上“投影”的产物 .在垂直带中 ,高寒草甸分布的上下限是上述气候层带上下限的指示 .高寒草甸下限分布趋势面与高原基面趋势面相交的闭合曲线区是高寒草甸在高原上水平分布的范围
通过在北欧AustreOkstindbreen冰川积雪内的实际测定结果,证明野外测量积雪内液体水含量的新方法-酒精量热法是可行和适用的,解决了过去测定积雪内液体水含量时遇到困难。5个雪坑剖面的测定结果清楚
在综合评价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及毗邻地区的地貌、水文、气候、景观及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该地区人地系统对自然环境的响应 ,从而为人地关系的调控提供依据。
编者按 :西部开发是我国从地域结构上进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重大举措。“西部”不只具有自然 -经济区位意义 ,它更代表了我国三级地貌地势结构的第一级———高海拔高原
为证实植物侧根对周围土壤的斜向牵引效应是乔木根系抗系抗蚀护坡机械效应的重要内容,以云南松林为例对这种效应及其量值进行了野外观测和模型计算,并对其在克服林地浅层坡面的
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计算出了云台山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分析了云台山自然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安徽省山地丘陵区区域开发中存在区域开发方式与区域特征,人口数量、质量与土地承载力、经济发与环境保护不匹配的问题,在制定区域匹配开发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环境指标、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