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措施

来源 :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ei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少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导致全国各地的雾霾现象日益加剧,大气污染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京津冀地区,一直被大气污染问题所困扰,面对污染问题,我们需要进行科学的治理与监测,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大气监测;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1 大气环境监测内容
  1.1 监测分析方法的选取
  要选取相对应的国家标准分析和采样方法进行监测实施。对于大气监测项目,选择例如《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等,合适的监测分析方法是对监测数据结果准确性、合理性的有效保证。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包含多项指标,例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汞等,每个指标都有对应监测分析方法,在实际监测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应方法的标准。
  1.2 采取试样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采取试样之前,需要将烟尘烟气测试仪、中流量或小流量采样器、吸收瓶等有关采样仪器设备准备好,根据相关方法进行测试校准仪器,给采样工作打好基础。
  1.3 样品的采集、运输
  样品采集和运输环节会影响样品的质量,对监测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将样品的采集、运输管理工作做好是非常重要的,详细的管理办法如下:首先,将采样点的布设工作做好,选取的地点和时间要尽可能具有代表性,同时要按现场具体情况合理分布采样点。其次,在采样流量、体积、温度等方面,要做好相应的测量控制工作,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工况等原因影响样品的质量。最后,在对样品进行运输的时候,需要将样品交接控制工作做到位。需避光保存的選择避光保存运输,需控温保存的选择控温保存运输,从而使样品交接流转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 大气环境监测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2.1 现场采样操作问题
  在进行大气采样的过程中,主要需要经过三项操作工序,包括大气监测点的布设、样品采集操作、样品保持操作。在开展以上工作的过程中,无论哪个步骤或流程出现操作错误,都会对大气采样质量产生影响,最终无法得到准确的大气污染信息。在布设大气监测点时,需要结合污染源分布、污染情况、主要污染方位进行确定,如果设置的采样点不合理,也会影响最终监测结果。同时,在进行采样操作的过程中,如果采集样品的频率、时间或者条件不符合标准要求,得到的污染物数值也不能代表实际污染情况。在采集样品的运输过程中,如果对样品的保护措施不得当,样品保持措施不断给,也会对样品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大气环境监测结果不准确。
  2.2 样品分析操作问题
  影响样品质量的主要原因包括样品抽取方式不合理,大气监测网络不全面等。在布置的大气环境监测点中进行采样和分析,需要能够代表特定时间段、特定区域内大气的实际质量,因此必须保证采样质量才能提高大气环境监测有效性,但如果在采样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样品就无法真实的反映出大气污染问题,对大气环境的监测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2.3 网络监控能力不足问题
  大气环境监测网络的完善性是保证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大气环境监测网络不完善的问题,同时在对单一大气环境数据进行监测过程中,也存在数据重复等资源浪费问题,这对提高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极为不利。虽然目前我国已经高度重视大气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工作,但在短時间内该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所以环境保护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2.4 监控设备设施问题 大气环境监测所使用的相关设备设施是保证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要素,但我国当前在设备设施控制方面存在不均衡问题,一些地区大气环境监控设备设施不完善,无法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并没有建设大气监测自动化设备,因此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3 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途径
  3.1 完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提高当前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途径进行建设更加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保证在每一个区域内都有配套的设备设施对大气环境进行检测,技术人员能够深入到大气污染地区进行科学的取样,促使大气监测技术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在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当中,主要包括各种相关硬件设备和设施,同时也要配套相应的软件系统。同时,在网络覆盖率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更好地完成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我国地域辽阔,在建设大气环境监控网络过程中需要面对巨大挑战,在很多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建设大气监测网络布点,需要结合现代工程技术,按照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统一标准落实各项大气监测技术,同时做到监测项目和监测信息统一管理,有完善的网络监测系统作为保障,才能更好地辅助大气环境监测得到有效落实。当前我国正在完善大气监测网络建设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大气环境监测网络正在逐步完善,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充分发挥监测网络功能,建立与大气环境监测的协调部门,能够更加及时的发现大气环境监测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大气环境实时监控和管理,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质量。
  3.2 严格控制大气环境采样质量
  在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取样工作过程中,需要委派专业的采样技术人员到监测地点进行现场勘查,对采样点设置标准、合理性、科学性进行核实,对各项材料信息进行核对,最终确定样品质量,保证样品能够提供准确的大气环境信息及数据。同时,技术人员还需要结合采样现场环境,科学合理的选择设备设施、盛装样品的器皿或仪器等,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存放样品,保证样品在运输和取放的过程中不会受到破坏。
  3.3 完善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监督体系
  首先,应加强对大气环境监测相关人员、设备监督和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保证大气环境监测质量。在人员管理方面,需要重视提高样品采集人员的专业素养,对技术人员进行及时培训,使样品采集人员能够正确使用相应设备设施,保证采集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要提高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开展相关工作过程中可以严以律己,保證各项工作的完成质量。在设备方面,应加强大气环境监测相应设备设施的养护管理,使设备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也需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检测工作的整体水平。通过建立信息化大气环境监测系统,推动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清,陈臻懿,刘建国,谢品华.我国大气环境立体监测技术及应用[J].科学通报,2016,61(30):3196-3207.
  [2]刘文清,陈臻懿,刘建国,谢品华,刘诚,赵南京.中国大气环境光学探测研究[J].遥感学报,2016,20(05):724-732.
  [3]秦怡雯,钱瑜,荣婷婷.基于大气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布点选址优化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5,35(04):1056-1064.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绿色施工管理模式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减少能源损耗,并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阐述了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引言  建筑施工管理和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作为建筑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把控全局,掌控建筑成果,实现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所以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竣工住宅面积近500亿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由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3.6平方米上升为2016年的36.6平方米,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特别是住宅商业化政策实施以来,地方政府住宅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度增加,成为了支撑地方财政的重要产业,房地产行业及其上游建筑业也随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在大规模的建设行为和繁荣的住房产业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居住区规划也得到了大量
期刊
随着高层建筑向体量大型化和结构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超长结构、主楼裙房式结构或体形不规则结构不断出现,特别是对地下防水有要求的建筑物,要求结构不留变形缝,常采用施工后浇带来取代它,对长度较长、面积较大带地下室的高层板式楼宇等建筑物,以及独立的地下建筑物都根据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了沉降或伸缩后浇带。本人结合工程施工监理经验对后浇带进行浅要分析。  首先做好监理人员内部学习和交底工作。依据设计文件、本工程所
期刊
摘要:信息化技术自问世到如今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彻底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该特点的支持下,用户可以得到更好的使用体验,但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麻烦,如今虽然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安全性也在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威胁着用户私人信息的安全性。本文围绕计算机工程安全隐患的管理和维护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期刊
摘要:因为迅速发展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大量的普及了仿真技术,在计算机中所需设计运用有关软件做出虚拟实验,其发展和运用综合了几门学科和理论,为人们的设计和实验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在机械设计制造中运用了仿真技术,这是发展机械设计制造的一定趋势,机械设计制造产业结构可以合理地进行优化并让技术水平提高,让产品质量提高。持续发展进步的先进
期刊
摘要: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工程部分,暖通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效果。为此必须结合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开展暖通设计工作,使得暖通设计与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要求相一致。此外,在暖通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应做好室内管网综合设计工作,保证暖通设计与室内管网设计的合理性。在改善建筑工程暖通项目建设的同时,确保暖通工程在建筑项目施工中的作用效果得以彰显。  关键词:建筑工程;暖通设计;室内管网设计
期刊
旁站监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已经得到工程建设参与各方普遍认可和肯定。旁站监理的实施,为消除工程质量隐患设置了一道重要防线。为此,各工程建设监理企业都把旁站监理作为施工现场监理重点工作来抓,建设方也十分关注监理机构的旁站监理工作到位情况。现就此结合本人在现场施工监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谈一谈施工中旁站监理的作用和实施的体会。  所谓旁站监理就是监理人员在工程施工中对关
期刊
摘要:在交通及土建工程的实施中,用到最多的就是混凝土材料。由于国内的交通土建项目建设起步较晚,在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而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工程建设质量。所以,必须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全面的把控,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可靠性。鉴于此,本文结合交通及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对如何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给出了了几点建议,以供相关的建设施工人员参考,促进我国交通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虽然我国在城市化建设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也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因此做好环境工程管工作至关重要。主要结合当前环境下物联网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环境工程;应用  1我国环保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环保物联网主要是依托于物联网技术在环保行业中的应用,其目的在于利用多种技术结
期刊
摘要:隨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依托于GPS、GIS、RS、数字化测绘及地面测量等各种先进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测绘技术,其对工程测量方法和测量手段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当前工程测量中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有效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工程测量的精确性和实用性。文中分析了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并进一步对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