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教学如何衔接的思考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a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在高考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很多同学都感觉在初中成绩很不错,但是一进入高中,成绩下降不少. 这是因为在高中,物理知识不仅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与初中的物理知识难度相比提升了很大的一个层次,研究的物理对象也更加的复杂。此时,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倍感吃力。如何让学生们在高中学习物理知识更加的顺利呢?此时,知识的衔接就是关键的一步了。有人把衔接知识看做高中的事,这是不可取的。将知识的衔接比作“送”与“接”的过程,那么,对于初中来说,应该承担的任务就是“送”。我工作九年,之前从事高中的物理教学,后来从事初中的物理教学,有幸可以对整个中学阶段的物理课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想对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提一点自己的看法。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不同点
  1.教学方面
  初中阶段,物理教学进度较慢,有可能对重点概念、规律反复讨论,便于学生掌握重点,习题类型较少,变化也不多,且多数与教师课上讲的内容、例题对得上路子,考试时往往只要记住公式,背好笔记,一般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不少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坏习惯。到了高中后,教学进度明显加快,课堂教学密度大大提高,需要学生自己多分析、思考、练习,才能真正掌握,习题类型更是复杂多变,单靠对概念、规律和公式的死记硬背,解决不了问题。很多学生对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
  2.学习方法方面
  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跟着教师转,死记硬背教师布置的内容,没有预习教材和进行有关的课外阅读及实验的习惯。高中物理学习,课上勤思考,课后注意观察、分析,把知识学活,能举一反三,甚至有独创精神。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往往带着初中的一套学习方法,以致不能适应高中的物理教学要求。
  3.思维能力方面
  初中物理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形象思维基础上的,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不高。高中物理教学都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许多物理过程的变化是多因素的,需要学生抽象的假设一些中间物理状态或抽象出物理图景,然后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此,只习惯于形象思维的学生,一时是难于做到的。
  由于物理教学的阶段性,学生在初中学到的不少物理知识是有局限性与不严密性的,然而这些知识有时都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例如,初中阶段学习压力时经常遇到的水平状态下,因而压力等物体的重力,结果不少学生形成“压力一定等于重力”的思维定势,对他们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产生消极影响。
  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感性认识往往顽固地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尽管他们经过了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但并没有真正排除这些错误的认识,随着时间的迁移,正确的东西遗忘了,错误的认识又会重新抬头。例如,初二时已学过的:牛顿第一定律,到了高一,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又会顽强的表现出来。
  那么,面对这些确实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该为学生做些什么呢?要怎么做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跨过这道坎呢?我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初中老师和高中老师合力协作才能使学生顺利跨越.
  一、初中教师要对初高中的教学内容了解并理解透彻
  初中教师不仅要熟悉初中物理的课程标准,还要积极主动去了解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在了解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各个知识点在初高中的要求有什么区别。例如在运动学中,初中牵涉到的物理量有速度(实际上是速率)、路程、时间,这几个物理量都是标量;而高中物理牵涉到的物理量有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其中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矢量。这几个物理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在初中教學时就要注意打好扎实的基础,在讲解习题时要培养学生画示意图,把运动过程分析透彻,运动过程中各个物理量的变化的等等。再如,力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受力分析的习惯,培养一定的分析能力., 其次,要注意初高中在对学生能力上的联系和区别。高中阶段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有长远的目光,在初中阶段能放手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做,不让学生对老师步产生过强的依赖心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建议能够自学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做,培养其自学能力。
  二、高中老师也要对初中物理知识了解
  (1)作为高中教师,理解初中的教学大纲的目的主要是在备课中注意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能力储备,能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充分注重初高中知识的台阶,使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力的合成”时,应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知识,再提出“合力、分力”的概念,进而提出“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从而引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淅进,这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应坚持的原则。初中电学和高中电学也密切相连,利用原有知识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而不排斥。
  (2)放慢起始教学进度,以便学生适应高中教学
  刚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由于存在以上不能很好“衔接”的原因,注意放慢进度,帮助学生熟悉高中的教与学方法,排除他们的畏难心理。例如关于静力学的教学“物体受力分析”是含在几节教材中的,没有自成一节。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不强,于是就多安排一节“物体的受力分析”课,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物体的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初高中物理学习贯穿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能力较强的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后,物理学习的衔接是不成问题的,而那些在初中死记硬背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在物理学习中逐渐掉队。由此可见,解决“衔接”问题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高中的学习方法、习惯、心理以及本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适应高中的学习,跨过这个学习台阶,是影响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衔接,需要多方合作,统筹安排。既要从高中教学方面想办法,也要从初中教学方面想办法;既要从教材、学生方面想办法,也要从教法、教师方面想办法。高初中教师都应重视这个问题,加强交流和理论学习,为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在贫困县的高级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学生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较少,出现被动学习,一般情况都归结于学生基础差,老师没有上好课这一简单回答。本文从学生成长生活环境、老师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
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1.10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月末高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
消化内科疾病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病类繁多、病程较长以及病情复杂,且部分具有传染性,从而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以及加大了护理工作安全风险。而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 提高,人们对护
焦虑问题是现代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心理咨询在解决焦虑问题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各种的咨询观之间差异很大,本文以“考试焦虑”为例,简要分析各种咨询观的异回,并做出比较
据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截止4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2811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2015年度年报,占全部2843家A股上市公司的98.87%。从数据来看,两市公司整体经营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
9月1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升至监界点以上,为近期高点,重回扩张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