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古医籍校勘辨析方法初探
古医籍校勘辨析方法初探
来源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ddr
【摘 要】
:
校勘辨析方法是指运用辨析依据对校勘疑异点作出是非优劣判断的方法。本文以有关古医籍的校勘内容为依据,在吸收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古医籍校勘辨析方法归纳为:全面求据,
【作 者】
:
卢传坚
沈炎南
【机 构】
:
广州中医学院; 广州中医学院 86级研究生; 导师;
【出 处】
: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发表日期】
:
2004年期
【关键词】
:
古版本
校勘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勘辨析方法是指运用辨析依据对校勘疑异点作出是非优劣判断的方法。本文以有关古医籍的校勘内容为依据,在吸收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古医籍校勘辨析方法归纳为:全面求据,多方论证;综合分析,摒弃误据;分清主次,次据为佐;医理文理,务求统一四个方面。
其他文献
四个英藏敦煌脉书残卷的缀辑研究
伦敦大英图书馆藏敦煌写卷中,有四份残卷具有共同特点,它们是S.6245V、S.8289、S.9431V、S.9443V。首先,四份残卷全部残存写卷的下半部;其次,四份残卷的墨色、书法、行款均相同;第三,写
期刊
敦煌医药文献
脉书残卷
文书缀合
《脉经》刊本源流考略
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所作<脉经>一书,在中医诊断尤其是在诊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该书约成书于3世纪265至316年,历经辗转传抄流传下来.
期刊
《脉经》
嘉靖本
源流考
宋本《伤寒论》与宋前《伤寒论》传本的比较研究
期刊
张机
《伤寒论》
流传版本
比较研究
《脉经》一书性质的再认识
中医学界多数学者认为《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之脉学专著。本文作者则认为:该书系以“类例相从”的方法.对魏以前经典医籍做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是一部汇集魏以前医籍之大成的经
期刊
脉经
性质
医经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在口译实践中的应用
释意理论的核心是"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它强调如果要完整地理解篇章意义,并流畅地道地用目标语进行重新表达,中间就必须有一个摆脱原语语言形式束缚的过程。这一观点对于口译
会议
释意理论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口译实践
《伤寒论》传本、佚文考略
概要考察了张钟景《伤寒论》的《脉经》本、敦煌古医籍本、《千金要方》本、《千金民办方》本、《太平圣惠方》本、《金匮玉函经》本、宋本、《注解伤寒论》本等传本的情况,特
期刊
伤寒论
传本
佚文
基于自适应归一化RBF网络的Q-V值函数协同逼近模型
径向基函数网络逼近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连续状态空间强化学习问题.然而,强化学习的在线特性决定了RBF网络逼近模型会面临"灾难性扰动",即新样本作用于学习模型后非常容易对先前
期刊
强化学习
函数逼近
径向基函数
灾难性扰动
协同逼近
《伤寒论》版本系统
<正> 《伤寒论》自从王叔和撰次问世以来,逐渐引起医学家的重视和研究。由于该书受当时社会局限,几经周折,其版本流传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局面。现将该书版本流传情况作如下介绍
期刊
《伤寒论》
《脉经》
版本系统
《伤寒论》与《脉经》条文之异
<正> 我在内科教研室许勉斋老师启示下,对《伤寒论》与《脉经》加以研读校对,感到两书条文间的出入较多,摘出几条,以资自课,非敢以菲薄的知识来褒贬王叔和的《脉经》。
期刊
《脉经》
《伤寒论》
甘草附子汤
响应面法应用于臭氧深度处理制药废水优化研究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臭氧氧化制药废水深度处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考察了进水初始pH为7~11,臭氧流量为0.641g/h,反应时间为60-120min条件下,COD与色度去除率变化。采用Design
期刊
响应面法
制药废水
臭氧氧化
深度处理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