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评价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eng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评价。方法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间在本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8例参与本次研究,并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各34例,在临床治疗中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12%相较于对照组76.47%要高出许多,组间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重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近几年,心肌梗死的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该病症在男性中的发病几率更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公共健康急需攻克的主要问题。一旦患者出现这种疾病,应予以其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医护人员都将重点放在如何实施急救措施上,往往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问题,而患者心理情况会对抢救和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重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对心理护理干预引起重视[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间在本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8例参与本次研究,并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各34例。对照组中女患15例,男患19例,患者年龄在49-76岁之间,平均为(62.45±5.3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21-39分钟,平均为(31.49±3.77)分钟;观察组中女患16例,男患18例,患者年龄在51-73岁之间,平均为(61.97±5.67)岁,从发病之入院时间为19-41分钟,平均为(31.67±3.48)分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全体研究对象在入院时无甚至障碍,意识清楚。
   1.2 护理方法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给药护理、生命指标监测、吸氧护理等。在此基础上,为观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主要内容为:① 认知干预:在患者入院治疗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本院的治疗方式、相关制度、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疾病相关医疗研究进展情况等,同时,让患者了解本院为期提供的治疗方案的高效性,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治疗信心。② 环境干预:由于患者通常情况下对重症监护的了解比较少,再加上病房中各种仪器运转的声音及是患者产生緊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就需要想患者详细介绍病房内各种仪器的作用以及病房中的环境,同时让患者了解其主治医师的相关信息。更重要的是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病房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情况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让患者生活在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中。③ 心理干预:在临床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沟通,让其对患者的病情有充分了解,同时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对于患者的重要性,指导家属如何予以患者安慰和鼓励。④ 应急干预: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应急概念与应激源,指导患者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对其进行放松训练方式的指导,如,深呼吸、听音乐等。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结束后,让患者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上对本次治疗期间的护理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评分在85-100分之间;满意:评分在60-85分之间;不满意:评分在60分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并用[n(%)]表示,若两组差异对比(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12%相较于对照组76.47%要高出许多,组间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3 讨论
   相关医学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18%以上在临床治疗期间存在恐惧、抑郁、紧张、焦躁等不良心理,预后及临床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这些不良情绪的影响。患者产生这些不良情绪的主要因素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缺乏认知、对病房具有空间恐惧感、重症监护病房中各种仪器运转的声音等[2]。在临床上心肌梗死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主要临床症状为心前区或者胸骨后疼痛,极易引起患者恐惧、绝望等负面心理,导致病情持续恶化。
   在临床治疗期间,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方式,处理镇静药物给药护理外,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予以喊着心理护理干预,这也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实施心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详细掌握患者的民族信仰、文化程度、接受能力以及不良情绪产生因素等情况,制定针对性强、合理、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案[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12%相较于对照组76.47%要高出许多,组间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重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静. 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77):327-327.
   [2]李连芳, 王霞.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常见心理反应及护理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v.3(29):87-88.
   [3]潘红娇, 程方圆. 循证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19):73-7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对舌癌患者术后口腔清洁度和肌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湖北省宜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行手术治疗的舌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29例。常规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肌皮瓣成活率及术后语言效果等。结果干预组患者口腔清洁度为96.6%,较常规组的72.4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妇科科室于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治疗的150名子宫肌瘤剔除術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75名和实验组75名。实验组使用的护理方式为普通护理结合优质护理;对照组使用的护理方式为普通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优质护理的作用下,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比后存在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声带息肉患者手术治疗之后嗓音康复中应用循证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之中从我院选择80例采取手术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入选时间段均是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全部患者都编号分组,随机取号,偶数作为观察组、奇数作为对照组,前者联合传统护理与循证护理,后者单纯实施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嗓音康复效果。结果:护理之后观察组评分降至(3.23±0.46)分,
期刊
摘要:目的:剖析临床路径用于乳腺良性肿瘤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接收的乳腺良性肿瘤者共80例。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应用临床路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情变化,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20.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护理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卵巢囊肿手术患者58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在心理护理干预后,负面情绪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缓解了负面情绪,效果显著
期刊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低血容量休克;个案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临床较少见,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治疗在于有效控制出血,补充血容量,同时注意对重要脏器的保护,护理在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多种并发症。而高龄患者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不典型,临床护理工作者须经常对大手术后、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非甾体类
期刊
摘要:目的:沟通技巧的应用对提升手术室护理效果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手术室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40例手术室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以对照组(n=120,常规护理)、观察组(n=120,常规护理+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手术环境等满意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手术环境等方面的满意率较高(P0.05),有临床比较性。   1.2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对进行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进行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完成平均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则接受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状况、生活质量以及焦虑和抑郁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5.88%,相比于对照组的26.47%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评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和频繁;但同时也因文化冲突、矛盾,给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本文主要就肿瘤护理工作中的跨文化护理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消除不同文化患者的孤独感和陌生感,最大限度保证护理的质量。   关键词:肿瘤护理;跨文化护理;临床实践         前言   跨文化护理理论主要是指根据护理对象的文化背景、社会环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PDCA管理模式对烧伤整形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需要接受烧伤整形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PDCA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前、后的ADL评分。结果:采用PDCA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出血患者,1例血运障碍患者,并发症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