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功夫(组诗)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白,原名李国强,山东省菏泽市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当代诗人,海派青年文人书画家代表人物之一。长期客居上海松江,创办上海宇晴轩艺术画廊,参加朵云轩首届国画高研班研习书画。代表作有《丁白诗选》《幸福时光》等多部,书画作品曾参加墨缘朵云展,中国青年文人书画大展,香港中国艺术名家展。书法作品曾获2016年孔子艺术奖。2018年12月,水墨画与陈佩秋老师作品一道赴日本东京参加一衣带水中日艺术作品展,并广受好评。
  水墨功夫
  提笔,让笔尖吃透水墨
  与仕女相会当场
  满眼江山化为乌有
  江湖不带金光
  留白白的寂寞为光影
  显山露水
  一场戏,一段人生
  徜徉在远与近的云间
  无来也无去,白白画黑黑
  有人偷窥山河
  有人笑喷当场
  而我愿,独出胸臆
  挥霍这仅有的一生
  虚幻
  看懂什么,都难看到虚幻
  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从空白处读山,读到光阴如露如电
  从墨染处读水,读出如云如雨,江山勾连,多是牵挂万千
  这些都没有,白纸可以做证
  即便写满黑字的承诺
  一样都没有可能兑现
  这些生龙活虎的景象
  只有一个牛逼的名字
  叫做虚幻
  缠绕
  用什么线能织成网
  让心穿梭来往
  山石做柱,渊水做天
  天地皆不存
  唯有心在
  一切皆有可能
  大美江山
  天地有大美且不言
  江山对江山,正与反
  无规无矩
  想见,就见
  梦一般写出
  大美江山
  留白
  把白纸变成黑世界
  世界上,只剩下两个人
  把佳人意变成墨韵染
  善男人,善女人
  留下点点白,那些初心不改
  作为活着的呼吸
  喷吐
  一念
  一念白,一念黑
  一念急,一念緩
  一念之间
  江湖河山
  水墨黛染
  一念近,一念远
  一念明,一念暗
  亲疏之际,抵达
  抑或别离
  一念起伏,一念绵延
  一念一世界
  一笔一乾坤
  对
  心中有朗月,对花淌清泉。
  下笔山有晴,对歌水无间。
  见心与见性,若一自在观。
  轻舟泛水流,桃花恋古涧。
  我寻诗人句,他心对肝胆。
  不思梅有灵,只身入黄岩。
  清风若有意,雁荡岂无仙?
  晨起思入夏,小雨知云烟!
  相逢
  山水融为一体
  在白纸上奔跑
  上古琴弦,动动两根手指
  就能撩动山间清泉,由浅
  入深,涌动情怀
  倘若相忘于江湖
  鱼跃龙门的开关
  将在何处歇脚
  轻吟不如浅唱
  浅唱不如呼喊
  山不转,我让水转
  相逢,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不出柴门
  心不远,天涯汲远
  一夜春风
  山里有大水泛滥
  桃花红,梨花白
  君心似鉴,朗月皓天
  不如
  在文字里胆战心惊
  不如在画里耗时为乐
  有人感动于诗词
  有人感念于山河
  我有画笔于手下
  料如是。此生至乐
  用文字消耗一生
  不如墨意里流淌
  白纸自己长成佳音
  对面不识风景
  且让山风凛冽
  大于
  群居大于孤独,
  共享大于个有,
  沉默大于豪迈,
  幸福时光大于绝对精彩,
  单刀直入大于精神膜拜,
  手下,点石成金,挥汗如雨,
  学会惜墨如金,让一幅画里全有,
  大于赴一场无聊的私人约会。
其他文献
自从到上海帮女儿带孩子,我便与“铁”沾上了边,每月要乘高铁一两趟,回老家探母、会友和处理家务,每天要坐地铁去幼儿园接外孙女,可谓“月月高铁,日日地铁”,朋友戏称我为“铁哥”。  “铁哥”有买书的习惯。在老家,每月要逛书店两三次。到上海后,一因书店距住处较远,二因带小孩琐事多时间紧,逛书店的机会甚少。  不過,经常乘高铁往来于上海至镇江之间,候车时可以在车站内的“旅友书屋”里瞅瞅,使我买书的兴致有增
期刊
今年以来,中国股市的“信用危机”大规模爆发了。其中最让中小股民痛心的,不是他们亏了多少血汗钱,也不是股市运作体系中对他们的一系列不公平,而是他们发现:他们无法再去信任一些什么,他们找不到一个可靠的支点去判断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谁都有可能造假,从企业自身到其上级主管部门,从券商到会计师等中介机构。沿着一条人工制造的“虚假繁荣”的通道,多少垃圾公司招摇过市,大圈其钱。不客气地说,中国股市活跃着不少妖魔
夏季到来,知了开始鸣叫,噪声撒气,长调悠悠。我不清楚知了到底是从哪个器官发出的声音,也不清楚它为什么只有夏季才会出现。或许这就是好多有过童年情趣的人的某些疑惑。  已經有很多年没见过知了了。不过,在舜洲花园,儿子的卧室阳台后面,那一排翠绿的树荫,每到夏季天蒙蒙亮就蝉鸣阵阵,音域开阔,滑翔在小区角落,任凭我张望也见不着身影,只能判断知了是在树上居高临下而哼唱。它们很可能前天傍晚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栖息在
期刊
小时候读杨万里的诗,读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十分喜欢。彼时我还未曾见过荷花,但诗句极富画面感,想来那“无穷碧”和“别样红”应该是惹人流连的。直到有一次乘车路过一片荷塘,我的视线便紧紧缠绕在那娇艳欲滴的荷花上,直至红与绿浓缩成一个小点才作罢。而等到我注意到残荷,已是上了初中的年纪。残荷进入我的认知始于林黛玉欣赏的一句诗:留得残荷听雨声。现在想来,荷花的美一望即知,即便孩子也能欣赏一二
期刊
置身在噪音喧嚣、浮尘飞扬、雾霾浓重、浊流涌动的大都市,只能在钢筋水泥筑起的壁垒里,受着嚣尘的煎熬。偌大的都市,不断地摊大饼,飞速扩张;吸纳人才,一纸文凭落户,人口也日渐拥挤;都想赶超纽约巴黎,想成为世界超级大都市,难免虚胖。交通堵塞,开车如蝼蚁般爬行,堵车堵得人郁闷窝火,心急火燎,堵得心烦意乱,七窍生烟,宽阔的马路成了巨大的停车场。摩天高楼一天天拔地而起,都想成为亚洲第一高楼,世界第一高楼,欲与天
期刊
十岁不愁、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  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您六十七岁的生日。您出生在骄阳似火的夏季,这个季节完全符合您热情似火的性格。  然而,在这个本该高兴的日子里,我却悲不自胜。  您再也看不到女儿亲手做的生日蛋糕,您再也听不到女儿亲自送上的生日祝福,我怎么能不伤悲?  望着手里找不到主人的生日蛋糕,我心痛难耐。  心痛缘自意想不到,因为我从未想到您有一天
期刊
定居香港也有一定时日了。回想当初,单程前往港澳地区的指标,湖北省是一个月一个半人。我们一家能顺利通过审核并被批准出境,按说是无比幸运的。其实不然,由于香港亲朋好友零落,广东话只能听,交流则是“鸡同鸭讲”,没有一个音是准的——这一状态,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所以,刚开始的日子混得一团糟。  那时,香港还没有改例,单程来香港的人,一年不得离境。离境就等于放弃定居香港的资格了。此乃谓“坐移民监”。我身无一技
期刊
我的老家在天门竟陵。离家几十年,每遇乡音,尤其是那些“故乡来”的朋友,总希望多了解些“故乡事”。这些年家乡的发展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迅猛,让我倍感荣焉。只是人家问“您原住在哪”,答曰“河街”时,感觉到对方脸上一丝异样,然后就“哦哦”了。我有疑惑,问过家乡的小伙伴才略知一二。  原来这些年故乡的发展都是以开拓新城为主,老城区改造成本高,尤其是市区的沿河一带,因前三十年的“战天斗地”,县河被截改道、支流
期刊
步李贽《独坐》韵二首  其一  料峭寒枝瘦,冷眸睨镜花。  惯经风裹雪,笑俟浪淘沙。  许国无良士,怀乡尽写家。  何当翩远翮,相与伴青霞。  其二  谁把吴钩看,喧腾灿乱花。  残阳辉古道,素月笼云沙。  紫禁千秋梦,金瓯万里家。  飘飘何所往,过眼是流霞。  附:李贽《独坐》诗: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  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残霞。  
期刊
在北方住得久了,深受气候干燥与污染的困扰;长期的过敏性鼻炎,让我痛苦不堪。烦恼之中,不禁怀念起远在江汉平原的故乡的阴雨天来。  有朋友问:我们一直都不喜欢阴雨天,阴雨天会让人感到迷茫,你为什么怀念故乡的阴雨天咧?所谓境由心生,人见人殊。在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记忆中,故乡的阴雨天不仅湿润可人,她还是春季的甘霖时节,是夏日的休憩借口,是秋天的收获享受,更是冬上的悠闲郊游时分。  戊戌初冬,到华中公干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