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是学生管理的基本群体。班级像一个小社会,学生们走出家庭,通过在这个小社会实习,才具有了一定的适应大社会的能力。因此班级管理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班级管理谈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管理;工作;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班级管理。班级如一个小社会,同学们在这个社会里,会遇到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帮助,也会遇到人与人相处产生的矛盾、挫折,一起长大,通过在班级这个小社会实习成长,才能走向了社会。班级管的得好,在集体中形成合力,互助协作,每个人都发挥了潜力,争着做事,锻炼了自己,也增强了集体实力,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一、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父母的溺爱、纵容、迁就和包容,养成了学生桀骜不训、不和群、个性强的特点。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强,对集体生活很不适应。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个性教育,做到不为难也不放纵一个学生。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只要求每个学生和自己比,和差不多的学生比,每天进步一点点,持之以恒,不停止,相信学生个个都能成才。
二、从情感教育入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重视学生的内心情感,通过感恩教育走进学生心里。中职学生处在青春期,不成熟,做事欠考虑,容易意气用事,但他们容易接受情感教育。要在情感上接受学生,包括学生已有的缺点,不要站在学生的对立面,不用命令的方式管理,这能做,那不能做,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理解他做事的原因和动机,了解事情的本质。开展感恩教育,通过看视频,听故事、讲故事使学生学会感恩。和学生一起找出他思想中的真善美,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你真是他的助手。
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中职的很多学生物质欲望越来越多、越强,而学习的欲望越来越少,过多的追求享乐,不懂为人,更谈不上爱国,缺乏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讲述革命先烈和先进人物的事迹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旧中国的贫穷,懂得新中国的繁荣与伟大,现在生活的幸福与骄傲;。使学生懂得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自身利益。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走向繁荣与富强,在大是大非面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坚定学生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
启发引导、表扬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里大部分学生是初中时期的学困生,抱着失败者的心态走进五年制大专班的,缺乏自信心。如何找回学生的自信心显得至关重要。自信心是成功的起点、前进的动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身上的特长或闪光点,抓住机会及时诱导长善救失,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从而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通过在班里开展两分钟演讲、辩论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发挥自身特长,获得成功。帮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增强自信心,获取成就感与自豪感。有了这种积极因素的主导作用,他们不良行为及其消极因素逐渐会得到改变与消除。
在给学生提供自我锻炼机会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所在班集体的建设工作。建立互助友爱、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让学生有家的感觉,尤其对于初离父母的学生,远离家门的孩子们消除心理障碍,克服自卑,增强集体观念,重塑学生自信心是特别有效的途径。
三、保证师生交流畅通,实现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
保证师生关系的平等,建立畅通的交流对话模式。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的基础。在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中,只有端正思想,转变观念,摆正关系,亦师亦友,真正关心爱护学生,才能在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中,保持师生交流畅通,形成一种宽松愉快的班级氛围,这样学生才会说真心话,你也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实行民主管理。首先,把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作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要坚信所有的学生内心本质向善,都有积极、好学的一面,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性和个性。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注意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减少因人际关系不协调产生的内耗,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其次,强化班级建设中的学生的参与性,通过引导学生制订班规,既使学生的意志与愿望通过合理渠道得到了满足,又密切了师生关系,更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
采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给学生个精彩的人生旅程。
辅导员的工作千头万绪,除要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外,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养,明确教育是手段、管理是方式,真正做到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种种尊严感和幸福感。要从管理“专制”走向民主平等,在规范学生行为的同时,释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建立班会制度,让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体。每次班会的主题的确定和形式的采用上,与学生共同商讨筹备,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构思、设计,让学生承办、主持,让学生总结、提高,给学生一个较大的空间,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受益。从在班会中更乐于接受班会内容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使自己的思想真正受触动,成为班会的主体。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门艺术。一个成功的班级管理者,不应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苦干型班主任,而应做,一个靠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顺着学生自然的状态去“辅助”其发展,而非按自己的意志对其约束和强制管理。班级管理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课题,因此我们洞悉学生心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持之以恒,是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杰出人才。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4.
[2] 蔡宝玲.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08(11).
[3] 王健.中职班级管理心得[J].大观周刊,2012(46).
作者简历:赵刚(1981-),男 ,陕西户县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及《数学》课程教学、教学研究工作。
关键词:管理;工作;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班级管理。班级如一个小社会,同学们在这个社会里,会遇到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帮助,也会遇到人与人相处产生的矛盾、挫折,一起长大,通过在班级这个小社会实习成长,才能走向了社会。班级管的得好,在集体中形成合力,互助协作,每个人都发挥了潜力,争着做事,锻炼了自己,也增强了集体实力,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一、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父母的溺爱、纵容、迁就和包容,养成了学生桀骜不训、不和群、个性强的特点。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强,对集体生活很不适应。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个性教育,做到不为难也不放纵一个学生。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只要求每个学生和自己比,和差不多的学生比,每天进步一点点,持之以恒,不停止,相信学生个个都能成才。
二、从情感教育入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重视学生的内心情感,通过感恩教育走进学生心里。中职学生处在青春期,不成熟,做事欠考虑,容易意气用事,但他们容易接受情感教育。要在情感上接受学生,包括学生已有的缺点,不要站在学生的对立面,不用命令的方式管理,这能做,那不能做,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理解他做事的原因和动机,了解事情的本质。开展感恩教育,通过看视频,听故事、讲故事使学生学会感恩。和学生一起找出他思想中的真善美,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你真是他的助手。
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中职的很多学生物质欲望越来越多、越强,而学习的欲望越来越少,过多的追求享乐,不懂为人,更谈不上爱国,缺乏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讲述革命先烈和先进人物的事迹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旧中国的贫穷,懂得新中国的繁荣与伟大,现在生活的幸福与骄傲;。使学生懂得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自身利益。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走向繁荣与富强,在大是大非面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坚定学生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
启发引导、表扬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里大部分学生是初中时期的学困生,抱着失败者的心态走进五年制大专班的,缺乏自信心。如何找回学生的自信心显得至关重要。自信心是成功的起点、前进的动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身上的特长或闪光点,抓住机会及时诱导长善救失,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从而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通过在班里开展两分钟演讲、辩论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发挥自身特长,获得成功。帮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增强自信心,获取成就感与自豪感。有了这种积极因素的主导作用,他们不良行为及其消极因素逐渐会得到改变与消除。
在给学生提供自我锻炼机会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所在班集体的建设工作。建立互助友爱、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让学生有家的感觉,尤其对于初离父母的学生,远离家门的孩子们消除心理障碍,克服自卑,增强集体观念,重塑学生自信心是特别有效的途径。
三、保证师生交流畅通,实现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
保证师生关系的平等,建立畅通的交流对话模式。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的基础。在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中,只有端正思想,转变观念,摆正关系,亦师亦友,真正关心爱护学生,才能在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中,保持师生交流畅通,形成一种宽松愉快的班级氛围,这样学生才会说真心话,你也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实行民主管理。首先,把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作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要坚信所有的学生内心本质向善,都有积极、好学的一面,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性和个性。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注意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减少因人际关系不协调产生的内耗,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其次,强化班级建设中的学生的参与性,通过引导学生制订班规,既使学生的意志与愿望通过合理渠道得到了满足,又密切了师生关系,更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
采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给学生个精彩的人生旅程。
辅导员的工作千头万绪,除要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外,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养,明确教育是手段、管理是方式,真正做到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种种尊严感和幸福感。要从管理“专制”走向民主平等,在规范学生行为的同时,释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建立班会制度,让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体。每次班会的主题的确定和形式的采用上,与学生共同商讨筹备,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构思、设计,让学生承办、主持,让学生总结、提高,给学生一个较大的空间,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受益。从在班会中更乐于接受班会内容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使自己的思想真正受触动,成为班会的主体。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门艺术。一个成功的班级管理者,不应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苦干型班主任,而应做,一个靠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顺着学生自然的状态去“辅助”其发展,而非按自己的意志对其约束和强制管理。班级管理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课题,因此我们洞悉学生心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持之以恒,是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杰出人才。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4.
[2] 蔡宝玲.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08(11).
[3] 王健.中职班级管理心得[J].大观周刊,2012(46).
作者简历:赵刚(1981-),男 ,陕西户县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及《数学》课程教学、教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