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融入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ebaot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的本源是生态,“绿色”的初心是生活。在北京世园会、内蒙古旺业甸实验林场、四川广元,记者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中国在绿色发展中的作为与成就。
  北京世园会。这里正拥抱着来自世界各地热爱自然、珍视生态的客人,向世界昭示一个古老东方大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和各国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决心。
  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西南部的旺业甸实验林场。几代林场人和国内外各界人士,为森林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注入不可或缺的力量,让这里成为中国从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的一个缩影。
  四川广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綠水青山”既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广元努力奋进的目标。
  今天的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被普遍培育,“绿色发展匹夫有责”成为共同担当。
其他文献
当地时间3月20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前夕,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外文局、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等共同举办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意读者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瑞宇、意大利参议院外委会主席彼得罗切利、意大利前眾议长塞雷尼、意大利前外长阿尔法诺等约200名中外嘉宾出席活动。读者会由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主持。  读者会上,蒋建国宣读了习
期刊
1981年,随着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启动和实施,甘肃省古浪县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等6位年过半百的老汉,带头以联户承包的方式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  转眼38年,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扎根荒漠、接续奋斗,在400公里的风沙线上建起了300公里的防护林带。  2019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期刊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亚信峰会前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塔吉克文版首发式暨中塔治国理政研讨会6月11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致信祝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塔吉克文版出版。  活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外文局、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馆共同主办。塔吉克斯坦第一副总理赛义德,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塔吉克斯坦议会下院副议长优素菲,中国驻塔
期刊
随着时间的脚步进入2019年,“一带一路”建设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近6年,成果不断显现。在欧亚之间,中欧班列成为欧亚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标志。其中,以义乌为起点的“义新欧”中欧班列,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往来。  在中欧班列中,有一条线路叫“义新欧”。2月14日,2019年中国农历春节后首趟回程的“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满载着68个标箱的进口商品,横跨欧亚大陆1.3万多公里
期刊
6月5日,由中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外文局、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人民画报社、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俄罗斯科学院欧洲所等机构共同协办的2019中俄全球治理圆桌论坛在莫斯科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治理变革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长王晓晖,中联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
期刊
6月8日,《習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吉尔吉斯文版首发式暨中吉治国理政研讨会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总统官邸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外文局、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共同主办。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奥通巴耶娃,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杜德文出席活动并致辞。  热恩别科夫在致辞中说,习近平主席是当代和未来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他的著
期刊
在古生物研究的圈子里,徐星的名字谁都不会陌生。2012年,英国《自然》杂志曾这样评价他:“徐星革新了恐龙进化研究,帮助中国成为古生物学的动力室。他已经给60多个物种进行了命名,比今天其他任何一个在世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所命名的都多。”  徐星与古生物研究的缘分始于偶然。他1969年出生在新疆伊犁,少年时代常梦想成为物理学家,18岁考入北京大学,因为可供选择的专业有限,被分配到古生物学,毕业后保送到
期刊
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和夫人李雪主陪同下,在平壤“五一”体育场同朝鲜各界群众一道观看大型团体操和艺术演出。 摄影 黄敬文/新华社  两天,近30个小时,11场活动。中朝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深入交流,畅谈传统友谊,探讨友好合作,共商和平稳定,擘画两党两国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时隔14年再次访问朝鲜,也
期刊
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李京文(左二)在莫斯科留学时与苏联同学在一起。 本刊资料  自新中国成立次日中俄建交开始,两国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从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到建设性伙伴,从战略协作伙伴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再到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70年风云际会、滄海横流,世界早已不是彼时的世界,两国关系也今非昔比。两国元首一再强调,今天的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的最好时期。  
期刊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建立外交关系70周年。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之时,中央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致信苏联驻华使馆代办齐赫文,表达建立外交关系的愿望。10月2日,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复信周恩来,确认从即日起建立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关系。  70年来,中俄两国共同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冷战结束后,双方都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