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欧洲与中国距离遥远,但双方对对方的“认识”却要上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中国早在汉代就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输出大量丝绸到达欧洲地区据说罗马的凯撒大帝就曾穿着中国丝袍去看戏,并引起了轰动一时间,中国的丝绸成为罗马宫廷贵族的奢侈品他们当时称中国为丝国(Seres,音“赛里斯”)中世纪时,不断有欧洲商人历尽艰险到达东方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了他经陆路到达元大都,为官17年
其他文献
未雨绸缪,起用新人着眼八年后的布局; 八位副主席照顾到方方面面,显示党内团结 现 场 2008年11月22日,国民党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行第17次全台代表大会临时会议兼114周年党庆活动上午先由党主席吴伯雄率党务主管中常委及“立委”向孙中山铜像献花致敬,再由马英九率萧万长刘兆玄王金平及吴伯雄等首长献花致敬吴伯雄致词时表示,今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立委”和台湾领导人选举皆告胜选,令人终
认定中国不敢用武力来解决南海主权争端,因而试图通过联合区域外大国的方式主动出击,迫使中国作出让步。 咄咄逼人的气势 2011年7月20日,五名菲律宾议员登上我南沙群岛中业岛,并在岛上安插了菲律宾国旗。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20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对菲律宾议员登上南沙群岛中业岛表示强烈抗议,菲方上述行动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从2011年4月至今,菲律宾比以往更加变本
大选前的“历史前夜” “安息吧,居鲁士!我们清醒着!” “安息吧,居鲁士!历史之夜,我们清醒着,直到临晨!” 一个古老的名言又在流传,居鲁士的后人正在利用今天现代化的网络传播这个名言——个曾经成功抵抗外敌入侵的名言。这个名言在伊朗重新流传,是因为6月12日举世瞩目的大选即将来临,伊朗人要选举新一届总统。 在奥巴马上台调整美国对伊朗政策之后,伊朗新一届总统似乎是某种象征,某种会影响伊朗命
坎迪尔山脉位于伊拉克北部,紧邻土耳其和伊朗边境线,山高岭峭,常年覆盖积雪,人迹罕至这里长期处于伊拉克库尔德人实际控制下,同时也成为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PKK)最后的“避难所”6月7日,土耳其军方突然宣布在靠近伊拉克边境的舍尔纳克省哈卡里省锡尔特省设立“临时安全区”,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此举旨在打击躲藏在伊拉克北部地区的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与此同时,有消息称,150名土耳其特种部队士兵分乘10架军用直升
近日,马英九爱将、“行政院秘书长”林益世因涉嫌收贿索贿请辞并被检方羁押,成为马当局上台以来首位因涉贪落马的高官,立即在岛内政坛引发强烈震撼。该案直接冲击了马英九团队十分珍视的清廉形象,并给马当局施政及国民党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政治金童”一夕沦为“阶下囚” 林益世出身高雄政治世家,是“红派”(高雄地方政治派别)掌门人林仙保之子,与朱立伦、连胜文、吴志扬并称“四小公子”,被视为“政治金童”。
近来中东发生的一系列动乱和危机,已构成国际政治的重大事变,极大改变了中东地缘政治版图。对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局,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主要根源在于发生动荡的国家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长期积累起来,抗议民众对统治者失去信心之后,提出了改变现状的政治要求。结论令人信服,但深入分析不难看出,仅仅把动荡根源归结为上述因素,还是显得过于简单和直接。中东是对当今世界政治演变反应最敏感的地区,在全球政治整体性
《初恋这首情歌》(原名《Sing Street》)并非只是一部音乐少年的纯爱电影,它更适合被称作“少年康纳之烦恼”—家庭使他筋骨麻痹,学校令他体肤疮痍,暗恋让他迷失所为,兄长的黑胶唱片和乐队的创作表演则伴他心志成长。青春残酷,时节美好,也许事隔经年,重逢何以致意。 题目的构思源于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来自拜伦的《春逝》。作为一个并不忠实的读者,终究只知道他这一首颇流行的情诗,依稀记得遣词造句背后也
7月14日,失踪一年多的伊朗核专家沙赫拉姆·阿米里返回祖国,引发人们关于他失踪真相的猜测。他到底是“被绑架”还是“主动叛逃”?美伊暗战有多激烈。 去年6月,32岁的阿米里出国赴麦加朝圣期间,在沙特阿拉伯境内神秘失踪。当时,他的失踪并未引起外界关注。半年后,伊朗外长马努切赫尔·穆塔基公开指称美国特工“绑架并拘押”了阿米里,为的是获取有关伊朗核技术发展方面的情报。由此,美伊两国打起了口水战。今年3月
“儿子,在土里洗澡;父亲,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这是诗人臧克家对他写此诗的那个年代中国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绝妙刻划。 土地是人类安身立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土地为人类提供粮食、蔬果、牧草、纤维;土地为人类保养水分,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存环境。“民以食为天”,在土地当中,耕地和草原尤需倍加珍惜! 2007年世界耕地总面积约为15.5亿公顷,草原总面积约为33
一次生产安全事故正蔓延开来成为一场政治地震的震源,且看奥巴马政府如何应对。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海上钻井平台爆炸起火,大量原油以每天2000桶的速度泄漏到墨西哥湾,并扩大到美国沿岸地区各州,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灾难,甚至有媒体惊呼此次灾难为“奥巴马的9.11”。尽管英国石油公司近日宣布,已成功控制水下漏油点,“再无原油流入墨西哥湾”,但此次事件对美国政治的冲击还远远没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