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多才多艺,在写作、绘画、钢琴演奏、演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获得了“沈阳市优秀学生”“沈阳市优秀团员”“沈阳市文明学生”等荣誉称号。2005年8月,她代表沈阳市中小学生参加了北京、南京、沈阳三地儿童互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天使行动”。2008年6月25日至30日,她又代表中国出席了在日本札幌市举办的国际儿童环境峰会。2009年12月17日,在“辽宁省魅力中学生”的评选活动中,她榜上有名。“超越自我,笑对生活。”这是她的人生格言。在她的成长日记里,洒满了让人羡慕的阳光。她的名字叫王如晗。
我喜欢在书海中畅游
小时候,我特别顽皮,喜欢看动画片,希望自己也能像柯南一样破案子。有一次,老爸骑着赛车送我去幼儿园,没想到赛车停在楼下不久后就不翼而飞了。我很郁闷,因为那辆赛车很贵,而且老爸也没骑多长时间。当时,我们家的门口有一个“倒骑驴”(三轮车的一种)市场。有一天,我发现有个人卖的“倒骑驴”的车胎特别像老爸那辆赛车上的,于是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跑回家,“宣布”了我的侦探结果。看着认真的我,大家都笑了,说:小偷怎么会把一辆昂贵的赛车拆散后改装成“倒骑驴”呢?不过,这并没有浇灭我破案的决心。
我很淘气,有点不服管,但妈妈说只要她数三个数,我保准不再淘气。很多事实证明,妈妈没有吹牛,为此,我给妈妈起了个外号“三个数”。
妈妈很爱学习,经常在家里看书,如果我打扰了她,她肯定会惩罚我。妈妈的惩罚就是让我写作文。起初,我只是三言两语地应付,可妈妈很认真,只要作文写得不好或者错别字太多,就会让我重写。
在妈妈的“高压政策”下,我渐渐地学乖了,并且喜欢上了写作。我的写作是从写一句话开始,然后到可以写两三百字的小文章,其中的每一次进步都让妈妈感到无比欣慰。为了鼓励我,妈妈特意把我写的小文章输入电脑,然后打印出来收藏。当时,我们家订了《沈阳广播电视报》,妈妈就试着将我的小文章寄了过去,好像一下子寄了好几篇。编辑张吉顺叔叔对我写的文章很感兴趣,他和妈妈做了一个简短的沟通后,将我的文章刊登出来了。
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文章,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虽然文章只有165个字,但对我的鼓励很大。我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嚷嚷着“我成小作家了”。妈妈一听,有点不高兴了,批评道:“你的口气可真不小,才发表一篇文章就说自己是小作家!知道吗?要想成为作家,你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得发表好多篇文章才行!”“好多篇是多少篇呀?”我不解地问。“是一千篇!”我被妈妈的话给吓住了,“一千篇!这可要写到什么时候呀?”看到我没了兴致,妈妈笑着说:“孩子,努力吧,妈妈相信你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作家!”从那以后,写作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每天都要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练习写作。
妈妈一边鼓励我写作,一边让我多看书。她推荐给我的书也由薄变厚,由易变难。有一天,妈妈给我拿来了一本适合儿童看的《红楼梦》。我撅着嘴说:“妈,这本书有点厚,我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呀?”妈妈眯着眼睛说:“慢慢看,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上这本书的。”刚开始读时,我几乎被书中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关系搞糊涂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对每个人物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并开始和他们一起流泪,一起欢笑。小学三年级时,我终于看完了这本《红楼梦》。当把这本书合上时,我的眼前闪过了宁、荣二府从兴旺到衰败的一幕幕情景。我想,《红楼梦》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生动地刻画了众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并描绘出了他们由于性格不同而导致的不同命运。
《红楼梦》这本书对我的写作影响很大。后来,通过努力,我的文章陆续刊登在《沈阳晚报》《辽宁经济日报》《辽沈晚报》《辽宁青年》等报刊上,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表60多篇了。
我是一名快乐的小记者
我不仅喜欢写文章投稿,而且还积极参加校外活动。2003年,《沈阳晚报》的快乐天使小记者团招募小记者,妈妈问我想不想参加,我点点头。于是,妈妈就把我发表的文章、获奖证书和个人简历送到报社。看了我的材料,那里的叔叔马上同意接收我。我第一次参加小记者团活动是绿岛学校举办的夏令营。营员的年龄参差不齐,大多数是中学生、大学生,只有几个和我一般大的小学生。夏令营的活动非常精彩,印象最深的是我指挥两个大学生表演小品。还有,我写的体会文章被带队老师当作范文念给大家听。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感觉很特别。夏令营结束时,带队老师对妈妈说:“如晗属于慢热型的,开始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时间长了,她的阳光、善良和才气却深深吸引了我们。”通过这次活动,我的自信心大增,第二年就被聘为小记者团的团长。在之后的小记者评选中,我被评为“最具文采小记者”和“团结协作小记者”。
当时,小记者团特别注重公益事业,也组织了很多活动。记得一个严冬,我参加了记者团组织的生存体验活动。一大清早,我就用10元钱批发了一大叠报纸,准备用挣到的钱为自己买午餐,为家里准备晚餐用的三样蔬菜。一天下来,真是又冷又饿。还好,我总算成功地迈出了“谋生”的第一步。那天晚上,家里餐桌上丰盛的菜肴就是我的成果。妈妈吃着可口的饭菜,高兴地说:“如晗真的长大了,能够自己赚钱给爸爸妈妈准备晚餐啦!”
其实,这并不算什么,真正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救助身患白血病的小学同学董浩然。看到董浩然急需别人的帮助,我就在《沈阳晚报》上发出倡议,并在北方图书城搞义卖活动。我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响应号召,献出他们的爱心。那天,大家忙碌了一整天,很多人甚至都舍不得花时间去吃饭。我还记得董浩然的父亲接过那厚厚的一摞善款时流下的泪水。这件事后,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并带着一颗爱心参加了“利群阳光助学活动”。我用自己的稿费为“阳光学子”买来书包、衣服,还走上街头义卖图书,为“阳光学子”募集资金。
2005年8月的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暨(jì)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天使行动”的招募考试通知,便报了名。考试那天,我正在新华购书中心体验生活,做图书销售员,等我赶到招募现场时,考试已经结束了。“这可怎么办呢?我不想错过这次机会呀!”于是,爸爸拉着焦急的我找到评委梁丽老师,说明了情况。梁老师被我的热情和真诚所打动,破例临时组织评委专门对我进行测试。展示才艺时,我先演奏了一段钢琴曲,然后我又朗诵了自己写的诗,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评委们。另外,我特意让爸爸带来了我亲手制作的芭比娃娃,这让评委们眼前一亮。最终,我通过考试,成了“天使行动”中的一员。入选以后,我和其他“小天使”接受了各种培训。因为表现出色,我被任命为“小天使”首席发言人。活动当天,我的“天使日记”发表在《沈阳晚报》上。
我们从沈阳出发,和北京、南京等地的“小天使”们一起到兴城、北戴河、北京参观,最后到达南京。我们在城市里穿梭,重温抗日战争的那段历史。这是一次有着深远教育意义的活动,在我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它提醒我们:“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参加了国际儿童环境峰会
2006年9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沈阳市第126中学。在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里,我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周围的同学都很刻苦,他们的爸爸妈妈总会见缝插针,让他们参加各种补习班。相比之下,我的父母比较开明,他们从来不逼迫我去参加补习班,也没过多地干预我的学习,妈妈甚至还主动带我去参加社会实践。可以说,我是在一种宽松的环境里学习成长的。我的成绩还不错,一直排在年级前几名。有些同学很疑惑,便向我“取经”。我说学习不是能勉强的事,要掌握方法才能“决胜千里之外”。几年下来,我荣获过“学校三好学生”“沈阳市文明学生”“沈阳市优秀团员”“沈阳市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
值得骄傲的是,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国际儿童环境峰会。
2008年6月25日至30日,我代表中国少年出席了在日本札幌市举办的国际儿童环境峰会。这是一个层次比较高的峰会,要求十分严格,经过层层面试,我才获得这次机会,成为四名幸运的中国学生中的一员。出发之前,我们在日籍外教的帮助下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一起写发言稿,制作幻灯片。在国际儿童环境峰会会场,我是第一个发言的中国学生。当时,我心里特别紧张,但听到与会的10个国家百余名同龄人的掌声后,我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我深知自己代表的是中国学生,所以竭尽全力地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我的演讲很成功,表达也很流利,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聚餐的时候,札幌市市长上田文雄先生坐到了我的身边。我连忙放下手中的棉花糖,礼貌地主动跟市长打招呼。市长一边和我握手一边说:“我知道,你来自中国的沈阳,对吗?”“是啊,沈阳是个美丽的城市。”市长接着说:“札幌和沈阳是友好城市,我去过沈阳,很漂亮。”“我觉得札幌也一样漂亮,城市规划得很好,而且棉花糖也很好吃。”我拿起棉花糖高兴地说。市长开心地笑了,“那欢迎你常来。”接着,我们和市长合了影,共同欣赏日本传统的艺术节目。
会议期间,我们与各国少年儿童共同探讨环境的问题,交流环境保护的措施,参加各种环保实践活动,并最终形成了一份札幌国际儿童峰会环境保护宣言。这份宣言在大会闭幕式上由儿童代表交给日本环境大臣,并正式向世界发布。日本的许多媒体都对此次会议进行了跟踪报道。宣言中关于水资源的保护是我们几位中国学生起草的,并由我向大会做了宣读。在其他项目中,我们和分到我们组的日本学生发扬团结创新的精神,成功地进行了合作,并跨越国家的界限与其他各国的学生结为朋友,共同为保护世界环境发出呼吁。
现在,上海世博会正在隆重举行,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拿着笔和相机到世博会的现场进行采访。虽然我的学习任务很重,但妈妈一定会支持我。前不久,我又获得了“辽宁省魅力中学生”的光荣称号,这让我对自己更加充满自信。
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努力,我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
(编辑 文 墨)
我喜欢在书海中畅游
小时候,我特别顽皮,喜欢看动画片,希望自己也能像柯南一样破案子。有一次,老爸骑着赛车送我去幼儿园,没想到赛车停在楼下不久后就不翼而飞了。我很郁闷,因为那辆赛车很贵,而且老爸也没骑多长时间。当时,我们家的门口有一个“倒骑驴”(三轮车的一种)市场。有一天,我发现有个人卖的“倒骑驴”的车胎特别像老爸那辆赛车上的,于是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跑回家,“宣布”了我的侦探结果。看着认真的我,大家都笑了,说:小偷怎么会把一辆昂贵的赛车拆散后改装成“倒骑驴”呢?不过,这并没有浇灭我破案的决心。
我很淘气,有点不服管,但妈妈说只要她数三个数,我保准不再淘气。很多事实证明,妈妈没有吹牛,为此,我给妈妈起了个外号“三个数”。
妈妈很爱学习,经常在家里看书,如果我打扰了她,她肯定会惩罚我。妈妈的惩罚就是让我写作文。起初,我只是三言两语地应付,可妈妈很认真,只要作文写得不好或者错别字太多,就会让我重写。
在妈妈的“高压政策”下,我渐渐地学乖了,并且喜欢上了写作。我的写作是从写一句话开始,然后到可以写两三百字的小文章,其中的每一次进步都让妈妈感到无比欣慰。为了鼓励我,妈妈特意把我写的小文章输入电脑,然后打印出来收藏。当时,我们家订了《沈阳广播电视报》,妈妈就试着将我的小文章寄了过去,好像一下子寄了好几篇。编辑张吉顺叔叔对我写的文章很感兴趣,他和妈妈做了一个简短的沟通后,将我的文章刊登出来了。
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文章,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虽然文章只有165个字,但对我的鼓励很大。我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嚷嚷着“我成小作家了”。妈妈一听,有点不高兴了,批评道:“你的口气可真不小,才发表一篇文章就说自己是小作家!知道吗?要想成为作家,你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得发表好多篇文章才行!”“好多篇是多少篇呀?”我不解地问。“是一千篇!”我被妈妈的话给吓住了,“一千篇!这可要写到什么时候呀?”看到我没了兴致,妈妈笑着说:“孩子,努力吧,妈妈相信你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作家!”从那以后,写作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每天都要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练习写作。
妈妈一边鼓励我写作,一边让我多看书。她推荐给我的书也由薄变厚,由易变难。有一天,妈妈给我拿来了一本适合儿童看的《红楼梦》。我撅着嘴说:“妈,这本书有点厚,我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呀?”妈妈眯着眼睛说:“慢慢看,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上这本书的。”刚开始读时,我几乎被书中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关系搞糊涂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对每个人物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并开始和他们一起流泪,一起欢笑。小学三年级时,我终于看完了这本《红楼梦》。当把这本书合上时,我的眼前闪过了宁、荣二府从兴旺到衰败的一幕幕情景。我想,《红楼梦》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生动地刻画了众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并描绘出了他们由于性格不同而导致的不同命运。
《红楼梦》这本书对我的写作影响很大。后来,通过努力,我的文章陆续刊登在《沈阳晚报》《辽宁经济日报》《辽沈晚报》《辽宁青年》等报刊上,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表60多篇了。
我是一名快乐的小记者
我不仅喜欢写文章投稿,而且还积极参加校外活动。2003年,《沈阳晚报》的快乐天使小记者团招募小记者,妈妈问我想不想参加,我点点头。于是,妈妈就把我发表的文章、获奖证书和个人简历送到报社。看了我的材料,那里的叔叔马上同意接收我。我第一次参加小记者团活动是绿岛学校举办的夏令营。营员的年龄参差不齐,大多数是中学生、大学生,只有几个和我一般大的小学生。夏令营的活动非常精彩,印象最深的是我指挥两个大学生表演小品。还有,我写的体会文章被带队老师当作范文念给大家听。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感觉很特别。夏令营结束时,带队老师对妈妈说:“如晗属于慢热型的,开始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时间长了,她的阳光、善良和才气却深深吸引了我们。”通过这次活动,我的自信心大增,第二年就被聘为小记者团的团长。在之后的小记者评选中,我被评为“最具文采小记者”和“团结协作小记者”。
当时,小记者团特别注重公益事业,也组织了很多活动。记得一个严冬,我参加了记者团组织的生存体验活动。一大清早,我就用10元钱批发了一大叠报纸,准备用挣到的钱为自己买午餐,为家里准备晚餐用的三样蔬菜。一天下来,真是又冷又饿。还好,我总算成功地迈出了“谋生”的第一步。那天晚上,家里餐桌上丰盛的菜肴就是我的成果。妈妈吃着可口的饭菜,高兴地说:“如晗真的长大了,能够自己赚钱给爸爸妈妈准备晚餐啦!”
其实,这并不算什么,真正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救助身患白血病的小学同学董浩然。看到董浩然急需别人的帮助,我就在《沈阳晚报》上发出倡议,并在北方图书城搞义卖活动。我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响应号召,献出他们的爱心。那天,大家忙碌了一整天,很多人甚至都舍不得花时间去吃饭。我还记得董浩然的父亲接过那厚厚的一摞善款时流下的泪水。这件事后,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并带着一颗爱心参加了“利群阳光助学活动”。我用自己的稿费为“阳光学子”买来书包、衣服,还走上街头义卖图书,为“阳光学子”募集资金。
2005年8月的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暨(jì)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天使行动”的招募考试通知,便报了名。考试那天,我正在新华购书中心体验生活,做图书销售员,等我赶到招募现场时,考试已经结束了。“这可怎么办呢?我不想错过这次机会呀!”于是,爸爸拉着焦急的我找到评委梁丽老师,说明了情况。梁老师被我的热情和真诚所打动,破例临时组织评委专门对我进行测试。展示才艺时,我先演奏了一段钢琴曲,然后我又朗诵了自己写的诗,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评委们。另外,我特意让爸爸带来了我亲手制作的芭比娃娃,这让评委们眼前一亮。最终,我通过考试,成了“天使行动”中的一员。入选以后,我和其他“小天使”接受了各种培训。因为表现出色,我被任命为“小天使”首席发言人。活动当天,我的“天使日记”发表在《沈阳晚报》上。
我们从沈阳出发,和北京、南京等地的“小天使”们一起到兴城、北戴河、北京参观,最后到达南京。我们在城市里穿梭,重温抗日战争的那段历史。这是一次有着深远教育意义的活动,在我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它提醒我们:“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参加了国际儿童环境峰会
2006年9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沈阳市第126中学。在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里,我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周围的同学都很刻苦,他们的爸爸妈妈总会见缝插针,让他们参加各种补习班。相比之下,我的父母比较开明,他们从来不逼迫我去参加补习班,也没过多地干预我的学习,妈妈甚至还主动带我去参加社会实践。可以说,我是在一种宽松的环境里学习成长的。我的成绩还不错,一直排在年级前几名。有些同学很疑惑,便向我“取经”。我说学习不是能勉强的事,要掌握方法才能“决胜千里之外”。几年下来,我荣获过“学校三好学生”“沈阳市文明学生”“沈阳市优秀团员”“沈阳市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
值得骄傲的是,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国际儿童环境峰会。
2008年6月25日至30日,我代表中国少年出席了在日本札幌市举办的国际儿童环境峰会。这是一个层次比较高的峰会,要求十分严格,经过层层面试,我才获得这次机会,成为四名幸运的中国学生中的一员。出发之前,我们在日籍外教的帮助下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一起写发言稿,制作幻灯片。在国际儿童环境峰会会场,我是第一个发言的中国学生。当时,我心里特别紧张,但听到与会的10个国家百余名同龄人的掌声后,我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我深知自己代表的是中国学生,所以竭尽全力地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我的演讲很成功,表达也很流利,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聚餐的时候,札幌市市长上田文雄先生坐到了我的身边。我连忙放下手中的棉花糖,礼貌地主动跟市长打招呼。市长一边和我握手一边说:“我知道,你来自中国的沈阳,对吗?”“是啊,沈阳是个美丽的城市。”市长接着说:“札幌和沈阳是友好城市,我去过沈阳,很漂亮。”“我觉得札幌也一样漂亮,城市规划得很好,而且棉花糖也很好吃。”我拿起棉花糖高兴地说。市长开心地笑了,“那欢迎你常来。”接着,我们和市长合了影,共同欣赏日本传统的艺术节目。
会议期间,我们与各国少年儿童共同探讨环境的问题,交流环境保护的措施,参加各种环保实践活动,并最终形成了一份札幌国际儿童峰会环境保护宣言。这份宣言在大会闭幕式上由儿童代表交给日本环境大臣,并正式向世界发布。日本的许多媒体都对此次会议进行了跟踪报道。宣言中关于水资源的保护是我们几位中国学生起草的,并由我向大会做了宣读。在其他项目中,我们和分到我们组的日本学生发扬团结创新的精神,成功地进行了合作,并跨越国家的界限与其他各国的学生结为朋友,共同为保护世界环境发出呼吁。
现在,上海世博会正在隆重举行,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拿着笔和相机到世博会的现场进行采访。虽然我的学习任务很重,但妈妈一定会支持我。前不久,我又获得了“辽宁省魅力中学生”的光荣称号,这让我对自己更加充满自信。
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努力,我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
(编辑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