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尼格特与黑色幽默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冯尼格特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黑色小说作家之一,《猫的摇篮》(1963)是他的成名之作,其代表作《五号屠场》(1969)更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在冯尼格特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共创作出了14部小说,2本短篇小说集和3卷非小说作品。冯尼格特对人类的命运和前途有着浓厚的忧患意识。他采用科幻小说形式来打破时间和空间对思维的约束,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将荒诞与现实结合,不遗余力地批判和揭露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警示人类可能面临的种种危机。文章将介绍风尼格特的黑色幽默风格以及其对黑色幽默的超越。
  关键词:黑色幽默;冯尼格特;绝望;反讽
  黑色幽默是美国6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的小说流派。它继承了法国存在主义及荒诞派戏剧的内容和“黑色”、“荒诞”的基调,卡住荒谬世界的脖子,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人的孤独、无助和绝望。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诞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它被西方评论界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Gallow’s Humor)。
  黑色幽默与传统的幽默不同,传统的幽默以马克吐温为代表,其描写的美国西部的场景,风趣幽默,滑稽可笑,他的那种幽默给人以轻松幽默的感觉,不像黑色幽默那样使人感到痛苦和绝望,而黑色幽默是抑郁的,是对自我的嘲讽和无奈,他们对信仰丧失,价值观颠倒,对人性的异化等都进行了深深的反思。他们设计的情节荒诞不经,利用绝望的幽默笔调,描绘出一幅人们在残酷命运摆布下的痛苦生活,同时又用自嘲来表达这种无可奈何的情绪。黑色幽默作家往往渲染一种虚幻的环境、塑造一些反英雄的人物的畸形人物形象。冯尼格特通过霍尼克博士同他三个子女的描写,文中出现很多次猫的摇篮,用来隐喻这世界上的一切不过是哄骗孩子的骗局 。而“猫的摇篮”也成了谎,小说是小说言和欺骗的象征 ,一切都没有,什么都没有,没有该死的猫,也没有该死的摇篮,“黑色幽默”小说是一种接近寓言的文体。他一般都带有很深的象征意义。
  库特·冯尼古特是上世纪最受欢迎的“黑色幽默”小说家之一,他是美国当代具有人道主义精神,以幽默风格著称的小说家,他出生于富裕的建筑师家庭,冯内古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年幼时,父母和兄长在餐桌边谈话时总不让他参言,他想“一鸣惊人”,以引起家人的注意,就故意讲些逗趣的玩笑话。他还爱听收音机里的喜剧节目,并在无意中模仿它们。战后冯内古特曾为电视台制作过滑稽系列片,使自己的幽默天赋得到了训练和发挥的机会。这些经历都与他创作中幽默风格的形成有关。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他父亲长期失业,因此决计不让冯尼格特去学建筑或艺术,而要他象他哥哥那样去学化学。冯尼格特从1940到1942年在康奈尔大学主修化学,虽对自然科学不感兴趣,然而这方面的丰富知识有助于他后来独特风格的形成——用科学幻想的意境讽喻现实,将荒诞不经的幻想与重大的社会题材结合在一起。
  冯尼格特像其他黑色幽默派作家一样,将现实社会的荒诞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形,进行滑稽模仿,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难以逃脱的人生悲剧,以悲喜交加的笔触描绘出荒唐可笑、充满敌意的疯狂世界。西方人感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堕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无能为力。而冯尼格特却总想去寻求埋藏在这荒诞世界里的人生意义,尽力挖掘人生的主题。于许多黑色幽默作家不同的事,他对人类还有信心,对眼前的世界并没有完全的绝望,而是将目光投的更远,跳出了荒诞与虚无,更为关注人类文明的未来。坚持“以极具讽刺性的隐喻和使人迷惑的漫不经心反映我们时代的道德模糊感和悖论,其目的不是将民众引入虚无。,而是促使大家尽早采取行动,黑色幽默表现的是虚无混沌的世界,没有秩序和理智可言,但冯尼格特在作品中刻意制造的混乱却有自己的秩序,即虚无中的秩序性,人类虽然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却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主要在于他始终担心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景,考虑的是自由意志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冯尼格特的思想接近存在主义,笔下人物在荒诞的现实社会中力争自由选择的权利。
  尽管冯尼格特在小说中确实表现出模糊和不确定,但在某种程度上讲,他主要是为了取得一种反讽的效果,他希望依靠大家的努力,使我们这个世界比走进它时更美好。他对战争的谴责、对坏境恶化的忧虑、对核武器的抗议等都表象出鲜明的道德取向,毫不含糊。它的小说具有黑色幽默的风格,但又超越了黑色幽默,它巧妙的运用夸张反讽等艺术手法,确对社会和历史拥有强烈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Peter J·Reed,shortFictionof Kurt Vonnegut,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1997,p.xvii
  [2]罗小云.拼贴未来的艺术—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冯尼格特研究[M].重庆出版社.2006.12.30-33
  [3]Alan R Praat,(ed.) 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1993,p.3.
  [4]Peter J. Reed,Short Fiction of Kurt Vonnegut, Westport ,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1997,p.38.
  (作者简介:高丹丹(1981.1-),女,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辽宁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当前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网络教学;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一、研究背景  当代外语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本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即强调外语学习者的自主性。从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
期刊
摘要:目前,农家书屋工程已在全国全面铺开,但是如何让农家书屋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正成为一项重大课题。文章分析了几点较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关键词:农家书屋;措施;运行模式  目前,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50余万家,在继续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同时,如何让书屋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正成为一项重大课题。文章收集了平阳县在实践探索基础上形成的一些较为可行的管理运行模式,供大家交流学习。  一、落实管
期刊
摘要:新时期,我们在经济领域里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建设的不足日渐凸显起来,这给我们今后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就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和开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基层;文化活动;策划;开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浙东沿海一带村镇经济水平空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呈急剧上升,且日益显现多样性趋势。在此大好形势下,我镇综合文化站顺应时代发展的潮
期刊
摘要:广场舞已成为如今群众自娱自乐的首选活动。跳舞能健身,舞之不当却伤身。广场舞、公园舞、路边舞,火爆的百姓舞,可看作一个地方中老年人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缩影,该文主要阐述丽水市莲都区“天天乐”排舞广场现状,以及“天天乐”惠民工程的推广。  关键词:广场舞;增强体质;天天乐;惠民  一、广场舞概述  广场舞是一项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具有体育锻炼的价值,经常进行排舞练习,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优美的身姿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不断的提高,但是相应的文化基础却逐步的下降,人民群众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人。对于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的发挥好群众的文化基础不仅能够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还能不断的提高和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步伐。文章根据东莞市的文化发展情况,从东莞的文化发展内容以及新时期发展群众文化的现实意义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从
期刊
孔子曰:食色,性也。人作为生存个体存在于社会之中有基本的欲望和需求,但是当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的“本我”就很可能放纵“自我”,从“现实的原则”去追求“快乐的原则”。在毕飞宇的长篇小说《平原》中,小说将视点落脚于70年代中国的一个普通村庄王家庄,一幅幅乡间生活的质朴画面看似和谐而美满,但是穿插在其中的物质欲望、权利欲望和情感欲望导致的人性的扭曲和异化,却让人触目惊心,遍体生寒。“
期刊
摘要:角度的选择在小说写作中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寻找到最佳的角度,能使作品构思新颖独创,充分展示出题材所蕴含的意义,揭示出深刻而新颖的主题,让人难忘,而多角度展示则能使作品呈现出纷纭复杂变幻万端的生活原态,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刺激与艺术享受。  关键词:小说写作;角度  角度的选择是小说写作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简要谈谈以下两点:  一、寻找最佳角度  小说写作中,角度选择得好,寻找到最佳的角度
期刊
摘要:张爱玲笔下的“父亲”形象与众不同,其和被世人奉为经典的“母亲”形象一样的引人深思。文章以分析张爱玲作品中的父亲形象为切入点,主要探讨这类形象的特征、双重含义的形成和文学价值。  关键词:张爱玲;父爱形象;文学价值  一、张爱玲小说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个家庭要么根本不出现“父亲”这一形象,要么“父亲”形象一出现便是情感世界极其空虚,精神世界极度乏味的样
期刊
摘要:《局外人》奠定了加缪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加缪通过局外人莫尔索的故事,探讨了人为何活着及怎样活的问题。文章将通过对莫尔索存在、情感的真实,以及世界荒诞性真实的讨论,来分析莫尔索的真实与荒诞世界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莫尔索;存在;情感;荒诞;真实  《局外人》讲述了普通小职员莫尔索从平凡生活,到因杀人而被判死刑的经过。故事平淡叙述了莫尔索存在的真实,这种真实包含着他的真实情感,同时也凸显出他与世
期刊
摘要:作者通过此文把笔法、墨法、章法总结为书法中的“三法”。这“三法” 不管是书法大家还是书法初学者,无论是在书法创作还是在书法练习中都离不开它。文章通过对“三法”的概念分别进行解释,并结合优秀书法作品或名家的书写经验、理论,来探讨在书法练习中是如何运用“三法”的。  关键词:书法练习;笔法;墨法;章法  一、“三法”的概念  什么是书法中的“三法”?在这里所谓的“三法”是指—笔法、墨法和章法,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