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暴雨天气过程预报效果分析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4年5月22日赣州市出现了1次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赣州市出现了雷暴、大部分地方出现了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本文通过对常规资料、数值预报等分析检验,以及本地一些预报方法探索,力求找出此次预报失误的原因,并寻找新的暴雨预报着眼点,争取今后对暴雨过程的预报更加准确和精细。
  关键词:暴雨过程;预报检验
  中图分类号:P458.1 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171
  1 天气实况
  受高空低槽、西南急流、低层切变线和地面静止锋共同影响,5月22日赣州市出现了1次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赣州市出现了雷暴、大部分地方出现了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据国家站监测,21日20:00到22日20:00赣州市平均雨量74.0mm,有3个县市降水量超过100mm,分别为:寻乌130.0mm、大余106.3mm、信丰101.4mm,有12个县市降水量超过50mm。区域站平均雨量63.7mm,41站降水量超过100mm,221站降水量超过50mm,最大为赣县白石乡157.8mm。此次天气过程降水持续时间不长,但强度大,降雨时空分布较均匀。赣州市大范围强降雨主要集中在22日7:00~17:00。1h最大雨量出现在22日8:00赣县白石81.6mm。
  2 天气背景和形势分析
  在这次强降雨过程中,欧亚中高纬地区为2槽1脊型,2槽分别位于西西伯利亚至巴尔喀什湖和135°E附近的日本海。同时,在20°~30°N之间有南支槽波动东移,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弱,脊线在12°~15°N摆动。
  21日8:00500hPa在达川、贵阳到蒙自一线有一南支槽东移,700hPa切变线位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赣州市处于西南急流轴上为西南风12m/s,850hPa切变线位于广东北部到赣州市南部一线,赣州市为偏南风6m/s,700、800hPa温度露点差为0℃,表征此时中低层水汽已达到饱和。地面在云贵高原西部有一气旋,从气旋中心经桂林到赣州市南部有一锋面,此锋面到22日20:00一直处于准静止状态,赣州一直位于锋面附近。21日20:00 500hPa南支槽移至宜昌到南宁一线,槽前西南风明显增强,达到20m/s 700hPa在安徽与湖北交界处形成一低涡,切变略有南压,赣州市东部、东南部处于急流轴上,850hPa切变线北抬至江西中部位置,赣州市此时西南风速为12m/s。
  图1 5月21日20时实况场综合分析图
  22日8:00 500hPa南支槽东移至武汉-清远一线,低槽正在东移影响赣州。700hPa低涡东南移动到赣东北上空,切变南压至我省中部,急流轴位于广东至福建,赣州西南风风速为16 m/s。850hPa北部切变南压与北抬的南部切变线结合,形成一条西南-东北走向切变线,切变线自低涡中心经吉安伸向湖南中南部,急流轴经过赣州,西南风迅速增至18m/s。700、850hPa温度露点差为2℃。此时的赣州正处于500hPa南支槽前、700hPa、850hPa切变线南侧,850hPa急流轴上,地面处静止锋北侧。22日20:00 500hPa南支槽已东移过境,赣州转为弱西北气流控制,700hPa赣州市处于切变线东南侧西南气流中,西南风减弱为10m/s,850hPa切变线仍维持在江西中部地区,西南风减弱为10m/s,850hPa急流轴东移至福建,地面静止锋移过赣州市,此时赣州强降水已减弱。
  图2 5月22日08时实况场综合分析图
  3 强降水时段的物理量场和中尺度分析
  此次暴雨过程赣州大范围强降雨集中时段为22日04:00~17:00,北部和南部分别有2个阶段的强降水集中时段,分别为3:00~9:00时、15:00~17:00时。1h最大雨量出现在22日8:00赣县白石乡,雨量达81.6mm。短时强降水出现最多站次的时间段为22日6:00~7:00, 7:00 1h雨量大于20mm有54个站次。
  3.1 物理量场分析
  3.1.1 水汽条件
  强降水开始时段22日8:00500hPa比湿值为4.0g/kg,700hPa比湿值为9.0g/kg,850hPa比湿值为13.0g/kg,3层比湿值都较高,均处于高值中心区内。到了22日20:00各层比湿值均有减小。从850hPa假相当位温场21日8:00~22日8:00一直处于大于70℃的高能区中,到了22日8:00此高能区东移出赣州。由此表明在强降水发生期间,赣州一直处于高温、高湿区中。从水汽通量散度水平分布和时间剖面可以看出,21日8:00~22日8:00 500hPa以上为正值,21日20:00開始~22日14:00赣州850hPa一直处于-30×10-7g/(hPa·cm2·s)负值中心区内,22日20:00负值中心区东移出赣州,这时赣州降水也已减弱。这种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水汽通量散度配置,表明了大气中低层水汽辐合抬升条件较好,利于强降水维持和发展。
  图3 5月20日20:00~22日20:00水汽通量散度时间垂直剖面分布图
  3.1.2 热力条件
  21日8:00赣州处于K指数大于36℃高值中心内,在两广一带有一个>40℃的高值中心,此后这个高值中心向东北方向伸展,一直到22日8:00赣州一直处于36℃中心区内,22日14:00开始,此高值中心开始逐渐东移南退。对比赣州强降水出现时段,K指数对强降水以及雷暴发生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3.1.3 动力抬升条件
  从5月21~22日赣州涡度时间剖面图来看,21日8:00700hPa以下为正值,以上为负值,21日20:00正值区发展到400hPa,400hPa以下为正值,以上为负值,此配置一直维持到22日20:00,在此期间各层值逐渐增大,到22日20:00 500hPa以下赣州均处于大于35×10-5S-1正值中心区中。表明在整个暴雨过程期间,赣州上空上升运动发展非常强烈,在强降水期间上升运动值达到最大。   图4 5月21日20:00-22日20:00涡度时间垂直剖面分布图
  3.2 强降雨时段中尺度特征分析
  从降雨发生时21日8:00到22日8:00来看,赣州从850hPa一直到500hPa整层都处于湿区中,整个水汽层较深厚。500hPa高空低槽逐渐东移,到22日8:00赣州上空出现-3dagpm负变高中心,低层850hPa一直在湖南东部有一温度脊。21日20:00赣州处于T850~T500大值区中,表征此时为上冷下暖层结,随着高空槽东移槽后冷平流叠加到低层暖湿气团之上,大气层结变得非常不稳定。21日20:00切变线从长江中下游逐渐南压到江西中南部,且21日20:00~22日20:00 850hPa切变线一直维持在江西中南部,低空西南气流不断向赣州上空输送源源不断地水汽,低槽东移和地面辐合线,触发了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了雷暴和短时强降水。
  图5 21日20:00~22日8:00实况中分析
  4 数值预报产品检验评价
  4.1 850hpa切变线、急流检验
  经对比检验分析发现,EC 21日20:00起报,预报未来切变线是逐渐北抬的趋势,而实况切变线是先北抬后再略有南压,南压至江西中北部的形势,与实况形势演变完全不符,导致预报员在分析预报此次降雨过程雨量预报量级偏小。而T639预报效果明显好于EC,虽然T639对西南风速起报和预报都略偏大,但对切变位置和西南急流轴位置把握较好。
  4.2 强降水检验
  从EC 20日20:00起报未来48h降水分布显示,北部预报大到暴雨,其余均预报中雨。21日20:00起报未来24h雨量分布显示,北部预报暴雨,在北部兴国县境内预报了70mm中心,安远与寻乌交界处报了40mm中心,南部降雨量在20mm以内。从T639 20日20:00起报未来48h雨量分布显示,强降雨带沿切变线分布,大的降水中心位于南昌附近,赣州中部以北预报雨量在30mm以内,中部以南在15mm以内。21日20:00起报未来24h雨量与20日20:00起报雨量分布基本一致。经检验分析发现EC和T639降雨模式预报,均未预报赣州有暴雨过程,但EC报出了赣州北部有暴雨,相比T639要好一些。
  4.3 本地预报方法释用
  赣州5月暴雨预报方法分为4类型:南支槽型、河套槽型、高压环流型和平直西风型。此次过程为南支槽型,所以用22日8:00实况资料套入赣州暴雨预报经验方程Y=X1·X2·X3·X4·X5·X6·X7·X8=1为有暴雨过程。在套用本地暴雨方法时,因子X5、X8中,实况值未能达到指标标准,所以得出:Y=0。从指标套用情况看,仍存在暴雨过程的可能,方法可用性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5 结 语
  此次暴雨过程是由500hPa南支槽东移、西南急流和地面静止锋合理配置造成的,由于切变线位置偏北,不完全符合赣州典型的汛期暴雨形势场,这给我们预报暴雨带来一定的难度。今后要加强暴雨方面的技术诊断,不断总结分析历史天气个例,总结归纳出赣州暴雨的各类天气模型,寻找新的暴雨预报着眼点,力求对暴雨过程的预报更加准确和精细。
  地面静止锋的维持,是此次暴雨过程连续强降水发生的重要原因。此次过程对地面系统欠缺细致准确的预报,今后要加强地面系统的分析和预报能力。
  当数值预报零场与实况场出现偏差时,就要注意这家数值预报是否有参考價值了。日常做预报要认真分析各家数值预报,有必要对赣州各种天气模型下出现的暴雨针对各家数值预报作一检验,评判出数值预报的效果。
  要综合运用各种预报技术手段,再结合自身经验,运用本地一些好用的预报方法。特别当本地预报方法套用时只差1、2个因子不符合时,要对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配合情况和变化发展趋势再作综合分析,要应用好预报员的经验,不能单纯依赖数值预报。
  参考文献
  [1] 陶诗言.中国之暴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0.
  [2] 寿绍文,励申申,姚秀萍.中尺度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3] 陶祖钰,郑永光.“7.21”北京特大暴雨的预报问题[J].暴雨灾害,2013,32(3):193-201.
  [4] 许爱华,许彬等.2003年4月9~13日连续暴雨和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及灾情评述[J].江西气象科技,2003(3):13-16.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系统梳理了劳动力资源禀赋与农业规模化生产之间相关关系,并利用江西省调研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研究发现:农业边际收益依然慢于其他部门,农民收入并没有显著提高,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农业规模化生产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肩负重任,必须重视粮食主产区农业规模化生产问题。因此,以江西省水稻种植户为例,探讨制约江西省农业规模化生产瓶颈,并提出政策建议。  
摘 要:文章介绍了我国化肥的使用现状,详述了小麦增产高效施肥技术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化肥的安全有效使用和广大科研工作者及农户在小麦高产高效施肥上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化肥;小麦;高效;配方施肥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3026  中国是世界上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其面积占世界的 13.3%,总产占世界的
摘 要:包括腐胺(Putrescine, Put)、亚精胺(Spermidine, Spd)、精胺(Spermine,Spm)是多胺的主要几种形式,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对一些生理功能,发挥着一系列的调节作用。所以,多胺类物质在体内存在的多少,关乎人类身体健康。本文对食品多胺及其与人类健康的研究报道进行回顾,对以后人类食品安全和健康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关键词:食品;多胺含量;人类健康  中
摘 要:西充县位于川北地区,是四川省著名的桃产业基地,2007年开始引种试栽秦王桃。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丰产、优质、不裂核、较耐贮,成熟期8月上旬,能较好衍接桃品种的适销期。从砧木选择、建园、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较详细阐述了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用于指导生产。  关键词:川北地区;秦王桃;优质丰产  中图分类号:S662 文献标识码:A  1 秦王桃品种基本情况及在西
摘要:广播在当代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为传播媒体之一,承担着传播党的声音,宏扬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引领文化时尚,丰富民众精神生活的责任。新时期中国发展需要广播传递更多调节社会情绪、传递积极价值观和充实文化素养的正能量信息,笔者指出了广播业在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国家出台政策和引导措施,支持广播播出形成监督机制,加强从业人员素质,鼓励继续学习机制,坚持普通话标准音,一切以传播积极向上
摘 要:贵州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是,近些年我国的珍贵的树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短缺,为了缓解此类问题,提高当地的农业收入问题,贵州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引进黄花梨树种。本文针对黄花梨的生长特性,在研究贵州气候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黄花梨的种植技术。  关键词:贵州;黄花梨;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59  1 黄花梨的生物学特征  
摘要:长汀,曾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2009年以来,为促进农民增收,长汀县制订了做大做强以绿色农业产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开展就业培训和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措施,取得很大的成绩。基于施政实践经验,认为当前形势下,后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建议,应包括稳定粮食和烤烟收入、加大支农政策倾斜、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与特色多样化协调发展的政策思路。  关键词:长汀;
摘 要:近几年,部分地区农民耕地忽视有机肥的施用,普遍依赖化肥农药的现状有增无减。文章主要推广小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耕种技术方面的难题。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3009  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是指从土壤养分供给方面,通过分析并掌握作物的土壤供肥状况和需肥规律,配比出最佳的肥料
摘 要:白菜薹已日益为广大销售者所喜爱,因为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种植范围也越来越广。但主栽品种仍为湖南早白菜薹(III)。这个品种的优点很突出,就是品质很好、食味柔嫩、口感佳,但其缺点也很突出,就是太晚熟、产量较低、播种后80~90d才开始采收、前期产得少、春节后大量上市,这时大白菜薹、小白菜薹、晚红菜薹都大量上市,导致菜薹供应过剩,菜价不高。因此,近几年连续配制杂种一代品种,意图筛选出更理想的品种
摘 要:线性工程在经过草原建设过程中,沿线将会产生大量的开挖裸露面,土壤疏松,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以S204碌曲至采日玛公路河曲马场至采日玛段改建工程为例,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分析,从而对该地区在建设同类项目过程中取得经验,能够在今后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草原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  关键词:公路建设;草原植被;水土流失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