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_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一种能力教育和培养。由于受传统教育和分数至上等因素影响,学校教育和教学仍不同程度的存在重分数轻能力的倾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校教育;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87-02
  
  能力是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干练的体现,是人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可是当从摒弃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后,学生的语文成绩为什么会落差?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抓好能力的培养。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新课改的要求,要提高语文成绩,必须抓好几种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激发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人格因素对一个人成才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内驱力,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对自己的现实学习及未来发展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尽可能地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供能激起新异感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去尝试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从中体会由此带来的成功和喜悦。这样,一旦学生自己选择了学习方式,并负责地参与创造性学习过程之中,也就会水到渠成,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许多教师总是津津乐道于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教师单方面只管把知识讲下来,却不管听讲者的接受效果如何,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我把该讲的内容讲到了,至于你学没学到,那就不关我的事了。这种认识,不光是教法问题,更是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的问题。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学生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习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习惯的养成,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双边互动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兴趣,必须还学生课堂学习主人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承受知识,加工创造的载体和导体。忽略主体、载体、导体的存在,而颠倒主客关系,大搞“一言堂”和“填鸭式”,“摁下牛头强喝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现在有许多教育家都呼吁课堂教学“民主”,其实其核心就是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不再是书本的奴隶。
  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认真实施语文能力训练
  依据《高职语文教学大纲》关于语文能力训练要求和学校高职语文教学计划,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有目的地编排语文能力训练内容和训练程序,采用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达到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的水平。
  (一)拓展学生视野,扩大语文信息量。针对学生因不重视日常观察、分析和材料的收集等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举趣,激励学生多读多看,不断拓展视野,加大各种信息的收集。除给学生指定精读、略读便目外,每周还必须写一篇周记。为了解学生阅读和写作情况,教师应认真批阅约20-30篇,其余的则略批,并将优秀篇章带进课堂,让学生本人读给大家听。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判断、交流的能力,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注意关心国内外大事,有目的地多渠道收集信息,广泛地占有材料,认真分析研究,客观评信纸,积极交流。
  (二)以能力训练为主,以理论讲授为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意运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上范文的学习,进行听、说、读、写等相关知识的传授,并将相关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实践能力的训练之中。例如,在讲授评论性范文时,充分利用美国大选等热门话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课外查资料,课上进行讨论,课后写评论,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完成了收集资料、分析研究、组织材料和相互交流等方面的综合训练。由于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课内和课外互补,同学们逐渐克服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由原来的被动听、不愿讲、不敢说变得思想活跃,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和实践训练。
  (三)打破课内课外界限,加强有效指导。教学中,将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第二课堂活动(如朗诵、演讲、征文等)的开展有机结合进来,事先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具体指导,事后对同学们在活动中的得失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使他们能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今后扬长避短,提高水平。
  各种文体的写作是语文实践能力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内容。针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要么没材料可写,要么对已占有的材料不能根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取舍和严谨的归纳、概括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我都注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作文指导。如在讲授评论文单元后,要求学生写一篇思想评论;在作文指导课上,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摆出同学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思想倾向,然后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有的提出学生中厌学的思想倾向和原因,学生们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些人认为部分学生厌学原因有三:学习基础差,跟不上进度;玩心大,觉得学习太苦;觉得有些知识学了没用等。对于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同学们也都畅所欲言。讨论中同学们有理有据,有分析,有辩论,有归纳,有概括,得到了较全面的能力锻炼。更重要的是在老师适当的点拨后,他们不仅占有了丰富的材料,而且激活了学生分析、判断和评论的能力,使他们下笔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使这次实践能力的训练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加强朗读训练,培养朗读能力
  语文是有声的艺术,语言不是静寂的字符,学语文就要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朗读与理解的意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
  人文是语文的灵魂,朗读是语文的生命。因为读是接受知识的前提,是登门入室的门户。朗读更是手、眼、口、脑和情综合应用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把无声语言变成有声语言的艺术,是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兴趣,感知课文,活跃思维,增强记忆的最佳选择。如朗读《大堰河一我的保姆》,这首散文诗时,大量的排句复沓的句式表明大堰河这位“我是吃了你的乳而长大了的”伟大的母亲的善良、勤苦,因而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我敬你爱你”;然而她死后的悲凄,又令你对旧社会罪恶的愤慨。读着读着,学生无不被那种真挚的激情振颤,并为之动容,为之哭泣。朗读《春》就能使你的脑海中出现绿革的生机勃勃,鲜花的姹紫嫣红,感受到丝丝春雨的滋润,春风轻拂的温柔,从而更进一步地体味到春天的美好、闲适、和平环境的温馨。因此,平时要强调学生自己多朗读课文,同时在一定时间内,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确定一定任务,指出朗读要求。如口齿清楚,声音洪亮,停顿适当,态度大方,富有感情。读后提问、检查等。
  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积极性,不断提高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进行多种朗读指导和训练。如进行示范性朗读,以声传情,作出榜样;借助录音,纠正口音,学习技能;个别朗读,独立尝试,练就胆识;集体朗读,彼此照应,增加锻炼机会;轮流朗读,承上启下,紧密衔接;分角色朗读,更好理解人物性格,情感的表达,提高对话的能力:利用早读,自行尝试,模仿实践。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在朗读中感知,在范读中领悟,在自读中鉴赏,在仿读中表达的系列朗读结构。
  同时,在各种朗读训练中,要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如正确地表达停顿,准确把握重音,恰当运用强调,适当掌握速度等。
  总之,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教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和学生的特点及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原理[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
  [2]曾芹祥.文章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石兰荣.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语文学刊,2009,(12).
  [4]陈世泰.语文教学要抓好能力培养[J].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杂志,2009,(02).
其他文献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改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基于对外汉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主要优势,探讨加强汉语学习网站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针对目前国内外汉语网站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对外汉语多媒体网络汉语学习网站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63-03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老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49-01    新课程改革呼唤
期刊
摘要:《新视野大学英语》是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振兴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它有着独到的体系结构,在文化层面有着鲜明的定位,特别突出了时代特色,但也需要教师因势利导,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关键词:新视野大学英语;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81-01    大学英语的发展历程。可追溯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本质和特征,并在该理论指导下构建了生物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以“合理营养”一节教学为例进行了分析,使学习共同体与生物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不仅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有效地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学习环境,更有助于对学习者的协作能力、责任心、求知欲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课堂;学习共同体;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从分析影响听力课的因素入手,提出了听力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如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听力技巧,利用网络教学等。作者希望能够为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的听力现状提供一些建议 。  关键词:听力教学现状; 对策 ;听力技巧 ;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80-01    听说一直是我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
期刊
摘要:“以形索义”是训诂学中解释词义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引进“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既能追溯到词的本义,又能进而探求本义和引申义之何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词语的精确含义,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训诂方法;以形索义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69-02    中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ESP与英语教学的结合已经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一种必然。本文以高职英语引入ESP教学的必要性为前提,浅析如何有效的进行ESP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英语教学。  关键词:ESP;高职英语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77-02    一、高职英语现状  近二十年,我国高职教育,我国高职教育得到飞速发展。高等职业
期刊
摘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动了高等教育需求的持续增长,在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背景下独立学院教育迅速发展起来。但作为新生事物的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重点表现在其专业设置与母体高校雷同、独立学院师资队伍质量不达标等。本文通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个人多年教学经验进行一一对策分析,希望对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关键词:独立学院;办学特色;教育层面;
期刊
摘要:目前我校实验室的利用还基本停留在教学使用上,这造成了软、硬件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满足不了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鉴于此,通过对我校外国语学院语言实验室开放式模式探索,分析了语言实验室开放的目的和作用,对开放的操作模式进行了探究,并阐述了开放语言实验室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言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85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调研分析,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能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科创团队的所得成果、科创团队产生的外部影响、科创团队内部学习/提高和团队基础行为四方面的评价主因素和16个评价子指标构成。通过德尔菲法征取专家意见,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最终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能效评价模型。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能效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G455.7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