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哈密瓜水肥一体化大棚无土栽培与配套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市使用木薯皮、桑枝粉、煤灰、甘蔗渣作基质,配合适宜的营养液,用钢架大棚进行水肥一体化無土栽培的哈密瓜北海1号、金鼎202等品种取得了成功,每667㎡(3个棚)收入1.852万元,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盈利、亩产万元的增收目标,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推广的综合配套技术。
  【关键词】哈密瓜;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配套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大棚和配套设施
  1.1.1 大棚结构
  以钢管架构而成的塑料大棚,长30m,宽6.5m,高3.3m,肩高2m。全棚覆盖塑料薄膜(长寿膜),肩高处用卡膜槽固定薄膜,膜顶加上压膜线,压膜线两端用铁钩固定于地下,以提高大棚的整体抗风能力。肩高以下大棚的侧边和两端可卷膜透风,透风处加装防虫网。通过盖、卷膜可防雨和调节棚内小气候。一般667㎡地可以建3个大棚。
  1.1.2 种植槽
  用砖或水泥瓦砌成种植槽,种植槽长29m,宽1m,深0.3m;槽间距0.35m,斜度为1:150,槽底铺塑料薄膜,填上15~20cm混合好的高栽培基质。
  1.1.3 栽培基质
  取材于来源丰富的中药渣、甘蔗渣、木薯皮、桑枝粉和煤灰等原料。如果用木薯皮和煤灰,比例为2:1。每平方米基质混入发酵鸡粪和花生麸或油菜麸各5kg、高钾的三元复合肥1kg,ph值6.5~7。
  1.1.4 营养液供应系统
  营养液供应系统由供水设施、水塔(配贮液塔)、输液管、输水管(清洗及滴水用)滴灌管等组成。塔底距离地面1.5m,利用高差实现营养液自流滴灌。每3333㎡大棚配备一个容积8~10m3的营养液贮液塔。大棚内的滴灌系统由主管、支管和滴灌软管组成,每个种植槽铺两条软管,软管径为25mm。
  1.2 营养液配剂
  将鸡粪、花生麸、高钾复合肥按1:1:0.5的比例混合后,加水盖膜,堆沤一个月后揭膜,晒干备用。用清水浸泡沤制后的有机肥1d以上,取上清液稀释成电导率为1.0~2.2ms/cm、ph6.5~7的营养液备用。
  1.3 供试品种与种植方法
  1.3.1 供试品种
  丰密2号、北海1号、金鼎202。
  1.3.2 种植方法
  将育好的瓜苗(2.5~3叶龄)移栽进大棚的种植槽中,采取双行单株密植,行距0.6m、株距0.5m,每个棚栽350株左右。为了提高大棚空间利用率,一律进行吊蔓立体栽培,采用水肥一体化精细管理。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在宜州市庆远镇马鞍村和马草塘吴传庆、杨盛周的承包基地进行三造不同播种期种植试验示范。2010年种20个大棚,2011年种66个大棚。
  2 结果
  2011年共生产商品瓜152300kg,以基地批发价1kg哈密瓜7.6元计,生产总值达115.748万元。基地总投资75万元,投入产出比达1:1.54,扣除投资75万元,示范基地纯收入40.748万元。66个棚平均每个棚收入0.617万元,每667㎡地(3个棚)收入1.852万元,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盈利和亩产万元的增收目标。
  春瓜(1~2月播种,5月收获)种植66个棚(22个667㎡),共生产商品瓜73972.8kg,平均每个棚生产商品瓜1120.8kg,以基地批发价1kg哈密瓜7.5元计,总产值55.4796万元,平均每个棚产值8406元。总生产投资34.3332万元,投入产出比达1:1.62,扣除投资5202元/棚,纯收入3204元/棚。
  夏瓜(7月中下旬播种,9月底至10月上旬收获)种植6个棚(2个667㎡),共生产商品瓜4410kg,平均每个棚生产商品瓜735kg,以基地批发价1kg哈密瓜6元计,总产值2.646万元,平均每个棚产值4410元。总生产投资1.431万元,投入产出比达1:1.85,扣除投资2385元/棚,纯收入2025元/棚。
  秋瓜(8~9播种,11~12月收获)种植60个棚(20个667㎡),共生产商品瓜73917.2kg,平均每个棚生产商品瓜1231.95kg,以基地批发价1kg哈密瓜7.5元计,总产值57.6224万元,平均每个棚产值9603.73元。总生产投资34.77万元,投入产出比达1:1.66,扣除投资5795元/棚,纯收入3808元/棚。
  3 配套技术
  3.1 适栽品种
  供试的三个品种由于生态环境与当地比较接近,因此适应性较好。根据各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和市场需求分析,北海1号表现最佳,深受消费者喜爱,应重点推广。
  3.2 适宜播种期
  播种期的选择,既要考虑气候的适应性,也要考虑市场的需求,通过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根据春、夏、秋不同播种期的种植结果可知:气候条件与生产和市场效益能够协调一致的是春、秋两造,这两造效益最好,栽培技术也比较成熟。春季虽低温阴雨、湿度大、光照不足,但温差比夏季大,总体上基本能满足适栽品种生长发育条件要求。前期1~2月的气温较低,而在大棚条件下,苗期生长正常;3月气温开始不断回升,可以逐渐满足植株生长和果实膨大的需要;后期4月底至5月初,昼夜仍有一定的温差,大棚内温差比露地要大,有利于糖分转化和积累。春瓜最佳播种期为1月中下旬至2月中旬,4月底至5月初成熟,赶在新彊瓜之前上市。
  秋季到冬初是本地一年中最适宜哈密瓜生长发育的季节。8~9月高温多湿,有利于幼苗的快速生长;9月以后降雨逐渐减少;10~11月更是秋高气爽、光照充足、温差大,较容易进行大棚内的温湿度调控,使棚内环境更适合于果实的后期发育和糖分积累,能获得全年中最高的产量和最佳的品质。秋瓜最佳播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移栽大棚后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正常生长,在11月中下旬至元旦前收获,此时新彊等地主产区的哈密瓜(含贮藏)已基本销售一空,此时上市的哈密瓜能获得最好的价钱和市场回报。播期晚了,果实后期发育的积温不足,对糖分转化和成熟不利,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影响。   夏季高温多雨、湿度大、温差小,各种条件均不利于哈密瓜的生长。所以夏造瓜产量不稳定,而且在9~10月收获正好与新彊瓜重叠,没有市场竞争优势,不能进行大面积种植。冬造瓜因生长季节的温度和光照不足,不能满足哈密瓜生长需要,不进行试验示范。
  3.3 栽培基质的选择
  用中药渣、甘蔗渣、木薯皮、桑枝粉和煤灰加有机肥作栽培基质种植的结果都不错。甘蔗渣是博庆公司博冠纸业的原料,用作栽培基质比较困难;木薯皮、桑枝粉、煤灰资源丰富,特别是桑枝粉在宜州到处都是,能充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是比较理想的栽培基质。
  新鲜的桑枝粉、木薯皮C/N比较高,易繁衍有害微生物,须堆沤3个月才能使用。堆沤时加入适量的尿素液可加快其腐熟速度,有利于幼苗的正常生长。在桑枝粉、木薯皮中加入适量的鸡粪、麸饼等有机肥料配成有机基质,前期只滴清水,中后期采用低浓度营养液,进行“无机—有机”结合型的无土栽培,可节约生产成本15%以上,而且产品质量好、口感更佳、推广前景广阔。
  3.4 營养液配制与肥水管理
  营养液的配制,根据配方中各种元素肥料所需分量,预先配成浓度100倍的母液保存备用。母液配制:第一,Ca(NO3)2 和4H2O在高浓度条件下,较易和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出现Ca沉淀,单独配成母液A;第二,其余的大量元素一起配成母液B;第三,所有的微量元素一起配成母液C。使用时将母液A、B、C先后放入配贮液塔中,加水搅拌稀释100倍或调到需要的浓度。使用硬水时需加HNO3或H3PO4调节。用HNO3、H2SO4 或NaOH、KOH将营养液的PH值调至6.2~6.8。当天配制的母液当天使用。
  肥水管理要求通过调节营养液的浓度和用量,保持植株中等的生长势。一般营养液使用的浓度掌握在0.5~1.5个剂量,幼苗期为低浓度,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使用浓度和用量逐渐增加至正常或高浓度。气温高时用低浓度,反之用正常浓度或高浓度。植株长势过旺时用低浓度,植株长势弱时要加大浓度和用量。授粉后7~10d进入果实迅速膨大期,对P、K需求增加,可在配方中增加100~200㎎/L的KH2PO4或适当增加B液用量进行调节。在采收前3~5d适当控制肥水,掌握好滴液次数和滴液量,一般每天滴液2~4次,高温烈日时增加滴液次数和滴液量,低温阴雨时则适当减少滴液次数和滴液量。一般每667㎡大棚平均每天滴液1600㎏左右,每造滴液100~150t,折算每株每天平均滴液1.25㎏左右,每株每造滴液75~110㎏。
  3.5 病虫害控制
  在病虫害控制上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抓好如下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春季选用较耐阴湿、对光照不十分敏感的品种,如北海1号、北海2号;高温季节选用夏龙、金鼎202等耐热品种。
  (2)抓好种子消毒工作,预防种子带菌传播病害。
  (3)大棚消毒要做实做细。棚内用甲醛熏蒸,栽培槽喷浓石灰水,地面(槽底)撒石灰粉;注意随时清理修剪下的枝叶和落花;吊瓜前把脐部未脱落的花瓣和叶面上的落花抹去,防止发霉感染。消毒或更换基质(首次使用的基质可以不消毒),防止基质带菌传播病害。
  (4)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5)固定瓜蔓,防止风吹晃动扭伤或檫伤根茎部而感染蔓枯病。修剪时不能在雨天进行,修剪后要及时喷杀菌剂封伤口,以防病菌感染。
  (6)调节棚内小气候。棚的四周要开好排水沟,保证大雨天雨水不进棚;通过盖、揭膜调节温度、通风排湿,降低棚内湿度并增加棚内温差。大棚四周(棚肩高以下)盖防虫网。
  (7)抓好青枯病与蔓枯病的防治工作。如果棚内发现有感染青枯病的植株,必须连根拔除病株并更换四周一个平方尺的基质,拔除的病株与更换的基质要拿到远离基地的地方挖坑填埋以防病菌随风传播。
  如果棚内发现有感染蔓枯病的植株,必须立即用药防治,可用百菌清 硫酸链霉素 适量的定粉散按用药说明配成膏药涂抹于感染的植株茎节上,连续涂抹2~3次。在发病初期和整枝后,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加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和农用链霉素配成糊状药液涂抹于病部或伤口,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3.6 整枝与留瓜
  采用单蔓整枝。第十节及以下侧枝一叶一心时留一叶摘心,其上再生的孙蔓及幼瓜应及时摘除;第十一节至第十四节侧枝作为结瓜预备蔓;结瓜侧蔓授粉后留2~3叶摘心;十四节以上侧枝及时摘除或留一叶摘心。当主蔓长到26~28叶时(一般在留瓜节位后15节)打顶(摘心),以控制营养生长,集中养分供幼瓜发育,整枝要在早上露水干后进行。
  一般每株授粉3~4朵雌花,但只留一瓜,多余的分批疏除,要选留颜色鲜嫩、瓜型端正、两端稍长、健全、果柄圆而长、花脐较小的幼瓜。当幼瓜长至250g时及时用网袋吊托,以防扭伤或拉断结瓜蔓。
  3.7 品质保障措施
  采收前10d,禁止使用农药;采收前3~5d适度控制肥水,以提高糖份;适时、适熟采收:运销外地瓜在7~8成熟时采收;本地销售瓜在充分成熟时采收。选择早上露水干后或傍晚气温较低时采收,以降低呼吸强度,减少糖份消耗,延长贮藏时间;采收时留“T”字形瓜柄,防止病菌从剪口感染果实;装箱时,箱内衬垫干净的软质纸或套上护果套,防止檫伤果皮或花纹。整个采摘和装运过程都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参考文献
  [1]徐志红等.怎样提高甜瓜种植效益[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48-49.
  [2]刘海河、张彦萍.西瓜、甜瓜安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56-161.
其他文献
【摘要】潜江市是湖北省46个产粮大县(市)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大发展、大提高。  【关键词】水稻;高产;农民;增产增收  潜江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全市国土面积2004km2,现有耕地70520hm2,其中旱地35653hm2,水田34867hm2,辖16个镇、1个开发区,6个管理区。全市总人口102.97
【摘 要】地下害虫是指土栖害虫或土壤害虫,主要为害草坪及牧草下部分种子、根、茎或地面附近根茎部的害虫。在草坪及牧草害虫中,地下害虫是害虫中的一  草坪及牧草地下害虫是指为害时期在土壤中生活的害虫,主要为害草坪及牧草的地下部分种子、根、茎和地上部分靠近地面的嫩茎的一类害虫。由于其潜伏为害,不易被及时发现,为害期也较长,因而增加了防治的难度。我国已知地下害虫320余种,分属于昆虫纲的8目32科。伊犁草
【摘 要】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近年来大河镇广泛推行了“村财乡管村用”制度改革。此举作为新时期农村账务管理的创新模式,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和信任,巩固了税费改革成果,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基层政权的稳定。  【关键词】农村;三资管理;改革创新;问题;措施  经过几年的努力,大河镇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正日趋规范,已经基本
【摘 要】丘陵半山区粮食生产,受制于平地少,地块零散不集中,适于机械化耕作面积有限,仍靠劳动量的投入获取粮食产量,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成为制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限制因素。建安农业站历时5年,以试验、示范现代技术和优化传统耕作技术为突破口,推广宽行密植高光效技术等离子处理,化控株高穗位抗倒伏技术;以推广高产、抗病、耐密品种,配方施肥为锲入点,用耐密品种替代平展大穗品种,挖掘群体增产潜力。稳氮、减磷
【摘 要】近年来,白粉病成为西葫芦商品嫩瓜和采种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该病多在结瓜期发生,染病叶片常提前枯死,造成商品嫩瓜产量下降,使秕籽率上升,种子产量下降,因此,有效地控制西葫芦白粉病的发生,对提高西葫芦商品嫩瓜和种子的产量及质量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西葫芦的发病症状和规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西葫芦;无公害;白粉病;防治  1 症状及发病规律  白粉病从西葫芦苗期到成
【摘 要】介绍了“马铃薯—西瓜—蔬菜”三熟制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种植模式下马铃薯、西瓜、蔬菜的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西瓜;蔬菜;三熟制;栽培技术  “马铃薯—西瓜—蔬菜”三熟制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耕地和光、热、气、水、温资源,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田间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优质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2012年试验种植面积达7.3hm2,马铃薯平均毎6
根腐病是日光温室辣椒常见的病害之一。近几年随着各种土壤杀菌剂频繁、大量地使用,根腐病对某些土壤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福美双等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和耐药性,因此防治效果逐年降低。2010~2013年连续4年,我们在日光温室辣椒种植面积较大的齐河县宣章屯镇跟踪调查发现,重茬地块的个别日光温室辣椒根腐病发病率达到60%以上,间隔两年种植的地块,发病率一般在30%。  辣椒根腐病是由腐皮镰孢霉菌引起的真
【摘 要】随着污染的日益严重,城市生活环境逐渐恶化,加强园林绿化建设成为保护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进行园林植物栽种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并加强技术管理,才能确保植物正常生长。本文对克拉玛依市园林植物的栽培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栽培和管理技术。  【关键词】克拉玛依;园林植物;栽培;管理  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城市环境问题也逐渐明显,因此,进行城市园林植物栽培对于城市环境的改
【摘 要】根据实践经验,笔者从平衡植株、带母土土球、适时移植、浇水与遮阴、加强管理五个方面阐述了生长旺季花木移植技术,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木;生长旺季;移植  如何使生长旺季搬迁或移植的个体较大的花木取得圆满成效呢?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着花木种植者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从以下五个方面详述了旺季花木移植应注意的问题。  1 平衡植株  正常生长的花木由根系吸收水分和矿物质以保证植株
【摘 要】本文介绍了自贡地区甜菜夜蛾的发生特点、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自贡地区;甜菜夜蛾;发生特点;生活习性;综合防治  自贡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丘陵区,年均温17.8℃,最冷月(1月)均温7.2℃,年降雨量1030mm,冬季温暖、干旱,早春气温回升快、少雨,4~6月降雨较多,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有高温伏旱天气,9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