坨30—32井低产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ao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升采油厂采油作业二区34站有油水井27口,其中油井20口,水井7口。采油站日产液188.1吨,日产油44吨,平均单井日产油2.2吨,其中日产油2吨以下的油井多达12口,占全站油井60%,目前正处于低产状态。同时,由于物价上涨,油井电费、材料费、作业费等各项生产支出成本大幅上涨,造成低产井效益下降,采油站生产承包成本增大。因此,通过对坨30-32井低产原因分析,从而找到合理的油井生产管理方法,以达到降低吨油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稠油 高凝油 油层污染 热水循环 气动力解堵
  
1 油井概述
  
坨30-32井位于牛心坨油田牛心坨油藏的西部。该井所属的牛心坨油层物性较差,储层空间主要是次生孔隙。孔隙度一般在8%—13%,平均11.3%;物性平面变化大,中部渗透率值平均70.6×10-3um2,好于北部和东部。 垂向物性Ⅲ砂岩组最好,渗透率42.7×10-3um2,向上向下逐渐变差。该井原油具有“三高”特点,即粘度高、凝固点高、相对密度高,兼有稠油、高凝油的双重特性.地层原油粘度76.4 mPa·s,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一般为400-3000 mPa·s。地面原油密度为0.89-0.92g/cm3,凝固点35-41℃,原始地层压力20.07Mpa。
  
1.1 油水井基础数据
  
坨30-32井是34站30平台的一口油井,位于牛心坨油层西部(静态数据详见表1所示)。油井受效于三口注水井,分别是坨32-032、坨30-34和坨29-031。
  
1.2 油井生产状况
  
坨30-32于1990年5月18日投产,初期日产油达到17.3吨.目前该井日产液9.7吨,日产油3.9吨,含水60%。累计产液6.737万吨,累计产油5.1725万吨。目前该井采用闭式热水循环开采工艺,抽油机机型12型,冲程4.77米,冲次2.6。
  
2 油井生产存在问题
  
2.1油井产量下降快,产能低
  
坨30-32井于1990年5月18日压裂投产,初产日产油17.3吨/日.91年9月产量下降到最低点,日产油只有3.4吨。91年开始注水开发,94年6月油井见水,随着含水的不断升高,日产油逐步下降。由13.6吨/日下降到7.6吨/日.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受储层物性、修井、洗井等多种因素影响,油层污染日益加重,造成油井供液能力变差,产油量降低,2011年11月日产油只有0.8吨/日。2.2 油井生产成本逐年增加
  
由于物价上涨,电费、水费、天然气等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使得作业区的吨油成本由去年的403元,上升到451元,相比每吨上升了48元。
  
3 油井采取的生产管理对策
  
3.1 加强动态管理,提高油井产能
  
3.1.1 动态调配注水量,增强注水效果
  
94年6月油井见水后,为了控制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决定对坨32-032、坨30-34进行调配水,采取了下调配注量的方法。94年11月将坨30-34配注由60方/日下调到40方/日;95年2月将坨32-032配注由50方/日下调到40方/日,调后见到效果,96年5月油井含水下降,由最高点43.5%下降到20%左右,日产油由4.3吨/日上升到8.9吨/日,之后油井处于稳产阶段。
  
3.1.2 气动力深穿透解堵,增加油井产能
  
2012年4月对坨30-32采取了气动力深穿透解堵技术,使油层污染得到解除,增加了油井产能。
  
3.2 采取工艺配套措施,提高油井生产时率3.2.1 加强管理,优化热水循环参数
  
为保证油井正常生产,提高生产时率,站上加强了对油井的日常生产管理,根据原油的粘温曲线优化循环参数,加大循环排量,严格控制循环水温度,把循环水温度由85-90℃提高到90-95℃。,把本井的循环水量由5方/小时,上调到7方/小时。从而降低抽油杆负荷,减少了断脱现象,提高了油井的生产时率。
  
3.2.2 合理利用示功图,选择适当的抽汲参数
  
4 取得的效果4.1 原油产量增加
  
坨30-32采取气动力解堵后,产量增加,日产液由原来的2吨上升到10.5吨,日产油由原来的1.3吨上升到4.4吨,到目前累计增油356吨,年创经济效益37.9万元。
  
4.2 抽油井的事故减少,生产时率增加
  
一是今年没有断杆现象,节约作业费0.5万元。
  
二是耗电量减少。到7月份共计节约耗电量是8000kw·h,按每度电0.5776元计算,共计节约电费0.46万元。
  
4.3 吨油成本下降
  
投入资金:气动力解堵作业费用18万元。
  
综合经济效益:37.9+0.5+0.46-18=20.86万元。
  
本井吨油成本1066元,实际吨油成本为659元,下降了407元。
  
5 结论
  
(1)通过对坨30-32井低产原因的分析及采取的相应管理对策,使坨30-32井生产事故减少,生产时率提高;同时油井产能也得到提高,油井生产吨油成本下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证实气动力深穿透解堵技术可使受污染油层污染情况得到缓解,增加油井产能水平。
  
参考文献
  
[1] 曾玉强.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助其参数优化及动态预测方案研究[D].2005
  
[2] 戴树高,崔波,祁亚玲,葛春涛,金青.高粘度稠油开采技术的国内外现状[D].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3] 刘尚奇,许心伟,张锐.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应用研究[D].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4] 王大为,周耐强,牟凯.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D].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5] Ni Xuefeng,Cheng Linsong.Calculating models for heating area of.horizontal wellbore in steam stimulation [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5
其他文献
黄昏  夕阳用一只手褪去喧嚣。这时,热烈进入低谷,水在自己的领地独自逍遥。哦、鸽子刚刚归巢,森林中,我来得正是时候。  西天的云朵缓慢上升,在天山南麓,梦呈现幻影。雪峰依旧鲜亮,孤独。而风是甜蜜的。就像一枚果实——那些回忆也是灿烂的。  我知道,库车的黄昏就这样来临了。红霞悄无声息,渐渐地,覆盖了整个山谷。走在辽阔的静穆中,敛起羽翼,心绪渐趋淡定……这时候,只有你飘然若仙。  啊,大地是忧伤的!你
期刊
【摘要】稠油将是21世纪的重要资源。动用稠油资源是缓解未来原油短缺的重要手段。经济高效的开发稠油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蒸汽吞吐和蒸汽驱等热采模型的研究也因而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稠油 蒸汽驱 注汽参数 非等温流入动态   1 杜229块蒸汽驱概况1.1 主要地质特征   杜229块蒸汽驱先导试验区位于杜229块东南部,试验区内构造简单,没有断层发育,总体向东北倾没,地层较平缓,注
【摘要】黄沙坨油田火山岩裂缝性油气藏,实施基层基础管理建设工程,管理提升,寻找油井合理套压控制的范围和最佳产量的对应关系,实现技术创新和配套措施,提高深井泵效和单井产油量,实施油井ABC分类管理,分类控制套压,回收套管气,获得油层的最佳供液能力和采液速度,实施油井的对标管理,最大限度地获得井筒中油水重力分异的产油量“油帽”,实现稳油控水和节能降耗,不断降低抽油机等设备的电量消耗和天然气资源消耗,降